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古诗词
人们大都喜欢读
很多人张口就能背几首古诗
但真正写古诗的人却并不多
尤其是在我们生活的小城武安
爱写、会写古诗词的年轻人
更是少之又少
但有一位80后年轻人他不仅爱写诗
而且以诗会友,结交了许多朋友
他就是徘徊镇实验小学教师张冠华
近两年来,他创作诗篇500余首,此次武安承办的第四届邯郸市旅发大会由他创作完成的《伯延赋》《白王庄赋》,受到了武安社会各界人士的关注和赞扬。
张冠华是我市徘徊镇蠎蟷村人,1983年出生,2004年毕业于邯郸学院计算机系,后在马家庄乡中学任教英语十年,2014年调徘徊镇实验小学工作至今,现为中华诗词协会会员、中国楹联协会会员、邯郸市诗词协会会员。
“2016年,我背了好几百首古诗,打算参加‘中华好诗词’那个栏目,后来由于报名中出了些问题,没有成行,但这并没有影响我创作诗词的兴趣。”张冠华说道。2017年,在积累了大量古诗词的基础上,他开始学习创作诗词。
一方面,张冠华通过自己购买书籍学习,如“诗词格律读本”“诗词鉴赏”等;另一方面,他还通过网上的诗词交流微信群,和全国各地的诗词爱好者交流学习。“书本教会了我理论知识,在微信群里,我和微友们互相给对方的诗词提意见、建议,积累了丰富的创作经验。”张冠华说。一年下来,他的诗词创作水平大有长进。
2018年春,偶然的机会,张冠华遇到了十几年未见面的高中老师张文庆。同样是诗词楹联爱好者的张文庆,对张冠华的诗词水平大加赞赏,并把他推荐给神钲书院院长安秋生先生。随后,张冠华加入神钲书院、武安市民间协会。在这里,他又结识了武安许多诗词好者。周末时光,他们会结伴出去采风。用张冠华的话说,就是“有长辈的引领,有朋友的之间的交流。闲论诗词交挚友,每以山水扫清愁,可谓乐事”。
今年我市的旅发大会,让张冠华的写诗才华得到了进一步施展。今年4月份,张冠华经诗友李如的推荐,在武安市委宣传部原副部长、武安市报社原总编辑安云的指导下,创作了一篇《白王庄赋》,并被采用写在了白王庄村一块大影壁上。在安秋生的推荐和指导下,他还为伯延古镇创作了一篇《伯延赋》,同样被采用并写在了伯延古镇的大影壁上,成为旅发观摩必看的文化元素。
“为了写这两篇赋,我实地采风几次,还查阅了不少资料,尤其是伯延古镇,她的历史文化深厚,既有商帮文化,又有红色文化,写她可下了不少功夫。”张冠华说。写下初稿后,他多次找诗友和前辈们几经商榷,最终成稿。不过,能为武安的旅发工作做点自己力所能及的事儿,张冠华觉得很自豪。
如今在张冠华的手机微信群里,还经常保持着和全国各地的诗词好友的联系。“去年暑假,我专门跑到深圳拜访友人,我们十来个人相聚在一起,谈诗论词,把酒言欢。”张冠华开心地说。近期,他们还相约去庐山采风。
张冠华的本职工作是教师,在教师的岗位上,他兢兢业业,获得了诸多荣誉,武安市优秀教师、教学能手、英语演讲比赛一等奖、英语朗诵一等奖等等。除了干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外,他把大部分的业余时间用在了诗词学习和创作上。两年多,张冠华已经创作诗词500余篇,共计一万余字。
