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树两主枝自然开心形整形修剪,图文并茂

2019-08-30   果树小百科

果树种植新技术


自然开心形树形采光性好,又符合桃树生长发育特点,是目前桃树栽培中应用非常广泛的最主要树形。根据主枝数不同,可分为两主枝、三主枝、四主枝和多主枝杯状形等多种类型。其中,日本作为桃栽培水平世界领先的国家,在生产上最广泛应用的是两主枝自然开心形树形。而三主枝自然开心形则是当前我国最普遍采用的树形。两主枝自然开心形树形和目前我国应用的两主枝“V”形修剪方式是两种不同的修剪方式,后者主要是适合于密植栽培。现将两主枝自然开心形修剪相关技术介绍如下。

一、田间布局

为适应机械化耕作要求,实行稀植。一般行株距为7m×6m,副主枝的分枝高度为1~1.5m(多数1.2m),正好能保证作业机械顺利通过。2个主枝南北向偏左(右)30°斜向设计,以延长主枝长度,扩大树冠覆盖面,提高土地利用率(见图1)。

图1 田间布局及管理机械通行

二、目标树形

1、主枝

主枝在主干上的着生顺序:离地近的为第一主枝,离地远的为第二主枝。第一主枝选留的位置越低树势越容易变强。实际生产中,应根据品种、地力等因素调整第一主枝的位置。一般在离地40~60cm范围内选择为宜。

第一主枝与主干的成枝角度(垂直角度)较大,一般为60°~90°。成枝角度过小的话,由于风、雪等灾害影响,容易造成分枝处撕裂。定植后的主干延长枝设为第二主枝。第二主枝的垂直角度为35°~45°。原则上,主枝南北向配置,第一主枝朝南,第二主枝朝北。

一般第一主枝先端最终高度控制在4m左右,第二主枝先端高4.5m,比第一主枝略高,利于维持树势平衡。但是,椐据品种、目标产量、种植密度以及土壤条件不同,主枝的高度会有所不同。

2、副主枝

两主枝上分别配置2个副主枝。其中,主枝上的第二副主枝要相对弱一点。第一副主枝在距主枝分叉处1m、离地高1~1.5m的位置进行配置。在同一主枝上,第二副主枝着生点比第一副主枝高50~80cm(垂直方向),在对侧进行配置。同侧的,不同主枝上的两副主枝间距保持在2.0~2.5m。副主枝与主枝的成枝角度为60°~90°,副主枝比主枝迟1~2年进行培养,否则容易造成副主枝生长势过旺,而主枝延长枝变衰弱,破坏树势平衡(见图2)。

图2 自然开心形桃树目标树形

3、侧枝

侧枝是从主枝、副主枝直接生发的着生结果枝的枝条。侧枝配置以充分利用光线为原则。背上枝、下垂枝尽量回缩控制,留下的起到防日灼、保护主枝的作用。两侧斜生枝进行缓放,着生结果枝。在数量安排上,一般主枝、副主枝基部少配置,或配置比较小的侧枝,中外侧光线好的地方多配置、侧枝组可以大一些。

总体上讲,从主枝、副主枝到侧枝,其理想的配置形状均为桃叶形(纺锤形),即基部小,中间肥大,先端又渐渐变小(见图3)。

图3 各级树冠结构形态与配置

4、结果枝

椐据品种、树龄不同合理配置短、中、长果枝的比例,一般30~40cm间隔留一个。按照充分利用空间原则,多留结果枝,但是要注意及时回缩更新,防止结果枝延长。

三、整形修剪

1、定植后第一年

头一年秋季落叶后或当年春季萌芽前,选择健壮的苗木进行定植。定植时,在离地高50~80cm,枝条充分成熟,芽眼饱满处短剪。

定植后当年秋季,首先在离地40cm左右,选择一个成枝角度大,生长充实的枝条中部强剪,如果枝条较弱,则留1~2芽短剪,枝条重新抽生后,准备培养为第一主枝。在离地30cm以内和第二主枝(主干延长枝)的基部30cm以内的枝条全部剪除。如果苗木生长健壮的话,当年主干延长枝在离地1.2m处短剪。主干上生长过旺、与主枝延长枝形成养分竞争的枝条留基部1芽短剪,留下生长中庸和较弱的枝条先端1/3短剪,设为辅养枝。并用竹竿把两主枝斜支撑开(见图4)。

