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为什么建议打工者的你,也要有老板思维?一个36岁人的职场心得

2019-09-11     彪悍猫先生

这几年互联网行业变化太快,成就你的,也会很快束缚你,我身处迭代极快的新媒体行业,短短四五年,见证了公众号的繁荣,见证了今日头条的崛起,正经历抖音的爆火....接下来,会怎样?反正我不知道。

说实话,非常没有安全感,钱赚着赚着就没了。

这两年与合伙人一起开公司带团队,从领工资到发工资,从对上级负责到对公司负责,除了身份的转变,其实更大的变化来自不同身份带来的一整套思维变化。

领工资的时候,想的是工资什么时候到账,年底奖金有多少,明年会不会加薪,我出了多少力,拿了多少钱。而做老板呢,想的是我花出去的工资和成本,未来怎样才能赚来更多的钱,如何让团队和自己的时间价值最大化。

慢慢地,我发现,自己原来那一套打工思维所带来的局限和陷阱,就是很多人的职场天花板。

01

上班族是原地思维,创业者是未来思维

相对来说,越稳定的工作,越赚不到钱。先别喷,我说的是大概率事件。毕竟这才符合商业规律和竞争法则。

这个时代,稳定的工作不存在了,因为滋生稳定工作的“土壤”没了。

滋生稳定稳定的“土壤”就是稳定存活的企业,稳定存活的企业也不存在了,因为滋生稳定企业的“土壤”没了——时代变了——我们不得不更新一下自己的工作观了。

打工和创业两者最大的区别在于:上班族思维更多追求当下的稳定,所谓稳稳的小幸福,每天的小确幸;而老板思维更看重的是未来更大的想象空间,甚至可以为此牺牲还不错的眼前利益。

说白了,打工思维要的是现在,一分钱一分货的小作坊买卖心态;而老板思维要的是未来,可能一夜暴富,也可能一无所有,玩天使投资和杠杆,多少有点赌徒心理。

我倒不是说看重现在就是错,看重未来就一定好。因为这本质上属于风险保守型和风险激进型的区别,风格不同,没有对错。但问题是,在现在这个时代,哪种思维更有利于长期发展呢?

这个时代,如果还有人跟我谈稳定,谈保障,我会觉得是个笑话。不管愿不愿意,我们都被抛进时代快速发展的漩涡里了,而且未来的加速度还会越来越大,我们现在处的,不怕文艺的说法,既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

5年内,我相信很多行业都会重新洗牌,或者加快洗牌的速度。我相信传统金融、媒体等行业的日子会更加艰难,互联网金融会渐渐满足大众理财需求,当政策更加开放,全套金融服务体系将更完善。我相信线上教育会真正迎来春天,看喜马拉雅、得到App(第三方应用程序)平台增长的付费用户和不断进场抢夺赛道的投资人就看得出来,传统线下教育的市场份额会逐渐缩水。再加上AI(人工智能)和VR(虚拟现实)正以超乎我们想象的速度奔向大众的视野,更多行业会失守城门。

或许在不远的将来,会有一大批所谓工作稳定、旱涝保收的人在困惑,为什么人家的收入在指数级增长,我的收入却连维持基本的线性增长都困难?

虽然互联网的想象空间很大,但我觉得还是有很多人低估了互联网对自己生活和职业的冲击。

那些执着于当下上班族思维的人该醒醒了,只看当下的人,一般都赢不了未来。

不仅是上班族,企业也会死于稳定,时代变化很快,行业一年一变天,业务随之调整,再加上公司发展阶段的不同,需要的员工能力也在变化,所有这些因素都指向一个结果:公司应该保持合理的人员流动,有进有出,动态平衡。

很多公司稳定,但稳定的如一潭死水。

很多公司都快稳定死了,老板才发现公司不是稳定,而是雇佣了很多不合适的人,甚至养了很多领薪水不干活的人,于是才不得不去做人员调整。

02

上班族思维的人,在意表面的价值对等

给多少钱,就卖多少力气,其实这是在扼杀自己的职场未来,拿自己的青春开玩笑。

我的观点一直是,选工作的时候,薪水是应该考虑,但绝对不是第一位考虑的因素,而更要看你工作的平台和你跟的老板如何。平台决定你的眼界,老板往往能升级你做事的思维。

同样两个人,目前都是一个月一万的薪水,但因为平台和老板的不同,几年后,可能一个人月薪十万,另一个人却只有一两万,或者更惨,甚至面临失业。真的,这样的现实例子太多了。

