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应该很熟悉,优品已经开团过许多国内外新颖的科学玩具和绘本,其中,PBL式的教具呼声最高。
那么什么是 PBL呢?
所谓PBL,是Project Based Learning的缩写,孩子们通过现实世界场景,解决问题或达成某个目标来学习,可以充分激励他们思考,并发挥主动性。
今天我们来介绍的就是一套PBL式 职业启蒙玩具盒子,以 PBL为理念,用丰富好玩的沉浸式场景,引导孩子 “专业”地扮演各种不同的职业,掌握职业背后所需要的科学知识和社会技能!从颜值、创意、好玩度、知识度上,全方位地满足大家!
一、【博物馆大揭秘】职业体验盒子
博物馆,集聚了人类文明迄今为止最宝贵的财富。一枚古币、一个陶俑、一件衣服……都能描绘出过去岁月里的历史一角。
“博物馆教育”主张父母们带孩子走进各大美术馆、博物馆,近距离地观察文物,体味历史。
其实,带小朋友看博物馆,看得懂不是关键,用心“看“才是。博物馆方面的书,市面上已经相当多了,但孩子更感兴趣的玩具,实在是太少见了。
所以, 一个 博物馆主题的的实验盒子“横空出世”了!
专注地完成博物馆盒子
按照真实考古学家的日常工作,设置了8个实验项目,层层递进,内嵌 100+条历史文化常识。
修复“唐三彩仕女俑”
发髻、妆容、襦裙、披帛……都可以重新设计上色!
“博物馆盒子”里准备了配套画笔和上色参考方案。可以结合网上查到的资料,使用了非常贴近文物色彩的颜料, 可独立“修复”这尊仕女俑。
“修复”唐三彩仕女俑
唐三彩的成品 造型复原度相当高,做好还能 当摆件放在家里。
在装裱“清明上河图”
知识点分布和动手能力要求的年龄跨度大,从五六岁可以坐得住的小朋友,到十几岁的青少年都能玩。低年龄段的家长可以陪同制作,增进亲子时光。
博物馆盒子展览
“真假古画”
书画鉴定,是博物馆的传统保留项目了,这个环节要 从非常相似的两幅古画中找出不同,从而判断,到底那幅是“真的”宋代古画,哪幅是仿制的赝品。
假画里一共藏了 7条历史线索,比如像明朝才传入中国的 “西红柿”,就绝不可能出现在宋代古画中。
对历史不熟悉也不要紧,照样可以鉴别!通过“找不同”游戏,很快就可辨别出来古画真假。
在两幅古画里找不同
更惊喜的是, 古画辨别完之后,还可以 装裱起来。虽然只是一个很简单的裱画动作,但对孩子来说,可以学习到古画装裱和现代画的不同之处,还可以 把裱好的画挂在家里。
比较容易上手,古代服饰、古币、古画等成品效果可以给孩子带来很大的成就感。
自己装裱好的卷轴
“野外大发现”可以自己 挖掘出宝藏的神秘感,使孩子们都无法抗拒。
挖古币“通宝”
这个不起眼的“砖块”,模拟了考古发掘的现场,挖掘工具也在盒子里配套准备好了~经过“灰头土脸”的挖掘—— 哇,是古钱币!
在工作证上写下了自己的名字
一笔一划在工作证上写名字
能让孩子产生期待的玩具有很多,但能让一个 学龄段孩子主动去写字就很不简单了。
平平无奇的盒子翻开大变身,就是一个小小的展厅。说明展牌、展柜护栏、展品支架……这些布置展厅需要的道具,“博物馆盒子”都准备好了。
说明展牌
DIY护栏
展示支架
布置展厅
【博物馆大揭秘】不仅结合现实里的考古与博物馆的日常工作,原创了职业体验游戏与道具,同时每个细节都埋入了 历史知识小彩蛋。
比如,“古文字破译”这一环节里,“汉代密信”上既展示了需要破译的篆文,又有每个字 从甲骨文到简体字的演变过程,还解释了每个象形部首的来源。
建议边破译边写下来
一个盒子玩下来,不管大人还是小孩,都能收获满满的 历史文化知识,潜移默化地 加深对考古、对博物馆的理解。
所有环节都有从事博物馆教育、科学传播的顾问们进行审核和把关,确保了 历史信息的严谨与专业。
二、【医院大揭秘】职业体验盒子
尽管我们自诩在玩具界是“阅尽千帆”,但看到这系列盒子时,还是不禁赞叹:“太有意思了!”
小朋友们一个个化身小小医生:看X光、甚至是亲自操刀一场手术……玩得不亦乐乎!
好玩独特在哪里
【医院大揭秘】目标是让小朋友“成为一名了不起的主治医师”。
小朋友们兴奋地听诊
亲自操刀做一场手术
孩子们被带到真实的医院场景里,从扮演初入职场的“实习医生”起步,完成一个个好玩的任务:动手研究血液循环;做听诊器、看X光片进行影像学诊断;甚至动手做一场外科手术…… 攻克一个个难关,最终成长为“合格的主治医生”。
除了帮助他们修炼内功,提升学习能力、适应能力外,也可以通过这套盒子,让孩子们 直观地认识和体验某种职业。
精挑细选了11个实验,内含的医学、生物知识点多达100+
既能感受做医生带来的荣誉感,也会体会背后的辛苦。盒子配套的绘本里,还会有对应的职业能力达成清单。
好玩的游戏有哪些
好啦,佩戴上工作证,一起来看看医院盒子里有什么吧!
