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胎家庭哪个孩子最孝顺?年轻时和晚年感悟截然不同,别疼错了人

2020-04-24   糯豆包妈妈

“文/糯豆包妈妈(原创,欢迎个人转载分享)”

以前很多家庭选择要多个孩子,目的是等到老了之后能够老有所依,这个想法也是可以理解的,可是家里面孩子多了,父母照顾起来肯定会有偏差,想要一碗水端平是很难的。

父母总以为自己最疼的孩子,一定最孝顺,但是大量事实证明,当初不受父母疼爱的孩子,等父母老了之后往往是最值得依靠的一个;当初父母捧在手心里的孩子,老了却指望不上。

直到老了,父母才知道是这样的结果,后悔也晚了。

​案例

最近特别火的电视剧《安家》,其中女主房似锦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为了家中的弟弟,妈妈从小就不让房似锦接受教育,让她去打工供弟弟,好在有爷爷,房似锦才算勉强上了大学,但是狠心的母亲把她的入学通知书给撕掉,就为了让她出去打工。

就这样房似锦虽然考上了大学,却没能上成后来工作了,妈妈却把房似锦当成是提款机,只要有事就找她要钱,要了钱全部留给弟弟。

房似锦嘴上说着不给,但是每次都妥协,就这样妈妈一次一次地变本加厉,除了要钱能想起房似锦,其它时间从不关心她的死活,儿子就不一样了,永远是妈妈的心头肉,是妈妈最疼爱的。

后来爷爷去世,房似锦彻底和妈妈撕破脸皮,发誓和她断绝母女关系,从此以后再也不会管她。

可是当妈妈生病之后,弟弟来找她的时候,她还是心软,拿着钱去到医院,这个时候母亲虽然嘴硬,想必心里面应该肠子都悔青了:早知道现在最关心自己的是女儿,说什么,当初也不会那么对待她。

反而自己一直疼爱的儿子,竟然连养活自己的能力都没有,买房子是房似锦拿钱,还房贷还依然要靠她,自己想让儿子养老,现在却反过来了,老了自己还得照顾儿子

父母最疼的那个孩子,将来大多如此

像房母这样的例子,生活中不在少数,往往父母最不疼爱的孩子,长大了越是孝顺父母,而父母最疼爱的孩子,反而不会有孝心。在众多兄弟姐妹中,被父母过分疼爱的孩子长大之后,通常是这几种结局。

1)长大以后啃老

从小被父母过分疼爱的孩子,长大之后也会啃老,因为小时候父母的照顾和疼爱已经让孩子养成习惯,习惯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所有的事情都依赖于父母

从小父母也没有给孩子锻炼自己能力的机会,所有的事情都包办代替,帮孩子操办好一切,所以等孩子长大了没有能力来养活自己,只有继续啃老了。

2)没有责任担当

从小被父母过分疼爱的孩子,一般这样的孩子长大之后缺乏责任担当,因为父母过分的溺爱就没有让孩子承担过责任,遇到事情父母都会帮助搞定。

孩子只有年龄和身高增长了,心理方面却没有成熟,遇到事情只会逃避,根本没有能力来承担,父母亲手把孩子培养成了一个巨婴

3)不会关心别人

从小被父母偏爱的孩子,长大之后这类的孩子不会关心别人,而且还特别自私,其实这也不能怪孩子,因为这也是拜父母所赐

父母会把好吃的好用的,都给到这孩子,让家里面所有的人都迁就照顾他,时间久了这个孩子会认为别人的关心是理所应当,只索取却不付出,在这样环境中长大,怎会去主动关心别人呢!

每个孩子都是父母身上掉下来的肉,对待孩子既不要求父母做到完全公平,至少也要做到一视同仁,更不要牺牲其中一个来成全其他的,这样不管对哪个孩子来说都没有好处。

今日话题:欢迎在下方评论区留言,和我们分享你的看法

PS:本文图片来自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