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货——二本跨专业想考研成功的进来

2019-09-07   考研小视野

一、考不考研

对于这个问题还在纠结的朋友

可能不太需要点进来

本科学校牛逼吗

本科专业你学的好吗

本科你的各项素质发展的如何

准备好以你现在的水准走向社会了吗

我个人的情况而言

因为我本科学校很一般,很一般的那种本科专业是英语。本来之前对于自己的高考成绩就不满意,之前学习成绩还算不错的那种,有点不甘心的那种意思。而且家里也没有人可以指导我填志愿,所以当时想的是中文系或者英语,女孩嘛有点文艺 一般都对中文系有点兴趣,然后又觉得英语好像牛逼一点,洋气一点。我就选了英语为第一志愿。然后越学越发现自己真的是在自虐。(之前在网上看到说学语言都是在找虐,不知其他语种的伙伴的情况是否和我类似)本来对于英语还挺有好感的学到后来有点抵触。当然很大程度上是我自己的原因,英语还是要下苦工夫,日积月累的打好基础,练就实力。而不是考前背一背的那种。我大学在学生会呆了两年,可能是对于高中到大学各种节奏的不同让我对自己的要求越来越“灵活”。前两年除了把四六级,普通话,三笔字计算机二级那些考了之外,专业成绩真的是... 一度怀疑自己越学越傻,逐渐在丧失学习能力。就是那种你也在复习你也在背书但是你的成绩把就一直60,70。所以对于学英语也越来越没信心。对自己的状态也很失望,觉得自己怎么就变成了这个样子。混吃等死一样,还是在用爸妈的钱浑浑噩噩的度日。所以想通过考研证明自己一把或者说给自己一个重头再来的机会。难道我真的这么差劲吗?

所以我考研了。想证明自己或者说一雪前耻(高考)。我不甘心以这样的文凭和能力结束我的读书生涯。我想创造新的可能,新的开始。如果我就以一个普通二本院校的英语师范生去工作了,那我可以预见我的一生就是在小县城教书,然后嫁人之类。我觉得这样一眼就能看到头的人生很可怕。我想给自己创造新的可能或者机会。让自己变得更好更优秀的机会。我对于自己现在的状态和认知水平不满意也不满足。而且我觉得我自己这一辈子不说多有钱之类的,起码要做自己有干劲有兴趣的事情吧,而不是每天都在埋怨和后悔。

二、我的备考过程

我是跨考的马克思主义原理。主要是我本人对于这个专业很感兴趣。所以我的情况更适合这个专业相关的,当然考研的朋友也可以当作一种参考。主要是我的个人经历和感受,大家根据自己的情况进行取舍。

本贴的初衷是分享哦

我从3月开始利用课余时间温习专业书。记住[表情]文科生考研通用[表情]专业书不要拿起来就背!要先理解,理框架,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否则只会越背越乱,到后期或者还没到后期就已经自信心丧失或者感觉自己什么也背。影响备考心态和备考进度。

英语跟着刘晓艳真的!很!不错!

单词打卡 可以通过公众号和微博

她的记单词方法真的有趣又容易记住

语法 长难句

有相关的视频课程(可以搜去年的视频,每年的差异不是很大,盗版也行或者在相关课程软件购买。

完形 阅读 新题型

完形真的把近十年真题的单词都认识,然后跟着她的方法真的高分没问题,阅读在这个插一个唐迟讲得不错 他的方法真的牛

作文

跟启航老师刘晓艳

期末考试完了之后开始背的专业书

大概7月中旬左右

我一共4本专业书,因为是跨专业,之前咨询师姐她是8月开始背的,所以我较她提前了10多天

早上6点多起床,晚上22:30出自习室(暑假的时候还是有过21:40-22:00走,后面就越来越晚了)

夏天一边擦汗一边背书,而且我特别招蚊子,花露水感觉用了几吨哈哈哈哈。冬天抱着热水袋,以一杯咖啡开始的早上。但是该休息就休息,不要给自己过多的压力,一直在“学习”,不要假努力,效率最重要!

​不建议抱团,别人今天状态好能学到很晚,你自己状态不好,你就不好意思走或者不想走。你今天学习很带劲,别人去玩了,你就控制不住自己躁动的心,想跟着去。

文科类需要特别注意 框架 而且不止一遍

1️⃣看书要先把里面的逻辑结构搞清楚,这也是3-7月利用课余时间温习专业书的原因,对于书的内容和结构安排有一定的了解和理解。

2️⃣背第一遍很慢是正常的,毕竟是一本新书,而且你对于其中的内容、结构都不清楚,甚至不理解内容的意思,读也读不通顺,不知道自己在背什么等等。

3️⃣背书肯定是越背越清楚的而不是越背越混乱,如果你开始混乱,就说明你的方法有问题了,你应该调整状态,而不是一条路走到死。这种时候可以休息一下,问问所考专业的师兄师姐。

4️⃣定计划

考研整个时期!每个月!每周!