“中华上下五千年文明,传统文化底蕴深厚,我的学习积累还差得很远,今后我将不断地学习。对于前辈和朋友的提携和帮助,我常怀感恩之心。希望通过我的努力能够让更多人真正爱上古诗词,通过古典诗词去了解、感受我们民族的历史和文化。”张冠华充满深情地说。
伯 延 赋
南接鼓山之岫,北近洺水之涟。元祐置村,道光设镇。貌若飞鸿,传称伯雁;声隆乡梓,今呼伯延。纵中华板荡之际,先祖孜孜矻矻,耕日耘月,拓百世宝地;及神州海清之时,来昆兢兢业业,秉德修文,振一方福田。雅舍时筑,咸纳紫气;名流辈出,响彻宇寰。
稽其武安商帮,明朝椎轮,清代煊赫,南绸北药,扬名华夏;武商故里,发端伯延,房徐朱程翟,奉“诚实守信”经商之圭臬;秉“敦亲睦邻”治家之箴言,纵横南北,乃明清商界翘楚;和发徐知悉生意之玉律,祥顺公缔造行业之神话;复盛程洞察经营之精髓,锦和庆笑傲雪国之穹旻。共建新学,名曰尚德,育我菁莪,武安现代化教育于此发轫;同谋大业,账记万金,培吾棫朴,商界股份制经营赖彼兴盛。效先达陶朱公三散家财济世,彰义绅房尚䌹数捐巨资救民。修水利,设义仓,何让豪客;课农桑,建黉门,不输完人。彼地董君异居山取杏;兹处徐春光义诊扶贫。
方今值闲缓步闾弄,桔槔辘轳马桩残落,铭红尘兴替;临风驻足庭除,石雕砖刻窗花超卓,晓曩昔辉煌。枪眼暗道,犹记烽烟弥漫,高树勋在此宣誓整编万兵士,擎和平之大纛,吹响解放号角;老桌旧椅,曾历灯火通明,周恩来于兹伏案工作四昼夜,救黎元于水火,解散集体食堂。嗟乎!岁月不居,浩浩石堤,难敌寒暑;时节如流,皇皇基业,却入苍茫。
国交盛世,共展宏图。践乡村振兴之虎略,承前启后,古镇焕华采;滋旅发大会之甘霖,继往开来,新闾环昌衢。观夫三街五馆,弘古风以壮其态;诸院一园,植秀木以荫其途。元宝坑前引中外游客,非寻常休闲之所;美食街上纳四海珍馐,乃绝好朵颐之隅。矧夫青石铺道,蓝砖砌墙,在在犹如画卷;黄莺唱槐,紫燕穿柳,家家争似仙居。人文蔚起,垂髫豆蔻描花朵;经济腾飞,皓发庞眉唱笙竽。伊昔周公得禾名其书,汉武得鼎以志其年,遂撰文以彰此墟也!
张冠华献芹
白王庄赋
处太行之东,位武安西北。单枪匹马,刘秀传访俊彦于兹;叠嶂层峦,马武闻排铁军之铠。鸾翔凤集之墟,钟灵毓秀之岱。
伊昔始迁祖别黄土地,后来昆居白云川。佥曰十八沟藏天地造化,五百载得子孙俊贤。鸟语花香,真归居之佳处;山清水秀,乃颐养之福田。仰而观,草木参差,青峰飘渺;俯而察,沟壑纵横,雪涧潺湲。
方今漫步村巷,虽无欂栌节棁之华,椽榱之美;倚杖苔阶,却生古寺宝刹之静,桃源之幽。残垣旧碾,历风雨而铭岁月;黄卷老碑,经劫波而晓清流。洎夫盛世至,新政谋。翠阁丹亭林立,共云影当空,恍如玉女乘彩凤;粉墙黛瓦相寻,同岚光映水,悠似李聃跨青牛。然则人生一世,岁延千秋。与其镇日为名缰利锁劳碌,何如闲时赴群山广岳畅游。
至矣哉!于此临风长啸,舒胸次块垒;持螯对酒,探物中迷津。朝迎红日兮荷锄理荒秽,夜读青史兮覃思济黎民。冬拥汤婆子,养一点浩然气;夏抱竹夫人,作千里快哉身。
爰以歌曰:
千峰插宇势峥嵘,
晴翠东西各纵横。
烟笼清溪鱼竞逐,
云浮细柳雉常鸣。
新亭楚楚客颜驻,
古巷幽幽禅意盈。
拂袖漫依小桥上,
长林风起万骊声。
张冠华献芹
编辑:李英鹏 万菊飞
编审:李翠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