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早就知道娱乐圈水深,但是实在没有想到会深到发黑的地步了。
最近,何炅在一档节目中现身说法,他一个朋友本来去解约,违约金八百万,然后回来以后说自己不但没解约,还又加签了10年……
为什么呢?因为:“后来那个公司跟我理了一下,之前那些培训什么的,(加起来)现在我的违约金是一个亿....”
所以说签合同的时候一定要看好合同啊,这也是体现专业经纪人重要性的时候啊。
在这里,何炅继续深度解析:一些演艺公司会一股脑签一百个小男孩,他只要上了一个,就有可能成为下一个周震南,这一百个就不白签,剩下的九十九个就慢慢耗,耗到你跟我解约,最后赚的就是你解约的钱。
如果按照最低每个人50万算,该演艺公司躺赚四千九百五十万,四舍五入五千万。
黑么?说实话,这还不算最黑的。五十万看似不少,但是对很多已经有点名气的小艺人来说不算什么。不过如果艺人真的有名气了,想拿五十万走人?那简直是做梦。
蔡徐坤2018年火吧?为什么火过之后没有趁胜出击呢?因为和前东家打官司闹得呀。
蔡徐坤和依海文化公司在2015年签署的合同关于佣金方面比例为:前三年三七分账,公司占七;后三年四六分,公司占六;到第七年才五五开。大概意思就是:最好的时候赚的最多的钱都是公司的。
合约内还规定了一项“片酬最高限额”:即合约期间内拍摄不少于十部电视剧,每部电视剧艺人酬金不高于五万;拍摄不少于十部公司认可的电影,每部电影艺人酬金不高于三万;参加不少于二十场圆满的演唱会,每场演唱会艺人酬金不高于两万。算一算,按市价,一部戏蔡徐坤大概能拿到千万,但是按合约来的话,他只能拿到5万?
在这几年间,如果蔡徐坤单方面想提前解约,那么每提前一年,则需支付每年三百万违约金。 另在2016年,依海公司又让蔡徐坤签订了《补充合同》。《补充合同》进一步将之前合同规定的三百万(每年)违约金额调高至三千万(一年)。
所以蔡徐坤在参加《偶像练习生》的时候单方面宣布解约(其实2017年已经提诉解约了),虽然粉丝们说公司没有花费什么财力精力培养他,但是你红了就要解约,这事傻子也不干啊。之后依海文化多次起诉蔡徐坤违约,先是要求巨额赔偿,后来更改为要求蔡徐坤履行合约。
当时有媒体算了一笔账是蔡徐坤当时解约或将赔付3.2亿天价违约金!最后貌似审判结果是双方达成“和解”,然后解约。至于和解金到底是多少,我们也不知道。
被坑的还有朱一龙,经纪约签了35年,没有固定工资、演自家公司的戏没有片酬……等他60岁就可以自由了~不过“老年人”朱一龙还挺适合这种长期合同工的……
细细数一数啊,从有了超女之后,我们才开始慢慢接触到“解约”这个名词,以前的老艺人我们貌似从来没有听说过“解约”“赔偿金”这种事情。
不过国内的经纪约虽然水挺深,看起来颇苛刻,但是相比较韩国而言,我们还是小巫见大巫了,动辄被规则被暴打,红了也没钱挣。记得当年神话最红的时候,为公司挣了几千亿,自己的工资单上显示的却是负数,倒欠了公司四千万,也是相当凄惨了。
现在很多年轻人太想红,没红前想的是:哪怕一分钱不挣呢,让我红就行。但是真的红了,还能这么平常心么?
而又有不少的经纪公司演艺公司就是捏住了这部分人的心理,反正我也不费什么钱,签一百个和签一个的成本也差不了太多,运气好的,天生地养照样红;运气不好的,我花大钱请张学友来教ta可能也红不了。
一纸合约就好比一纸卖身契,合同期限内你都归公司所有,所以说啊,年轻人做什么事情之前要做好打算,选好公司是必要,签合同前看好合同更重要,签之前先想想杨白劳好么?人家杨白劳可是大字不识一个,你好歹最低也受过九年义务教务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