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关注,不迷路,每个交易日独家分享股市精华文章!
很多股民,应该都多多少少听过一些投资类的课程,或是券商邀请去的,或是在网上自学的,林林总总,如果不切合自身实际,是很难找出谁对谁错的。
当一些讲座中的所谓专家,总爱提及万华化学伊利股份之类股票让你关注的时候,可能你并不在意,或者即使在意了,又被天天涨停的个股而迷失了;一段时间后回头看,那些不上心的股票总是在不经意间创造了一波又一波的新高。
一个以炒股为生经常热衷于抓涨停板的,可能并不比一个上班族握着万科地产招商银行的赚得多。一个对止赢止损定律有着严格执行力的人,可能并不比一个挨套了而被动地守二三年后来一举解套并大赚的人赚得多。
这就是残酷的事实。同样地,一个热衷于短炒的好手,也真有可能在短期内实现快速的财务自由并跻身有钱的人士。这其中,一个天时,一个地利,再加上一个自身的悟性,三者缺一不可。总的来说,顺应天时,选择有利的地形,找对适合自己的方法,这样便至少成功了一半。
我们谈这些,源自于当股市发展到本周股市的一个新生事物即科创板的全新亮相。近三年多来,中国股市对于股民来说是一场磨难的,当然,一级市场与一级半市场其实也不是那么好过。
如果一级市场真的那么好过,就不至于频频爆出那么多的上市公司的平空一声地雷,创始人或实控人完全可以用一些传统的方法继续欺上瞒下而渡过难关,一些一级市场参与者也不至于要十万火急地套现减持。
一级半市场如果真的那么好过,那么定增市场与股权质押市场前次也不至于那么急切地需要平仓。所以说,当科创板亮相的时刻,其实已不只是将比较悲切的二级市场的参与者,而是要将市场的全部参与者全线亮相,以完成一轮彻底的改革或改造。
我们眼里所见到的科创板个股本周股价的靓丽登台表现,其实是一次热钱的最后的疯狂。这个疯狂此前出现过,比如2017年大谈“价值投资”而哄抬以少量的大蓝筹白马股,其实那是有关机构读懂了有关政策导向而疯狂的抱团取暖。再比如无时不在的炒新炒差炒小炒消息,其实那只是热钱在掀起赚钱效应以引发接力搏傻行为而取得短线差价。
但是,当科创板到来之时,最后一批稍具实力的热钱已完全被科创个股所吸引,使得主板中个股的炒作风潮已难以兴起;同时,对大市值个股因为缺乏中小资金的围观,也难以形成抱团。
本周五一旦首批科创板个股进入涨跌幅无限制的最后一天,股价全线回落便是必然。高市盈率市场自主定价的首批科创板个股,在一上市之时便已将数年的业绩对应股价透支完毕,其实如果真出现了破发也没什么大惊小怪。
但实际上既然已大炒了一周,那正好可以把股市中最有实力的一批活跃资金全部吸引进去,这样还达到了让这批资金秀实力的目的。经过一周的搏弈之后,下周即便又会有新一批的科创个股登台,再次会引发炒作一把,但是至此,最活跃资金将逐步进入日渐萎缩状态,直到重新发现个股的投资价值,并步入到共同坚守价值投资理念中来。
当然,也会有人认为周五的股价回调与人气回落是外围的下跌所致。这只是其中的一个很小的因素,周四晚间,欧洲央行维持基准利率、边际贷款利率、存款便利利率均不变,这使得市场担忧美联储货币政策可能不会如预期般降低。所以欧美股市都在下跌。
但是,这次欧央行对利率的维持是符合预期的,即使后市有更多的刺激措施,降息也应该会用温和的方式,总体宽松的格局是没有改变的。事实上,中国方面已在货币政策上的定向降准与近期频频采取的逆回购,以及财政政策上的非常积极的减税降费,释放出了一路宽松的强烈预期。中国股市与欧美市场,其实已显示出了土壤不同而对应走势关联性不大的信号。
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未来至少有这么几个常态。一是转型期进入巅峰将让一批上市公司的真实信息亮相于市场,所以一批股票会爆雷将是常态;
二是一批个股会成长成百元股,另一批个股会萎缩成与其价值相符的仙股,所以个股走势涨跌分化会是常态;
三是活跃热钱与大机构资金将会在找寻对手盘以摸索出自身交易模式的过程中形成激烈的思想碰撞,所以大小盘与主板科创板缩量会是常态。
无疑,从本周的7月22日起,科创板时代已到来。我们谈科创板时代,如果说是指科创板会成为炒作的目标与对象,那是大错特错了;相反,科创板反而是一座风向标,引领市场投资者回归理性,去找寻更加适合价值投资的公司。
在初期,经过第一批科创个股的炒作后,股市的炒作行为与频率将会愈发减少;随后,投资的标的将会逐步转移到已有成熟自主科技技术与产品、并形成了持续成长效应的公司上来,这部分公司对应于股市中的个股,目前基本是市值达近百亿与数百亿以上的大科技公司了;
再后,市场会去选择稍小市值,具备大科技细分领域独角兽地位的股票,去投资他未来数年的数倍数十倍的成长空间。如此看来,科创板对于市场投资的意义,岂止是本周炒作几只科创个股所能言语的呢?
由于时间的关系,文章到这里就结束了,大家可以点赞+关注我,欢迎大家留言讨论,每个交易日与您分享更多关于大盘行情方面的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