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卦芒果推送原创的娱乐八卦和影视评(吐)论(槽)。
(ID:dsfysweixin)
大陆的长处在古装剧,但是现代剧就总是显得虚假悬浮,一年也看不到一个触动人心的现代故事。
港剧正好相反,自此古装巅峰《金枝欲孽》过去之后就总是寒寒酸酸的,但是时装剧一直擅长反映真实生活,近来还作了很先锋的探索。说的就是——《叹息桥》。 只有15集,已经更新完了,建议一看(粤语版)!
事先声明:一点不甜,也不能简单归纳为虐,更像是一部层次丰富的现代文学作品,看的时候需要拿起耐心,放下三观。
01.爱情中的“ 现实 ”
世上那么多成双成对的男男女女,他们是为了什么而结合?最正确的答案:爱情。次一点的答案,亲情。总归是挺美好的。
《叹息桥》的编剧很大胆,给出了一直被有意无意忽视但又真实存在的另一种答案: 爱情就像千层饼,它的第一层就是欺骗,是逃避现实的借口。就像刘瑜说的:“爱情,是庸人的避难所”。
李子勇(林保怡 饰)发现女友何乐儿(卫诗雅 饰)最近的言行举止里处处透着反常,顺着蛛丝马迹,再凭借直觉,他很快得出结论:二人之间出现了第三者。
林保怡+推理,瞬间乱入《读心神探》
物证齐全,就差人证。于是他特意挑在深夜赶往何乐儿家,打算一探究竟。如他所料,此时出现在眼前的是某个陌生男人。他叫胡启源(陈奂仁 饰)。
很快,男主李子勇发现,自己才是第三者。这位 胡启源才是何乐儿的正牌男友。
看到这,你可能会想,这不就是个渣女玩弄两个男人的狗血故事?看好作品,我们首先要摒弃这种标签化的思维,不然会错过太多......
剧情徐徐展开,时时刻刻都有新发现,新感悟。早在多年前,在比利时旅行的何乐儿与李子勇就曾有过一面之缘。
在她眼中, 李子勇是个颇具浪漫气息的艺术家,还很善良。她钱包被偷, 李子勇帮了她一把。这次异国邂逅,无疑在憧憬爱情的少女心中埋下了一粒种子。
人海茫茫,两人居然又意外相遇。在“新鲜感”和“好感”的刺激下,那粒种子逐渐破土而出。她开始瞒着男友,偷偷和李子勇拍拖。
在何乐儿心中,两人的邂逅是段未完待续的异国情缘。
一旦褪下这层粉色滤镜,背后其实是个纯粹的骗局——偷走何乐儿钱包的人正是李子勇的同伙。 至于他“好心好意”借给何乐儿的钱,大概只能算是良心未泯。
两人重逢时,他早就把这段往事抛在脑后了,更谈不上爱。即使发现何乐儿早有男友,李子勇也不过是一走了之,态度随意,没觉得受伤。
毕竟,他心心念念的对象另有其人。
那么 胡启源(陈奂仁饰)呢?