1
人体透视围裙
在这个实验里,小朋友要制作一条精美的“人体透视围裙”。跟着绘本上的指导,了解各个内脏器官,并贴到正确位置,几位小测评员都很喜欢这个环节!
自己做的人体透视围裙
在贴的过程中,顺便了解不同器官的功能、作用,孩子 边玩边学,不知不觉就记住了。
制作人体透视围裙
看,漂亮的围裙完工了!先自己穿上试试。
人体透视围裙
穿上围裙后,仿佛 身体变成了可透视的,指着五颜六色的器官,它们长什么样子、干什么用的,孩子都能娓娓道来,比我们成年人懂得还多呢!
2
神奇大脑帽
这个实验的成果非常酷炫!小朋友将得到 一顶戴在头上的大脑帽。
但这并没完,还需要把各种形状的图标,按图索骥地贴在 大脑帽相应位置上。
即使是还在上幼儿园 不识字的小朋友,也可以通过大脑帽上的虚线指示,匹配正确。
贴的过程中,可以 直观地明白大脑各个部分,对应着哪些功能,掌控了身体的哪部分。
戴在头上,大脑帽的每个区域就与实际大脑分布相对应了,非常直观!
顺带一提, 这些知识都是经过专家顾问审核的哦~
3
自己做手术
这是 医院盒子的重头戏。
在这个实验中,孩子会 了解手术中的常用器械,从而脱离普通的打针吃药类玩耍, 步入更真实的医生场景。
拿着 手术刀、 止血钳、 缝合弯针,为误吞了钥匙的小患者取出异物、为骨折的患者打上钢钉、动手切除肿瘤。
还会在游戏中 学习不同的手术缝合方法,比如 单纯间断缝合法, 连续缝合法等。
4
血液循环系统
这个环节要自己动手做一个 血液循环展示盒。通过把针管、单向阀依次连接好,最后藏在一个模型盒子里,模型就做好了~
制作血液循环展示盒
左右拇指轮流推动红色液体, 血液就在循环系统中 跑了起来。
以前给孩子讲动脉静脉心房心室,虽然有网上图片,但并不直观, 这样操作起来一目了然。
这个盒子的 细节也做得非常 到位贴心!
比如人体中,瓣膜可以防止血液倒流,所以游戏中对应就设置了孩子要动手安 “单向阀”,水可以从单向阀宽的一端流向窄的一端,却不能倒流。
讲解单向阀的原理
这样用 直观易懂的方式,让孩子玩的时候就能 理解人体中抽象的概念!
5
影像学诊断X光片
实验藏在牛皮纸病例袋中,病例袋按比例缩小 复刻了真实医院中的X光片袋。
郑重地拿出里面的 X光片,像医生一样为病人找到病灶吧!
6
切开一颗牙
在这个实验里,孩子要 自己动手做一颗 牙齿的立体模型。这颗牙齿模型做好后,把背面的支架展开,就成为一副可爱的装饰品。
放在洗手间里,提醒孩子要保护牙齿。
制作牙齿模型中
盒子里还有好多好玩有趣的实验,比如看病飞行棋、微观血世界等。
另外,在这里还想多说几句。小朋友们经常从电视新闻、大人闲谈中听到医生一词,对医生这个职业既好奇又向往,也会经常在家玩看病的游戏。
通过玩这个盒子,可以让孩子们对“医生看病”这件事有更深入的了解和感知,并身临其境地参与其中,完成医生特有的、不同的专业任务。
更有价值的是,在过家家般的反复练习中,直观地体悟到医生这份工作虽然充满荣誉感,但背后需要耐心、专注,倾注大量的心血,需要具有丰富的知识储备。
不止于玩
在层层递进的实验过程中,巧妙植入了超过:
- 100条的医学、生物学小知识;
- 10条医学技能;
- 11条家长知识小贴士;
- 10个视频教程;
- 6个拓展玩法。
绘本说明书里还贴心地提供家长贴士、趣味知识和拓展玩法引导,面对求知欲强的孩子,父母可以引导孩子在玩中收获更多。
来自三甲医院的医生、名校生物博士、科普作协的顾问们进行审核和把关。在好玩、易懂的同时,不让孩子走弯路和被误导。
三、【人体大揭秘】体验盒子
医院盒子这么好玩,还有一套【 人体大揭秘】一起玩,可以 了解 人体各个器官、功能的运转 。
这个盒子从实验设置上, 与医院盒子互相补充:两套盒子中的实验游戏 没有重复的,完整地诠释了 人体宏观、微观以及 医疗世界的面貌 ,并提供多样的参与途径。
通过人体盒子,可以自己 像侦探一样 采集指纹:
克隆一根自己的指头:
做 能 呼吸的肺,并理解肺部是怎样工作的:
制作导电机器人, 了解 人体导电原理。左手右手同时按住金属条,小人头顶的灯就被点亮了:
还有更多玩法 就不一一剧透了,大家可以回去和孩子一起探索。
也许很多家长并没有想过,孩子在未来会从事怎么样的职业。但职业的启蒙和职业责任的培养就像种子一样,埋藏在了心里,伴随着他的成长、学习,也许就会浇灌出属于自己的花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