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临危受命”的王鲁明,二度回青,职责是什么?

2020-04-14   青岛新闻网

2020年4月13日,在第三批赴深圳体悟实训干部集体谈话会议上,市委书记王清宪出席并与第三批150名选派干部集体谈话。市委副书记王鲁明,市委常委、组织部长李伟出席会议。

4月8日,山东省委决定:张海波同志任中共威海市委书记;王鲁明同志不再担任中共威海市委书记、常委、委员职务,另有任用。

据悉,这是王鲁明卸任威海市委书记后,首次以青岛市委副书记的身份出席公开亮相。

2020年11月6日,时任青岛市委常委、副市长的王鲁明,出任威海市委书记。出生于1961年11月的王鲁明,系山东海阳人,虽然不是青岛籍,但却是地地道道青岛培养出来的干部。履新威海前一直在青岛工作生活,已超20年。

历任青岛市委研究室综合处处长;青岛市委研究室副主任;青岛市政府调研室副主任;青岛市政府副秘书长、调研室主任,市政府办公厅党组成员;青岛市城阳区委副书记、区长;青岛市城阳区委书记、党校校长;青岛市委常委、秘书长;青岛市委常委、副市长,市政府党组副书记。

任职17个月,王鲁明略显短暂的威海之旅,留下了“临危受命”、推动青威联动和胶东半岛城市一体化,城市建设治理以及2020年疫情防控等。

提及“临危受命”可能相较于具体工作更容易被人淡忘。从2018年3月,孙述涛卸任威海市委书记,到王鲁明接任,这次人事交替间隔了7个多月。

地市书记空缺这么久并非偶然,而是原先选定的干部人选出现意外变动。

就在孙述涛出任山东副省长的两个月后,2018年5月,山东省委组织部发布“山东省管干部任前公示”,其中,“王守信,男,汉族,1964年9月生,研究生学历,理学硕士学位,中共党员。现任省海洋与渔业厅厅长、党组书记,拟任威海市委书记。”

这则任前公示的公示期限为2018年5月9日至5月15日,但公示结束许久也未显示王守信的动向。

同年7月27日,山东省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四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人事任免案,决定免去王守信的山东省海洋与渔业厅厅长职务。

10月29日,山东省委组织部发布一批省管干部任前公示,时任青岛市委常委、副市长王鲁明,“临危受命”拟任威海市委书记。随后第二个月即正式上任。

而直到2019年1月,在中国共产党山东省第十一届委员会第八次全体会议通过了《中国共产党山东省第十一届委员会第八次全体会议公报》中披露,全会审议并通过了中共山东省纪律检查委员会关于王守信同志严重违纪案的审查报告,确认省委常委会之前作出的给予王守信同志撤销党内职务处分。

在“失联”半年后,王守信传来了“严重违纪”的消息。

此次59岁的王鲁明以专职市委副书记的身份再回青,职责也与其此前常务副市长的大不相同。

按照党中央"减少领导职数"的要求,全国绝大多数省级党委均建立了"一正两副"(一名书记、两名副书记)的领导班子架构。其中,一名副书记由政府一把手兼任,另一名副书记为专职副书记,辅佐市委书记的日常事务。

这一点,青岛肯定也不例外。

而在2010年4月至2014年4月,有长期任职市委常委、秘书长职务经历的王鲁明,辅助市委书记王清宪的日常工作是其“二次回青”的主要职责。当然,相较于市委秘书长的职责,专职市委副书记更多要协助市委书记抓党的建设工作,同时可以根据需要协调和负责其他方面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