年轻人一定要争取到好的平台去发展,哪怕人家不付给你薪水,哪怕给他们端茶送水做实习,因为你其实是在投资你自己和你的未来。如果去一个普通的平台赚一些固定的小钱,等于把自己最宝贵的几年青春贱卖了。

你事业的大小,除了与平台的大小有关外,更重要的是取决于个人的天花板在哪儿。上班族思维的人,往往把一份工作想得太浅了。

我前段时间经常责备我团队的人,把我教给他们做的事情想得太简单了,能不能多思考几层,多想几个维度。

比如你做的是助理,弱者思维的人会认为这份工作就是个打杂的,处理一些简单的琐事就好;而强者思维的人,会把这个职位当成公司的最强资源拥有者来对待。

比如我自己公众号的助理,除了帮我写的文章做校对和排版外,其实她也拥有了我新媒体这块的几乎全部资源。一些品牌方来谈商务合作,一般都会先联系她,因为我自己没那么多时间,所以她就拥有了对接各个品牌的人脉资源和渠道关系。

她运营我几十万用户订阅的公众号,和去运营几千几万订阅的公众号,整体体验和感受肯定是不一样的,思维方式也会差很多。不管她现在从我这里挣多少钱的工资,那都是小价值;她真正的收获,是得到面对和处理各类问题的思考方式以及更优质的人脉资源。这两点会让她价值倍增。这世上从来没有简单肤浅的工作,只有简单肤浅的人。

03

永远保持迭代思维和未来的眼光审视自己

很多人都是自我设限,自我封闭。我和朋友或团队聊一些新鲜项目的时候,经常听到的话语是:这个我不擅长,这个我不知道,这个以前没有做过呀,然后就觉得和自己没什么关系了。

不会那就学呀,不懂那就去理解呀,没有尝试过,所以才更要看看可能性啊。因为怕犯错,怕打脸,怕没面子,于是小心翼翼呵护自己可怜的自尊心和仅存的骄傲感。

但是如果一个人永远只做自己能力范围内的事,收获的就只是价值的存量,就无法产生新的收入增长点和价值增长点。所以你的收入和能力,永远只是一条可预见的,并不令人兴奋的线性增长曲线。

也许在目前的环境里感觉很舒服,但是,相信我,这个年代,任何舒服,都只是暂时的。

互联网高速发展的特点决定了我们在做事业的时候一定要做增量市场,而不要做存量市场。增长才是这个时代最有魅力的词语。

但是,增长是要付出代价的,需要一颗好奇的心,需要一份尝试新可能性的勇气,需要不怕失败的强大心脏和自嘲自黑的幽默心态。

从“我应该不行”,换成“要不试试,可能很好玩”。你要相信,这世上最大的风险,就是什么都没做。还在用静态的眼光看这世界,你只会越傻越迷茫。和时代共振,你才会找到既焦虑又舒服的频率。

时代变化越来越快,滋生稳定的土壤没了,稳定的工作也越来越少,对自己最大的残忍就是让自己追求稳定。如果这个时代有铁饭碗,那必定不是一个企业的一个岗位,而是你不断迭代的个人能力,是你随时离开的能力,铁饭碗不是在一个地方吃一辈子,而是走到哪个地方都有饭吃。

混得好的人,都有自己的铁饭碗,这样的人会换公司,换平台,但他们绝不可能失业。因为他们占据的不是一项能力外化的岗位title,而是掌握的一项能力的最内核,于是这项能力外化出来的岗位不管以什么样的形式在改变和创新,他都能“随风而变”,让自己依靠“土壤”再长出来。

最后想说,毕竟大多数人都处在资本积累的初始阶段,所以我们都是上班族。虽然是上班族的身份,但一定要跳出上班族的思维,因为:今天越安逸,明天越危险。一个人有极强的战略耐性。战略能力是最重要的能力,而耐心则是成就任何事业的必备品质。

END


本文来源:公众号 @彪悍猫先生, 作者悬崖上的猫。

这里是100万职场人的逆袭驿站,运营者悬崖上的猫,资深媒体人、设计师,从思维到技能,只写最接地气的逆袭干货,让你一路逆袭!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VsLIQW0BJleJMoPMV-X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