只有每段时间有个计划,按照计划走,知道自己完成了什么,有什么进展,有什么不足。清楚自己每个时期的状态和学习的进度,全面的了解自己才能合理地利用有限的时间取得好的效果。

我的计划,基本每几天换一次。把它作为我的手机屏保,时刻提醒自己这段时间该做什么!

我的进度

3-7️:温习专业书,理解内容,理理大概框架

太早背书不一定是好事,如果对于专业书的重点、要点没有理解、领悟就开始背诵的话,反而会让你觉得越背越乱,到后期的

时候你也会感觉自己头脑里思路不清晰,没有

框架,对于知识没有自己的体系。

7️底:开始背书

我是期末考试后休息了几天开始背专业书的。我之前咨询的师姐是8月开始背的,我想着自己跨专业,所以提前了10天左

右。再提前我也做不到了,毕竟还有期末考

试。

9️:我一共四本专业书。大概背了2本多。我是上午一本,晚上一本,下午英语。后期下午加上了政治练题。前面是20天一本后面越来越

快。

10-12️:在这段时间瓶颈期简直不知道出现过几次,基本每月一次或者两次。感觉自己好想

都没记住,而且每一点都背不完整。

开考第一天政治感觉还不错,下午英语就崩了,感觉自己考的不好,差点不敢去考第二天的专业课。但是还是稳住了,觉得既然都到这个时候了,就走到最后吧。起码我走到最后一步了,走完了,不是懦夫,不至于以后想起来自己看不起自己。

背到凌晨三点,一直在喝黑咖,然后五点起的。不敢睡啊!一直在背,也不知道自己在背什么,求个心安第二天中午也没午睡,背啊!这种时候谁睡得着!

三、app分享

️倒数日和日历

主要是知道离考试还有多久,还有便于定计划。而不是每天盲目地看书,打着考研的幌子,感觉自己每天都在学习,每天都很努力的样子。

️考研帮(结合研招网,学校官网/贴吧)

可以对自己准备报考专业、学校、地区以及排名优势等等进行了解。他也会有近几年报录比的参考和招生简章、复试书目等等。也会显示你报考的学校及专业现在有多少人感兴趣,也就是和你一样在考研帮选了一样的学校和专业的人(也就是你的竞争对手,当然显示不全,因为还有没下载这个app的对手们)。这个app还有一个值得关注的地方就是他会有qq群(不是所有学校都有)或者购买资料的渠道(师兄师姐的qq什么的)。也可以去学校贴吧看看。

而研招网就是可以对你报考专业的书目进行了解,一定要结合报考学校招生简章!因为这样才能具体到主编、版本、出版社等具体要求,要不然会买错书!

建议大家结合报考学校的研究生官网,因为app的信息可能没有更新的那么快,官网要全面权威一些,时效性也更强。

️人民日报

主要看这两块的头版头条。(就是第一条)

对时事有一定的了解和关注,对于政治的嗅觉、灵敏度、领悟力特别是阅读材料的速度和用政治性的语言去答题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b站

在里面搜网课(英语/政治)还有考研经验之类的视频或者专业课相关视频都可以看看。

️百度网盘

保存网课用的嘿嘿。毕竟b站的看到的大多是往年的,而且报班也挺贵的(我也报了面授),但是网课有一个补充和完善的作用。而且不像面授只有一个老师,我买的网课有超级多老师哈哈哈。

️备忘录

主要是用来定计划的。

下面是其中一张计划图,我的手机屏保就是这样。有学习计划也有鸡汤。随时随地都可以明确自己该做什么,还有什么没做。

感觉这会是一辈子属于我自己的财富吧,所以想珍藏起来。

️单词app

这是我研友的一个方式,我自己是用单词书背的,前期是微信公众号打卡,后面怕自己自制力差或者拿着手机本来打算学习或者查个什么东西,结果干起了其他事。

四、微博/公众号分享

️英语

微博/微信公众号同名:晓艳考研

单词打卡、长难句分析、作文句式等等。

️政治

微博:王吉在线/肖秀荣教授

他们各自资料最新版本的进度和购买渠道、知识框架、答疑、小的知识点难点的讲解等

️资料

微信公众号:给力考研资料

什么资料都有!各个老师!各个机构!还有最后各个老师的押题卷!宝藏啊!还不要钱!

最后:大家各自取舍,各取所需。考研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