图4 定植后第一年修剪

2、定植后第二年

两主枝新抽生的延长枝先端1/4剪去,剪口芽留外侧芽。但是,如果第一主枝生长过弱时(基部粗度小于主干粗度的1/4),要适当强剪回缩。主枝前端,与延长枝形成营养竞争的强旺枝从基部剪除。主枝上的背上枝、密生枝和过旺枝适当疏除,留中庸枝、单纯枝(无分叉),在枝条先端的2/3处短剪。

3、定植后第三年

主枝延长枝新抽生的枝条留2/3短剪。从第三年开始,主枝延长枝适当强剪,以增强树势。侧枝的选留方法与2年生树相似。第一、二主枝的留枝量比例控制在4∶6左右。留枝量同样配置的话,第一主枝长势会旺于第二主枝,应避免。从定植第三年开始可以适当挂果。并椐据目标树形要求,培养第二主枝的第一副主枝(见图5丶6)。

图5 定植后第二年修剪

图6 定植后第三年修剪

4、请定植后第四丶五年

按目标树形要求,第四年冬季,在合适的位置选择理想的枝条培养第一主枝的第一副主枝和第二主枝的第二副主枝。第五年最后决定第一主枝的第二副主枝位置。至此两主枝自然开心形树形骨架基本培养完成。副主枝与主枝上的侧枝数量比要小于4∶6的比例,保证主枝的主导地位。同时,夏季通过摘心和捻枝等手法培养主枝、副主树上的侧枝。一般5~6年后树体基本成形。

5、成年树

修剪按主枝丶副主枝丶侧枝丶结果枝的顺序进行。单个枝条从先端往内修剪。修剪原则是弱树强剪,强树弱剪。树龄进入7~8年之后,树冠开始迅速扩大。内部侧枝易出现旺长情况,有大型化、喧宾夺主倾向,易导致主枝、副主枝先端生长衰弱,从而破坏树冠形状和树体平衡。因此,应重点对内部大型侧枝进行回缩控制或疏删。修剪时间最好选在秋季枝条停长时,这样伤口易愈合。冬季修剪时,主枝、副主枝延长枝适当重剪。主枝先端生长较弱时,可利用延长枝基部的徒长性枝进行更新替代,以维持先端生长优势。侧枝在主枝、副主枝上按照纺锤形(桃叶形)进行配置。重点培养斜生侧枝(斜上、斜下生枝),上段侧枝间间隔(从基部测量)30~50cm,中下部间隔(从基部测量)1.2~1.4m,基部大型侧枝长度可达1.2~1.5m,侧枝枝条以不交叉、遮阴为准(见图3)。对背上枝、腹下枝,主要通过短剪回缩、扭枝等方法培养为小侧枝,以达到遮光的目的,防止骨干枝日灼伤。结果枝在侧枝上间距以30cm左右为宜。侧枝、结果枝修剪及更新方法与三主枝开心形修剪相似。

四、优缺点

相比三主枝开心形等其他几类树形,两主枝自然开心形树形主要有如下优点:

(1)内膛徒长枝容易控制,树冠内部光线通透条件好,有利于保障果实品质;

(2)两主枝之间树势比较容易平衡,有利于延长桃树的经济寿命;

(3)由于主枝数少,副主枝、侧枝配置容易,修剪技术简单易学,并且便于定位控产,实现大果栽培;

(4)适于稀植(日本的栽培密度一般为6m×7m),便于实现机械化操作,适合规模化和省力化栽培。

尽管桃两主枝自然开心形树形具有上述优点,并在日本桃生产中得到广泛的应用推广,但是也存在缺点。

(1)由于第一主枝分枝位低,其生长势易转强,第二主枝的生长相对受到抑制。所以,在修剪时要注意拉开第一主枝的角度,抬高第二主枝的高度,并加强第二主枝延长枝的更新复壮。

(2)采用该修剪方式时,幼树时期树冠扩大比较慢,前期产量比较低。为弥补不足,在日本也采用前期密植方法来增加早期产量,定植初期密度为7m×3m。设永久株与临时株,临时株采用三主枝自然开心形修剪。

同时,日本的桃多数在土质较好、地势平整的地方栽培,生长比较旺盛,适合此种修剪方式。根据土质、地形、品种不一样,目前在日本也出现如平架、“V”形架、单主枝斜生栽培等多种修剪方式,各有优缺点。中国地域辽阔,气候类型多样化,大家在借鉴参考时,应加以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