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5月份,瑞幸咖啡正式敲钟上市,创造了纳斯达克市场上最短上市记录——从成立到上市仅用了18个月的时间。瑞幸首日开盘价报25美元,市值超过60亿美元。18个月,完成上市,20个月,创造60亿美金市值。
如今,随着瑞幸叩响资本市场的大门,黎辉创立的大钲资本作为瑞幸两轮融资的领投方,意味其旗下美元基金迎来了首笔被投企业上市。这位从业二十年的金融老大,也再次以投资人的身份引起公众关注。今天就来认识认识这位低调神秘的幕后大佬。
任职华平14年,投出众多经典案例
大家都知道,创立大钲资本之前黎辉在华平工作,并且持续了14年时间。1994年华平进入中国,是最早进入中国的PE机构之一。华平是全球最大的PE机构之一,成立至今累计投资规模近700亿美元。在华平任职期间,黎辉创造了众多经典案例。包括神州租车、乐普医疗、北京美中宜和妇儿医院等。
在瑞幸之前,黎辉最被外界称道的是对神州租车的“逆风投资”。
2012年由于中概股在美上市遭遇重创,神州租车路演遇冷,不得不取消赴美上市计划。在这一关键时期,黎辉主导向神州租车投资2亿美金,这笔投资也是迄今为止仍是国内租车最大单笔股权投资。之后黎辉又极力推进神州租车收购整合全球租车老大赫兹在中国的业务,为其成功登陆港交所奠定了有力基础。
结果,2014年,神州租车成功登陆港交所。2015年,黎辉又继续主导投资神州优车。据称,当时华平内部曾经对租车、专车市场未来的轻重模式进行过讨论,但黎辉认为,“这些模式未来可能会走向融合,就像登山爬坡,从南坡或者北坡最终都会登顶。”事实证明他的判断没有错。
2016年,华平正处于春风得意的时刻。然而,黎辉突然宣布从华平离职,整个业界为之一惊。
从华平出来之后,黎辉加盟神州优车,帮助完成了70亿元的融资。2018年,黎辉创立大钲资本。作为大钲资本首个,且最为成功的投资案例,瑞幸咖啡的创立也与黎辉密不可分。
为什么投资瑞幸?
2018年7月,当大钲资本A轮领投瑞幸咖啡时,市场便猜测纷纷,这个“神秘”的投资人到底是谁,他投资瑞幸的真正动机是什么?
黎辉坦言,自己和瑞幸创始人钱治亚已是相识十余年的老友。这次投资瑞幸咖啡,是偶然也是必然。
钱治亚是咖啡发烧友,她发现,中国人并没有咖啡的消费习惯,中国的咖啡市场竞争也不充分。在中国,星巴克一家独大,占了过半的市场份额,而且毛利非常高,国内比美国的定价高30%、40%。于是,钱治亚来找黎辉,黎辉团队听了她的调研结果之后感到同样的兴奋:这是一个高毛利、高频、高黏性的品类,如果此时切入,成立一家咖啡连锁店,会激起多大的市场水花?
经过更深的调研,黎辉和瑞幸团队深知,要想从零开始做一个新品牌,传统的咖啡连锁店模式是走不通的,市场已经有过太多不成功的案例,从COSTA、漫咖啡,再到太平洋咖啡,每个品牌的品类定价一样、杯量一样、选址方式也一样,这样完全无法挑战星巴克。
他们想到一个方法来对抗星巴克——用新的互联网思维和速度来做咖啡,从底层改造整个咖啡的工艺制作、供应链管理、品牌营销,门店装修以及APP设计,提高运营效率。
之后瑞幸的一系列发展,都按着黎辉和瑞幸团队一开始写好的剧本走,无一例外。
2017年底,瑞幸在神州优车总部大堂开出了第一家门店,其实是用来测试系统的样板店。
随后,瑞幸在银河SOHO开出了第二家门店,他们没有把任何时间花在宣传上,而是选择了用大量时间去做调整和测试,包括门店大小、布局、门店形象,以及前中后台系统是否跑得通。直到得到预想中的测试结果,瑞幸才陆续开始少量开店。
2018年5月8日,瑞幸正式揭开面纱,走上舞台,此时已在全国开出了500家门店,半年后,这一数字暴增至2073家。
疯狂的扩张速度引来行业侧目,业内有声音质疑,瑞幸咖啡的商业模式完全是“烧钱砸流量”
而黎辉坚定认为,瑞幸是将钱投入商业模式的构建,打造品牌认知度、辨识度,是获取用户客群必须进行的前期投入。前期必要的投入绝不吝啬,后期便是无数回报。20个月,瑞幸创造60亿美金市值,黎辉从中获益颇丰。
从某种意义而言,黎辉不光是瑞幸的投资人,还是创业合伙人。因为黎辉认为,与其寻找风口,不如孵化真正好的企业,投入到一个可持续性商业逻辑里面和有竞争优势和护城河企业里面去。瑞幸模式也许很难再去完全复制,但许多人都相信,黎辉还会投出下一个瑞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