冷战加剧,苏联海军在印尼和古巴分别试水,远洋行动有得有失

2020-05-16   荣华之武器堂

原标题:冷战加剧,苏联海军在印尼和古巴分别试水,远洋行动有得有失

接上文 苏联海军从岸上海军开始进军大洋,发罗拉湾拉开序幕

进入20世纪60年代,苏美双方的冷战加剧。在这种形式下,苏联领导人强烈感觉到海军对于遥远地区军事政治局势具有强大的影响力,在那些地区往往需要为局部战争或者武装冲突的某一参战国家提供援助或协助,当然,这些国家都是在苏联支持下的与“帝国主义和犹太复国主义”作斗争的国家,他们无一例外的都反对西方政策,宣称亲社会主义思想。

苏联海军第一次军事活动的参与就落在了东南亚国家印度尼西亚。此时的印度尼西亚,领导人苏加诺,正与荷兰为谁最终控制新几内亚岛的西伊里安而发生武装冲突。为了取得控制权,1962年8月初,印度尼西亚计划发动“曼达拉”战役,而战役的主角就是印尼海军,而印尼海军的组建离不开苏联军事专家的协助。

早在1958年,根据苏联政府1958年1月22日的第220号指示,当年就有21名苏联海军人员抵达了印度尼西亚共和国。而到了1962年,这个人数已经上升到了1740人!同年,根据苏联部长会议1961年10月26日通过的决议,苏联海军太平洋舰队的1个潜艇支队抵达了印尼主要港口泗水。苏军人员立即开始对印尼海军人员进行培训,并着手接下来为向该国海军移交相关舰艇做好准备。不过,直到印尼方面准备发动这个战役之前,这些工作还没有完成。

1962年1艘613型潜艇升起印尼海军旗帜

面对紧张的局势,经过印尼领导人与苏方领导人的商议,苏军这支由6艘舰艇(包括613型C-236和C-292潜艇,供应舰“阿亚赫塔河”号)组成的支队将参加印尼海军的作战行动。为此,支队获得了一个新编号-“第50支队”,由具有战争经验的鲁留克海军少将指挥。支队的部分兵力随后立即在西伊里安沿岸阵地展开,同时还收到了苏联海军总司令发来的战斗号令:“为阻挠货物和设备从岛上运出(后送),必须摧毁经过这一区域的悬挂任何旗帜的战斗舰艇以及尾随船只”。在两周的时间里,苏联潜艇实施了战斗巡航并做好了开始“无限制潜艇战”的准备。但幸运的是,作战行动没有发生。荷兰方面最后同意了进行和平谈判。之后巡航的苏联潜艇开始返回基地,并全部移交给了印尼海军。

注:在苏加诺当政时期,苏联先后向印尼援助了1艘68бис型巡洋舰“奥尔忠尼启则”号、8艘30бис型驱逐舰、8艘50型护卫舰、12艘613型潜艇和14艘122бис型(“喀琅施塔得”级)猎潜艇。然而很不幸的是,1965年苏哈托上台后,刚服役1年的巡洋舰“伊里安”号就基本弃之不用,最终早早的在1972年就退出现役。

印尼海军伊里安号巡洋舰

西伊里安算是波澜不惊,但远在万里之外的加勒比海事件则差点成为了全球性战争。

1962年秋天,为了对美国扩大对古巴的行动作出回应,尼基塔同志准备实施“阿纳德尔”行动,目的就是在古巴建立强大的诸军种战役战略集团,主力就是导弹兵部队,此外还有其他部队,其中就有海军的各兵种力量。

注:“阿纳德尔”行动,这是冷战时期苏联在世界上第一次也是目前为止唯一一次的跨洲战略战役集团与战术核武器变更部署。从当年7月15日-10月30日,苏军通过陆路和海路完成了超过10000公里的大调动,共向古巴投送了43000人的军队集团。苏军运送人员、武器装备和物资器材包括三个阶段:在苏联境内乘坐火车从常驻地运送到在波罗的海和黑海的苏联港口(喀琅施塔得、利耶帕亚、波罗的海斯克、塞瓦斯托波尔、尼古拉耶夫、波季等);然后乘船运到古巴的港口;最后进至在古巴的阵地和驻地。为此,苏军国防部后勤部完成了如下物资的启运准备:各类燃料31000吨;粮食6500吨;长期保存食品18000吨;弹药215车皮,武器和配件11车皮,航空炸弹与弹药40车皮。