表面上看,他最无辜。 先是被女朋友耍的团团转,接着又被“奸夫”找上门,全程躺枪。
先别忙着给何乐儿打上“渣女”标签,也不要心疼胡启源这个“老实人”。其实很久之前,胡启源就撞破了两人的“奸情”,只是装不知道。
为何胡启源如此轻易就原谅了女友的背叛?在这个男人的内心深处,在“老实人光环”的遮蔽下,藏着不少弯弯绕绕。
起初,他答应搬来和女友同居,目的是想借机逃离母亲的控制。 换句话说,他是把何乐儿家当成了避难所。
而他答应复合,就更加不是什么“为爱隐忍”,而是在高昂房价的打击下,他没有更好的去处,他又不想回到那个令人窒息的原生家庭。在“自由”和“尊严”之间,他果断抛弃了后者。
那么何乐儿呢?肉体上,或许是现在很多人骂的“渣”了,但是思维上,她的脑回路就很真实(不论男女)。
她像比较两只股票的投资价值一样,比较着眼前的两个男人:职业背景、家世、人品、性格,逐一考量。
虽说胡启源是个又怂又无趣的妈宝男,但他很能忍的性格和公务员身份就决定了他是个稳定可靠的结婚对象。总的来说,是个“经济适用款”。
而李子勇呢,就是 “小众限量款”。 虽然有点冷漠自私,但胜在为人更风趣幽默。何况,两人在异国还有过美好回忆,妥妥算是加分项。
她既贪图胡启源的踏实,又觊觎李子勇的浪漫多金,难以取舍。
最终促使她做出决定的,是父亲患癌的噩耗。她是一个从小被宠大的白富美,没有处理现实问题的能力。在这 慌乱无助的时刻,只有胡启源接通了电话。在“可靠安稳”和“浪漫风趣”之间,她选了前者。
很多人,甚至包括这两位主角,都在某一瞬间觉得这是患难见真情的高光时刻,但这部剧通过艺术手段让我们观众看到了另一种真实——这两个人都互相把对方当成逃避现实的避难所罢了。
顺带,也完美诠释了爱情千层饼的第二层——算计。
而这段纠缠不清的三角恋,则点出了整部剧的精髓:
所谓的一见钟情,不过是因为沉浸于带了虚假滤镜的主观视角; 所谓的回心转意,不过是反复衡量后的最优解。
不得不承认,这些才更接近现在都市人的爱情现状, 而不是《我的前半生》《完美关系》等等里面的天降救世主式玛丽苏。真实世界没有玛丽苏,只能靠自己在深夜里繁复权衡每一个选择,而且选错是大概率的。
02 现实中的“ 爱情 ”
如果没有一点爱,那么《叹息桥》的基调未免显得过于冷血了,毕竟人非草木,孰能无情。
事实上, 那份爱而不得的酸楚与无奈,它也刻画的相当到位。 比如,李子勇和方子薇(周家怡 饰)的故事就应了那句老话:“在错的时间,遇上对的人。”
年少时的李子勇为了替对方还债,孤身前往比利时。结果在临走前被警察扣下,就此耽误了回香港的时机。因为这场误会,两人天各一方,分别了整整二十年。
但偏偏长大后的李子勇又是个不擅长表达,嘴硬心软的人。明明很在意,却总用吐槽的方式来掩饰真实想法。
一个疑心太重,不停地猜,“她心里到底有没有我?还是说,只拿我当兄弟”。另一个,总觉得对方若即若离,从不正面回应自己的心意。
就这样,两人都小心翼翼地守护在对方身边却始终不敢越界,生怕因为冲动而毁了这份来之不易的感情。
最令人唏嘘的是,就在李子勇鼓起勇气,准备坦白心意的前一晚。迟迟等不到他开口的方子薇,再次投向了其他人的怀抱。
错过,便是这块爱情千层饼的最后一层,也是最苦涩的一层。
甚至就连性格软弱的胡启源,也有段心酸往事。
在实习时,他爱上了已婚的上司梁淑媛。两人借着醉意,内个了。胡启源以为这是爱情, 女方其实只把他当做逃离家庭矛盾的放纵对象,
当他不顾母亲反对,准备去找梁经理告白时,却发现对方早已回归家庭。最后,他只弱弱地说了一句, “哦,好的”。
纵观全剧,你会发现竟然没有一段真正的爱情。要么阴差阳错,要么无疾而终,要么凑合过日子。
看的时候总是为 主角们的性格缺陷感到意难平,为什么TA不 主动一点?为什么TA不理智一点?为什么TA不独立一点?
