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第三届平遥国际电影展10日开幕以来,已经过去一半时间,今天请电影通缉令大前方一天看四五场电影的同事李逵艾给我们分享下平遥观影的感受。
文 / 李逵艾
近一周我都在平遥电影展看片,累并快乐着。
平遥电影展放映的电影,外语片的首映率有70%,华语片的首映率达到了100%(这不是我说的,这是贾科长亲自说的),从北京坐高铁4个小时就能看到刚从戛纳、威尼斯参展回来的影片,很幸福了。
我拿的是媒体证,但除了媒体场之外的热门场次也还是需要早起换票才能观看,电影宫早上8点半开门,不到8点人就已经排起了长龙,不早起的影迷是没有好电影看的。
据我观察,每天排在换票队伍第一位的都是同一个人,某豆瓣电影红人,很佩服他早起的毅力。
我和同伴一直尊称他为“永远的好学生,年级第一获得者”,因为我们即使不到7点就起床,到了电影宫之后发现他依旧站在队伍的第一顺位,不服不行。
在电影宫最常看到的就是贾樟柯、赵涛夫妇,所有在主影厅“小城之春”放映的电影在开始之前贾科长都要先介绍几句,而且是中英双语的,贾科长英文水平很不错,连日语都能说几句。
而赵涛老师通常都坐在台下看片,我和我的同事们都曾和赵涛老师坐在一起看了同一场电影,影后就在身边,体验不错。
遗憾的是电影宫的咖啡变贵了,第一年只要15块的咖啡和热巧今年要35块了,不过电影宫门口还新开了一家奶茶店、一家酒吧,可选择的也变多了。
下面我挑几部看完印象比较深的电影跟大家聊一聊吧,尽量不剧透地讲感受。
《少女佳禾》
这是我的平遥第一场,从这片子里能看出好几部电影的痕迹来:
《大象席地而坐》、《狗十三》、《阳台上》,但遗憾的是哪一部分都没做好,电影前半部分是青春疼痛文学,后半部分又假意与生活和解。
各种类型融合在一起,最后又匆匆收尾,我也搞不清楚导演拍方形画幅的用意何在?
不得不说,男主长得实在太像是秦昊了,很想对着mini版的秦昊大声呼喊:好好经营自己的表演事业,别娶伊能静。
《罪恶之人》
这应该是我第一次看格鲁吉亚电影,冲着“威尼斯地平线单元”的名头去看的,整部电影都有种语焉不详式的茫然,和平遥前一天还冷得思念秋裤,第二天又后悔多穿的天气一样反复。
几处关于人物的塑造倒是有点小幽默,其他大多时候都可以令人明目张胆地恍神。
这类电影既考验观众的观影耐心,又让人觉得电影是件妙事,灯光暗下来时,你的思绪可以飞到无边无际的地方,银幕上到底是什么不重要,重要的是面对银幕的你。
《犬鸣村》
《咒怨》系列导演清水崇的新作《犬鸣村》在平遥电影节全球首映,晚上十点半开始,相当有氛围。
这部是我第一天看片上座率最高的一场,大家一边入场一边念叨着“会不会很可怕啊”,听到这些我心里稍微安稳了一些,因为我也很害怕。
不过观感还不错,跟《咒怨》的故事模式有点像,都市恐怖传说+宿命般的轮回,jump scare的桥段不少,影院里倒吸一口凉气的声音此起彼伏。
三吉彩花真的很美,笑也美哭也美,算是《犬鸣村》最大的亮点,有三吉彩花在,谁能说好不哭?
电影结束于午夜12点多,古城里的灯影影绰绰,刚看完恐怖片再走在古城的夜里,气氛搭配的相当巧妙,幸好有人跟我一起同行。
不过同行的朋友一直在跟我重复《犬鸣村》里的恐怖梗,什么“夜里两点我也给你打电话”之类的,搞得我回到住处再三确认了门窗关好才敢入睡。
深夜看恐怖片的体验不可多得。
不过遗憾的是有观众屏摄,还有人明目张胆地拿着屏摄的片段跟导演说“我很喜欢这一段”,光听到描述我都要羞愧难当了。
出了这件事之后贾科长每场电影开始放映之前必强调不要屏摄,昨天还上了热搜,真的希望大家都能重视一下这件事,在影院看什么电影都千万不要屏摄。
《热带雨》
《热带雨》算是我的平遥影展最佳,影像、表达和表演都属上乘,一部能看得人心潮澎湃的好电影。
陈哲艺在《爸妈不在家》之后再次启用许家乐和杨雁雁,前一部还是母子关系,这一部就要演不伦之恋,给观众的感觉非常微妙。
中年女教师和生猛男学生的故事被陈哲艺拍得很巧,在情感滋生的同时还带出了文化传承、婚姻危机、女性困境等议题,而且做得有滋有味,可被解读的空间很大。
如果有机会我一定要二刷。
《六欲天》
祖峰转型当导演的处女作,比大多数有此举的演员都有才华,一个警察和一个受害者家属的故事,两个人都深陷在失去挚爱之人的绝望里。
国内很少有电影正面讨论“抑郁症”,《六欲天》算是一个突破,那种竭力想逃但又冲不破的困境营造的还行,看完我心口也不太舒服。
缺憾在于电影中全员都是普通话,然后故事的背景是放在长沙这么一个极具方言特色的地方,有点浪费。
《气球》
万玛才旦的新作,还是他电影中最常讨论的那个议题:传统藏民生活与现代生活之间的冲突,两种文化之间的比照。
相比于上一部《撞死一只羊》式的诗意表达,《气球》通俗了很多,故事性也较强,如果上映的话反响应该会比前作好一些。
这场放映有导演交流的映后活动,一位女观众向导演问题说“男主是个渣男,在当前me too 的语境之下这样拍有没有顾虑”,这个问题之愚蠢简直令人发指,这就是我不怎么爱听交流活动的原因,绝大多数人问得都是没意义的蠢问题。
《黑骏马》
导演谢飞是本届平遥影展的青年导师,所以放映了他的代表作,2k修复、蒙语原版的《黑骏马》,相当好看,我的平遥第一哭就献给了这部老片。
对于草原风貌和蒙古族人生活的展现非常详实,看多了近些年腾格尔花式唱流行歌的样子,看到年轻时的他还是相当感慨的,竟然看出一丝英俊潇洒来。
还看到了谢飞导演本人,真·豆瓣电影红人,非常可爱。
《一个船夫的故事》
小田切让的电影导演处女作,比较冗长,很多段落都是美感有余,意义不足,观众想要看出点什么来的时候,镜头给你大片的风景;观众想要好好看风景的时候,镜头开始展现思考了。
亮点就是熟脸很多吧,浅野忠信、村长淳、苍井优。
杜可风的摄影也不错,美是真美,闷也是真闷。
今晚之后我的平遥影展之旅就宣告结束了,这么愉快的看片之旅还是相当令人怀念的,每一场的间隙几乎所有人都在聊电影的感觉也让人觉得如梦如幻。
希望下一届能有更多的人参与到这样的活动中来,电影真的很美好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