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医堂专家:胃肠不好,主食应该怎么吃?

原标题:国医堂专家:胃肠不好,主食应该怎么吃?

胃肠不好,应该吃什么主食呢,这个其实是要分情况来看的,不同的症状适应不同的食物,今天咱们就分门别类地来聊一聊。

当胃酸正常或较多时

人的胃酸状态反映人的体质状态,胃酸正常或较多,说明消化吸收能力较强,体格较强壮,食欲较好,无任何胃肠不适,对不同的主食均能很好的接受,对主食的选择也不需要特别要求,如果同时有“三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高)时,可多选择一些粗杂粮加入主食。

当胃酸分泌增多到一定程度,产生腹痛、泛酸、烧心、嘈杂等表现,如到医院进行胃镜检查发现是糜烂出血性胃炎、胃十二指肠溃疡、胃食管的流病等酸相关性胃病发作时,多吃一些碱性面食如馒头、面条、面包等,以减少食物对食管和胃刺激,并能中和胃酸,有益于炎症的修复,此时应少吃粗糙的杂粮食物和油煎炸烤的面食。

当胃酸较少胃口不好时

正常人随着年龄增大至70岁以上胃黏膜会渐渐退化,胃酸分泌会逐渐减少。

如果有某些慢性疾病、幽门螺杆菌感染、长期服药等胃黏膜的退化的时间会更早发生。

胃镜检查发现胃黏膜有萎缩或伴有肠化;或患有肝病、肾病等慢性疾病;或肿瘤药物治疗期;或重病的康复期,如表现为食欲减退、早饱、上腹饱胀、体形消瘦、乏力时,应以精白米和精白面食品为主食,有益于完全消化吸收。

不建议或少吃粗糙的杂粮食物和油煎炸烤的面食,精制米面的维生素矿物质含量低应给予额外补充。

当便秘时

经常出现大便次数减少、排便困难、大便干结时,首先应确定自己是否有良好定时的大便习惯,其次应到医院检查可能的便秘原因。

当确定便秘是肠蠕动减慢所致动力不足时,可通过增加富有膳食纤维的主食来调节,多吃一些全麦面食、粗粮和杂粮;精白米饭膳食纤维相对少,起不到刺激肠蠕动和增加大便容积作用。同时还要定时排便、多饮水、多运动等综合调养才能取得好保健效果。

选择面食、粗杂粮后便秘改善效果不好或出现腹痛加重等情况要及时去医院就诊。

当腹泻时

任何原因造成的急性和慢性腹泻时,在积极寻找病因和治疗的同时,主食的合理选择对缓解腹泻会有帮助。应吃膳食纤维较少米饭、稀粥,辅以适量精白面和低筋面的面食,减少肠蠕动和腹泻。

不建议或少吃粗杂粮食物和油煎炸烤的面食,长期或较重腹泻时,同时还要多补充水分、矿物质和维生素等。

当腹胀、腹鸣和肛门排气增多时

腹胀、腹痛、腹鸣、肛门排气增多时,无论什么病因,在诊治的同时,应不吃或少吃一些产气较多的小麦、大麦、黑麦、豆类制成的食物如面条、豆浆等,因含有较多的可发酵短链碳水化合物,过量进食产生较多气体,许多人对此产生食物不耐受,停食后症状好转,再次食用后又出现腹胀症状,它是胃肠功能紊乱和肠易激综合症的主要病因之一。

精白米饭和米粥被认为是产气最少的食物,粗杂粮中玉米、山芋、土豆、燕麦、荞麦等产气量相对较少,在腹胀、腹鸣和肛门排气多时可适量食用。

当腹胀、腹鸣、腹泻伴有消瘦贫血时

以小麦面食为主食的人,如果反复出现腹泻、腹胀和腹鸣,并伴有体重下降、贫血、骨质疏松等病症时,要警惕对麦麸质过敏,小肠局部发生免疫反应,小肠黏膜绒毛萎缩,导致营养吸收不良,出现腹泻、消瘦、贫血和骨质疏松等,医学称为乳糜泻。

此症近年来我国发病数有所增加,特别是不伴腹泻的病员,出现原因不明消瘦、贫血、较早年龄发生骨质疏松症时,不易被医生和病员发现而漏诊误诊,通过测定血清抗体和胃镜十二指肠黏膜活检可确诊或排除,确定是乳糜泻后终身严格回避麦类食物多数病情能好转,主食改为米饭为主。

选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