但是,这才更接近现实吧,人就是经常被性格和际遇捆绑的动物啊,不然哪来那么多痛苦的人,平庸的人。
03.耳目一新的叙事风格
有人夸《叹息桥》的质感高级。对此,我深表赞同。就拿剧中的对称性构图来说,几乎每一帧都令人倍感舒适。
尤其是剧中的街道和建筑外景,更是分分钟让人联想到《布达佩斯大饭店》。
《布达佩斯大饭店》
看惯了十级磨皮滤镜+乱怼特写的大陆都市剧之后,再看到如此讲究的运镜,本强迫症简直一本满足!
沉稳克制的叙事风格也是相当顺滑。
在剧中,你既看不到喧哗狗血的豪门之争,也没有刺激惊险的商战戏码。有的,只是娓娓道来的世间百态。
此外,《叹息桥》的叙事手法同样让人耳目一新:非线性叙事、双时空、多视角叙事、打破第四面墙。
随着剧情的推进,以“李—何—胡”为线索的“三角恋”不再是唯一的主线。《叹息桥》像是一场接力赛,每一集都会从原有的脉络中延伸出新的故事。
没有明确的主角,每个角色都有自己的视角。
把每个角色都当作主角的叙事方式,让人有了 既广又深的社会样本观感。我们每一个人出生时都是笑得天真烂漫的婴儿,怎么就逐渐变成今天这个样子。
这背后,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故事要说。例如胡启源, 是一个试图逃离原生家庭的控制,却以失败告终的悲剧。
一个连玩手机都要藏着掖着,仿佛在做什么坏事的“老男孩”,背后还站着随时准备监控他的母亲。
在母亲经年累月的高压控制下,胡启源逐渐养成了懦弱逃避的性格,对待感情也是“不争辩,无所谓,得过且过”的处理方式。其实目之所及,身边很多人是这样的。
樊胜美之后,大陆剧经常涉及 “原生家庭”话题,激烈的剧情挑动大众情绪,微博经常吵开了锅。
《叹息桥》中的表现形式更为精准、克制、艺术,让人不自觉地心生寒意。可怕的不是某些事件,而且整体气氛。
《叹息桥》寥寥几处镜头,便勾勒出这对母子间的扭曲关系: “控制”与“被控制”、“压迫”与“臣服”。
剧中有处令人印象深刻的细节。年轻的胡启源刚被训斥了一顿,忍不住大哭。镜头一切,转成远景,被窗口和栏杆切割的对称构图,预示着这个家的氛围,无异于一座牢笼。
既然《叹息桥》把每个角色当主角看待,那么,在同一件事,各位主角会有完全不同的观感。“记忆偏差”,是本剧在多视角叙事中强调的另一个重点,也很有意思。
比如,在何乐儿的记忆里,约会时李子勇总是忽视她的感受,自顾自向前走。反观李子勇的视角,他记得走出电影院时二人明明是手牵手,一路上也相谈甚欢。
再比如,在胡启源的回忆里,当初是何乐儿主动勾搭他。在何乐儿的印象里,却是好朋友替自己去要的手机号码。
在胡启源看来,何乐儿比他妈还要啰嗦挑剔,所以是他先提出分手。但在何乐儿眼中,是因为她无法再忍受对方的巨婴性格。
这也很真实,生活里就是这样,每个人都会为自己的行为辩护,并合理化它。
例如最常见的,很多 儿媳妇跟婆婆关系不好,说起来大多是当年生娃坐月子,婆婆没照顾她之类,但在婆婆的视角,是儿媳妇跟她不亲,甚至给她脸色看,不敢去照顾。到底真相是什么?很可能她们都没有撒谎,只是主观视角不一样。生活不是查案,你相信什么,什么就是真相。
《叹息桥》在构建精巧脉络的基础上,不拘泥于单一真相,为观众留足悬念和想象空间,也不拘泥于“三观”,展示了来自不同原生家庭的、有各种性格缺陷的都市人。表达方式是先锋大胆的,内容是精炼写实的。安利给大家!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