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究难逃退市。
猪价涨势凶猛,同样是河南养猪企业,牧原股份今日再创新高,总市值高达1585亿元,而另一家雏鹰农牧却已经到了退市地步。
刚刚A股收市,*ST雏鹰收报跌停,跌4.71%,报0.81元;距离20个交易日收盘价低于1元,只剩3天,未来3天连续涨停(5%),也只能回到0.93元;基本确定,将触发面值退市。
今天是*ST雏鹰第17个交易日收盘价低于1元,由于ST股涨跌停幅度为5%,即使未来3个交易日连续涨停,也已经回天无力了,根据相关规则,连续20个交易日收盘价低于面值(1元),交易所有权决定退市。
数据显示,*ST雏鹰今年一季度末仍有18.42万户股东,较去年底的15.39万户有所增加。
“末路狂奔”
在过去的17个交易日里,处在退市边缘的*ST雏鹰也曾奋力自救。7月24日,公司股价曾上演“地天板”,从跌停到涨停。
当日晚间,公司发布公告称,拟与3家供应商分别成立公司,开展生猪养殖业务,实施 “合作养殖1万头种猪,年出栏20万头商品猪”项目。其中,*ST雏鹰以猪舍实物资产出资,3家供应商均以“债权+种猪”出资。
也就是说,*ST雏鹰提供养猪的场地,3家供应商提供种猪,*ST雏鹰欠供应商的钱也折算成供应商的出资。
公告引来交易所关注。当日深夜,深交所中小板公司管理部就向雏鹰农牧下发了关注函。
*ST雏鹰和供应商成立公司的这针“强心剂”,也仅给公司带来2个涨停板,期间公司股价一直处于1元/股之下。
7月29日,*ST雏鹰对关注函进行了回复,其中提到,“不存在利用信息披露影响股票交易、抬拉股价的情形。”
另外,公司表示,以“债权+种猪”出资符合《公司法》的规定,经初步测算,每家新设立公司养一万头种猪共需要流动资金约2400万元,分9个月投入,其中公司出资480万元,合作方出资1920万元,由合作方先出资,公司以销售回款及猪舍租赁款支付剩余流动资金。
虽然*ST雏鹰回复了关注函,解释了成立养殖公司的可行性和合规性,以及猪周期拐点来临可预期的盈利,但是投资者并不买账,7月29日公司股价依旧跌停,无力回天。
据*ST雏鹰一季报显示,公司尚有18.42万户股东。如果接下来3天无法卖出,只能在退市整理期择机卖出。根据中弘股份退市的前例,在退市整理期,公司股价大概率在0.2元/股-0.3元/股左右,投资者持有的市值,可能要再打六至七折。
没钱还债“以肉偿债”
没钱买饲料猪被“饿死”
作为一家养猪企业,*ST雏牧近年来的境遇,屡屡成了“段子”。
2018年底,因为债务无法按期兑付,*ST雏牧想出了“以肉偿债”的点子,2018年11月,雏鹰农牧董秘吴易得回应证券时报·e公司记者表示,继续推进以货抵债,万元天价火腿也在抵价物范畴。
2018年11月16日,雏鹰农牧公告债务事项进展称,目前已与部分债权人签订协议,涉及总金额2.71亿元,全部以公司火腿、生态肉礼盒等产品偿付本息,目前尚未进行产品交割。“以肉偿债”由此成为了市场调侃的债务新的兑付方式。
“以肉偿债”反映出了资金困局,而到今年披露出的业绩情况,更令投资者大跌眼镜。
2019年1月31日,雏鹰农牧发布公告称,报告期内公司亏损约29亿-33亿元。对于业绩爆雷原因,雏鹰农牧解释称,企业的融资渠道减少,公司出现资金流动性紧张局面,对公司经营业绩产生较大影响。由于资金紧张,饲料供应不及时,公司生猪养殖死亡率高于预期。
“由于资金紧张,饲料供应不及时,公司生猪养殖死亡率高于预期”,30多亿的巨亏,市场调侃为“没钱买饲料,猪被饿死”。
最新还有18万户投资者
截至今年一季度末,*ST雏牧股东户数为18.42万户,较2018年底的15.39万户明显增长。
来源:中国基金报,中国新闻周刊,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代表本号观点,不构成投资建议,如有侵权,请联系本号删除。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