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孩子地铁上闹,被乘客过肩摔,众人评论:你不教育有人替你教育

2019-11-30     福娃谈育儿

相信大家对于熊孩子这个词一定不陌生,他是车厢里最吵的,他也是最活泼好动的......



今年六月,有网友在地铁中拍下了这样一幕,熊孩子穿着鞋子踩在地铁座位上,一手扶着车窗,一手扶着旁边乘客的肩膀,在座位上蹦蹦跳跳,分贝大得可以致聋。

坐在旁边的男子三番五次的回头看熊孩子,满脸写着不耐烦。甚至严肃的对孩子说:“你再这样,叔叔可要打你了”。

谁能想到“熊孩子”不但没有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反而变本加厉,主动拍打该男子,制造出更大的动静。


在数次的忍耐后,该乘客显然已经无法抑制自己的怒火,拉起搭在他肩膀上的胳膊就给”熊孩子”来了个过肩摔。熊孩子疼的嗷嗷叫,躺在地上半天动弹不得。

这时,坐在熊孩子另一边的男子才睁开紧闭的双眼,一副什么都不知道的模样,抱起地上的”熊孩子”下了地铁。

父子俩下车后,地铁上的人议论纷纷,大家并没有太多的去同情男孩,直言”你不教育孩子总有人替你教育”。

虽然此事没酿成太坏的后果,“熊孩子”也只是遭受了皮肉之苦,但仍然还是为我们敲响了警钟,一定要悬崖勒马,因为下面几个孩子可没他那么幸运。





砸倒准新娘

2014年6月8日,马上结婚的22岁江阴准新娘王芳跟朋友路过桃花源小区。一座24层的高楼顶层上,两小熊孩子因为太闲把天台边放置的杂物挨个推下。其中一块砖飞落击中王芳的脑袋,造成准新娘当场死亡。

“飞”来横祸

惠深沿海一条小路上,曾收养165名孩子的“感动中国”人物丛飞的妻子邢丹,被突然掉落的石头击碎挡风玻璃伤到动脉,当场死亡。事发时,有三个熊孩子用小石块向路上经过的车辆投掷取乐,一人砸中邢丹。

悲剧是突然发生的,但熊孩子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的。家长如果不好好教育孩子,不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当有一天熊孩子闯了祸,等别人来替你教育的时候,后果可能就不堪设想了。


所以,让孩子拥有良好的教育,才是他终身的护身符。

那么怎么避免孩子成为熊孩子呢?

爱和规矩缺一不可

“智慧的家教既要把爱给孩子,也要把规矩教给孩子”

规矩虽然会束缚孩子的天性,但他也能压制住人性中恶的一面。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规矩也有大有小,有轻有重。像公共场合不大声喧哗、不随地大小便,红灯行绿灯停等这类象征文明的规矩是我们绝不可以摒弃的。

教导孩子学会担责

孩子犯了错误,要引导他承认错误,而不是进行男女混合双打,棍棒夹击的后果就是孩子失去了承认错误的勇气,他会变得懦弱胆小。


也不该第一时间以“他还只是个孩子”、“你怎么能和孩子计较”等为孩子开脱。这会造成孩子毫无责任感,认为天塌了都有人替他扛。

合理的做法是要惩罚分明,不过度苛责,不过分溺爱。

以身作则

古往今来,中国的家教都强调一点,那就是“言传身教”。

孩子会无意识的模仿身边人的做法。比如今天你拿这衣架吓唬她,他明天就可能拿着玩具手枪对同学肆意妄为,今天你对他尖酸刻薄,他日孩子也就学会了挖苦讽刺。所以父母一定妈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为孩子树立一个良好的榜样。

从身边点滴入手

父母和孩子在外面的时候,看到了有小朋友值得学习行为,一定要让孩子关注,并且明确的告诉孩子,这就是招人喜欢的好孩子。

如果看到了熊孩子的所作所为,也要马上告诉孩子,这种行为是让人厌烦的,不能模仿。这样一来,孩子能切身理解体会到什么事情能做,什么事情不能做。

用故事的形式来让孩子理解

孩子可能对父母说的有些话,不能完全理解,这个时候,父母可以采取讲故事的方法,把时间、地点、人物、故事情节串起来。


让孩子从故事中明白,什么才是有素质、懂礼貌的好孩子,什么是别人最讨厌的熊孩子。一定要让孩子知道,大家都不愿意跟熊孩子一起玩。

不想养出“熊孩子”,3岁前有恩于他,3-6岁立威于他——————李玫瑾教授


这个世界上,没有与生俱来的熊孩子,只有失败的教育方式和缺位的父母。不要让孩子成年后,为你的缺位买单;更不要让你的纵容,毁了孩子一生。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VAnPRm8BMH2_cNUg8j0W.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