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鸣谢 河上镇
为充分发挥普法依法治理工作在推进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的基础性作用,省司法厅、省普法办以法治乡村实践为主题,评选2019年度法治乡村实践优秀案例。经专家评委评选,评出特别指导性案例3篇、优秀案例10篇,并有8篇案例获得提名。
我区河上镇众联村的“五和众联”获评优秀案例,是杭州唯一一个入选的案例。
专家认为,“五和众联”将积分评议的正面引导效应延伸到村庄治理的多方面,形成了积分评议制与村庄治理的良性互动。作为“五和众联”乡村治理模式的核心——积分评议制度,可复制、可推广。
众联村位于萧山南部山区,由联合、众利、塘村、泉水4个村合并而成。与很多合并村一样,众联村一开始也存在“合村不合心”、村民参与村里事务积极性不高等问题。2016年,以“和善村民、和美家庭、和睦邻里、和煦村庄、和谐社会”为目标,众联村探索实施以家庭为单位的积分评议制度——被称为“众联60条”的《村民通则》。
不乱停车加1分,参与抗台抢险加5分;违法搭建扣5分,违反出租屋规定扣1分……记者注意到,“众联60条”包括35条加分项和25条扣分项,分别对应正负能量积分。每季度和每年度,由村民、村干部及第三方机构组成的评议小组,对每户家庭进行评议,综合积分和其他表现,评选出“十佳家庭”“十佳邻里”等。
十佳家庭
在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毛丹看来,这套用正负积分量化村民做皮毛小事贡献度的办法,可以称得上是一部乡村治理的“皮毛法”。
去年,“五和众联”乡村治理模式在萧山全区推广。
“五和众联”
助力建设更美好的萧山乡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