苏联领导人赫鲁晓夫和古巴领导人卡斯特罗会面

苏军最终在古巴的军队集团包括:第51导弹师(师长斯塔琴科少将,3个P-12中程导弹团-共42枚、2个P-14中程导弹团-共24枚和5个移动修理技术基地),1个独立歼击航空兵团(装备40架米格-21歼击机),3个独立直升机团(33架),1个独立机动岸防导弹团(10枚),1个导弹艇支队(12艘),1个水雷-鱼雷航空兵师(装备42架伊尔-28轰炸机),1个柴油机鱼雷潜艇支队(4艘),2个防空导弹师(每师3-4个防空导弹团,装备C-75防空导弹,每师144枚),4个独立加强摩步团(每团补编1个“月亮”战术导弹营,每团2500人)。整个苏军驻古巴集群由普利耶夫大将指挥。

苏联国防部给予海军的任务是和空军与陆军一起协助古巴革命军歼灭敌方作战舰艇和登陆部队。同时,还负责保护古巴附近交通线上的苏联运输船,布设水雷封锁关塔那摩海军基地以及执行侦察任务。

为了完成这些任务,苏联驻古巴海军部队计划编入下列部队:潜艇分舰队(来自北方舰队的1个导弹潜艇总队-7艘和1个鱼雷潜艇支队-4艘)、水面舰艇分舰队(从黑海舰队抽调2艘巡洋舰,2艘导弹驱逐舰和2艘火炮驱逐舰)、导弹艇支队(12艘)、岸防导弹团、保障船中队、水鱼雷航空兵部队等。

当然,整个行动处于秘密进行。舰艇做好了全自给远航的准备,不过舰员未被告知将在哪里完成什么任务。当年10月1日之前,海军部队已有12艘导弹艇、1个岸防导弹团和1个航空兵团抵达古巴。不过,根据苏联国防委员会1962年9月底通过的决议,取消了原计划中调动水面舰艇的措施,而潜艇分舰队的展开也没有进行。当时正在海上的几艘潜艇执行了在部分航段为运输船护航的任务。

1962年10月14日U-2侦察机拍摄的照片

10月1日,北方舰队第4潜艇分舰队的4艘潜艇组成了第69潜艇支队,用于保障最后航段的海上运输。4艘潜艇从波利亚诺耶出发,开赴古巴沿岸执行该任务。4艘潜艇分别是Б-4、Б-36、Б-59和Б-130,由阿加福诺夫海军上校指挥。指挥官与艇长知道出海后打开特制的袋子才了解到了出航的目的与任务。之后,潜艇以12节的平均航速穿过了一系列反潜区于10月26日进入了马尾藻海。

然而之后的海上事件发展却是悲剧性的。由于赫鲁晓夫警告可能会下令苏联潜艇击沉美国舰艇,作为回应,美国总统肯尼迪命令海军部长尽全力寻找苏联潜艇,必要时可以击沉。随后,美军集中了大西洋舰队的大部分兵力(8艘航空母舰、2艘巡洋舰、118艘驱逐舰和13艘潜艇),开始海上封锁与反潜。

面对对方完全优势的兵力,苏联潜艇依旧按照原计划向指定海域实施突破。但是,由于潜艇自身不适合在热带纬度航行,艇内人员生活条件极其艰苦。由于没有空调设备和蓄电池冷却系统,在空气热交换系统长时间工作时,电工舱的温度竟然达到了65摄氏度!这使得值班人员常常失去知觉,因而不得不将他们短暂送到别的舱室进行调整。此外,淡水储备有限,导致每人每昼夜分配额度不到250克。由于大量出汗和严重脱水,结果导致艇上所有人员都患上了最严重的化脓型汗症。

苏联在古巴部署图

由于潜艇本身是常规动力,为了给蓄电池充电、进行通信以及确定方位,潜艇必须经常上浮;再加上海域的水质高度透明,都大大增加了被美方反潜兵力发现的概率。在百慕大海域,美军发现了其中的3艘,仅有Б-4未被发现。美军对于发现的苏联潜艇进行了恐吓,例如在航线上进行射击,投放深水炸弹等。当然,苏军也是不甘示弱,Б-36和Б-59在完成充电以及排除故障后又一次重新下潜,继续猫捉老鼠的游戏。只有Б-130号由于柴油机故障和蓄电池完全放电,最终只能在CC-20号救援船拖带下从亚速尔海域回到了基地。这几艘潜艇最终到达了指定海域并停留到11月中旬,之后在接到总部返航命令后于12月20日回到基地。

需要说明的是,此时在关塔那摩和珍珠港附近苏联海军各有1艘预先部署的潜艇。但是,事实让苏联领导人明白,仅靠自身海军的水面或者水下舰艇不定期的出现在对方航母编队巡弋海域或者核潜艇战斗巡航海域,根本无助于防止可能之敌从海上发起进攻;将己方海军的部分常备力量预先部署到指定海域,才能在军事政治危机发展失控时迅速采取行动,而这也促使苏联海军日后的对外行动发生了质的变化。

被迫浮上水面的苏军潜艇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