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如今的世界军事,能反应一个国家军事国防体系优劣的标准是方方面面的。
其中最基础的还是陆海空三军。而在三军当中编制最高级的一个军种,那无疑是海军。海军无论是作为海上国防力量,还是军事战略储备力量都是重中之重。而且一个国家的整体军事实力的优劣,也要看这个国家是否拥有一支强大的海军。
说到强大的海军人们首先会想到美国,数量庞大且装备精良的美国海军可谓在国际海域呼风唤雨。
可是当我们回看世界海军史,俄罗斯海军绝对算得上历史悠久了。而且在前几年还出过一部与俄罗斯海军有关的传记电影《高尔察克》。
但是现在的俄罗斯海军似乎表现出了些许颓势,2006年时普京总统还曾说过要在10年内建设6艘航母,将俄罗斯海军重新振兴起来。可到了现在俄罗斯似乎连一艘航母都没有建成。但俄罗斯人依然在继续做着已经做了一百年的海军梦。
无论是沙俄时期的俄罗斯、苏维埃时期的前苏联还是如今的俄罗斯联邦都是国土面积世界第一的国家。想要保证这样的大面积领土,俄罗斯不仅需要拥有强大的陆军,还必须要在其领海上拥有一支能够媲美世界大国的海上舰队。所以在沙俄时代俄罗斯就建设了第一支“太平洋舰队”。
16世纪伊凡雷帝时代的沙皇俄国拥有着强大的野心,可以横扫欧洲古代战场的哥萨克骑兵是沙俄足以骄傲的资本。但是自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之后,似乎陆上军队已经不能完全保护大面积的领土完整了。
毕竟在那个时代,如果敌人从大海的两边同时进行登陆作战,再厉害的骑兵也会面临腹背受敌的尴尬局面。
而俄罗斯又是一个两面临海的国家。从地图上看,左边的波罗的海周围自古就拥有维京海盗这样的强大海上劲敌。而右面的太平洋遇到登陆攻击的可能性就更大。大航海时代的到来让沙俄敏锐地察觉到了海军所起到的重要作用。
沙俄雄主彼得一世在多次征战中总结了建设海军的重要性。于是便使用派遣间谍的手段,甚至不惜自己乔装改扮向欧洲各国学习海军经验和技术,建设了波罗的海军和亚速海军,并在一系列的北方战争当中争夺到波罗的海出海港口。
彼得一世
彼得一世对俄罗斯的贡献不仅仅是在领土方面地扩展,更在于他制订了走向海洋的建军战略。
这一重大举措起到了对太平洋沿岸持续扩张的作用,同时也打通了向印度洋进发的战略通道。对于坐拥两千万平方公里领土的帝王来说,彼得大帝地乔装改扮彰显了他内心中的雄才大略。
虽然在他死后沙俄陷入了宫廷内斗,但是继任的安娜一世依然延续了彼得大帝在太平洋创建舰队的行动。成立了鄂霍茨克区舰队,并称这支舰队为“远东海军”。虽然这支舰队称不上是一支海上劲旅,但他们依然足以保护沙俄国内的渔业,保家卫国还是能够胜任的。
另一方面他们也承担了给国家进行海外探险的任务,而且还一度越过太平洋到达北美进行殖民活动。著名的白令海峡也是根据当时穿越海峡探险的维塔斯·白令命名的。并以此为基础建立了俄国的殖民商业公司——俄美公司。这就奠定了俄罗斯在海军建军上的优良传统。
工业革命
英国第一次工业革命之后,蒸汽动力作为交通工具的主要动力应用在了军舰上。于是沙俄海军的风帆战船则大大落后于英国,在1856年的克里米亚战争中,沙俄惨败与英法联军之手。
鄂霍茨克区舰队在实力上明显弱于英法联军舰队,于是在黑海地区的势力也被敌人蚕食了,沙俄不得已将目标转向了当时在中国执政的清政府。鄂霍茨克舰队也改名为西伯利亚舰队。
1860年英法联军借着他们刚刚打败沙俄的威势,转道东方敲开了闭关锁国的清朝大门,并于同年逼迫清政府签订《北京条约》。
而沙俄在此时趁火打劫,占领了黑龙江到乌苏里江的大片地区,其中包括连接中韩俄三国的不冻港海参崴和库页岛。并于1871年将西伯利亚舰队转移到了海参崴。
当时沙俄本来是想要独占东北的,没想到在隔海相望的东边崛起了另一个强国——日本。日本不但在甲午战争当中击败了北洋水师,更是为了夺取辽东半岛与俄国的西伯利亚舰队对峙。
不过沙俄当时为了维持自己在东北三省的利益,联合了德国和法国的舰队,并迫使日本放弃辽东半岛的权益。
旅顺港口
等日本人撤了之后,沙俄便向清政府索要另一个太平洋重要港口——旅顺港。并把西伯利亚舰队司令部搬到了此地,同时通过旅顺港为跳板顺利拿下朝鲜仁川港,使自己国家的舰队在海参崴—旅顺—仁川—天津这四个地区上的海域范围内畅通无阻。
1900年西伯利亚舰队正式更名为太平洋第一分舰队。在太平洋地区可谓是一时风头无两,可好景不长,日本在甲午海战过后向清政府索要的战争赔款使得他们快速地恢复了在太平洋上的海军实力。
此消彼长之下,沙俄在太平洋上度过的一段风平浪静,也让他们疏于对海军的战略补充。再加上沙俄政府内部腐朽不堪,加重了当时在军队当中懈怠情绪。
短短四年之后,日军卷土重来。在日本联合舰队司令东乡平八郎地周密计划之后,1940年2月,日本海军偷袭沙俄的旅顺基地和仁川港舰只。成功地利用陆军迂回战术合围旅顺港,顺利地将太平洋第一分舰队击败。并在黄海海域围追堵截,使这支刚刚更名不久的舰队只逃出了6艘战舰。
在这场失败之前,沙俄本来要调波罗的海上的太平洋第二分舰队绕道驰援远东。但在路上就听到日军已经击溃了第一分舰队,而且还被日军横行北欧的传言所影响士气大挫。在对马海峡遭遇日军之后,丢盔弃甲死伤无数。成就了日本在对马海战中的赫赫威名。
苏联海军
上文当中提到的电影《高尔察克》中真实反映了沙俄最后一次海战的经历和爆发十月革命之后的历史。斯大林时期之前,苏联工业实力迅速成长。
1922年在海参崴重新建立了符拉迪沃斯托克舰艇支队和阿穆尔河区舰队,并于第二年设立远东海军局。给之后太平洋海军舰队和远东军区地建立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到了斯大林时期,苏联以全新的面貌重新建立了苏联太平洋舰队。并在远东军区修筑了大量的海军兵营、机场、船厂,而且还大量的建造包括现代潜艇、鱼雷舰等重要海军武器装备。
1938年时,苏联太平洋舰队已经拥有了2个水上舰艇编队,4个潜艇编队和1个鱼雷艇大队。并且还有一些配合潜艇编队作战的航空兵部队。
终于在日本试图入侵蒙古地区的诺门罕战役中配合陆军痛击日本,算是报了对马海战的一箭之仇。二战期间苏联国防部将海军中的部分舰队官兵抽调到陆上进行斯大林格勒战役,这也造就了苏联最早的海军陆上作战的先例。
太平洋舰队
直到1945年,太平洋舰队已经是拥有378艘各类舰艇和1459架战机的大型舰队了。这支刚刚参加完卫国战争的劲旅,战斗经验丰富,士气高昂,协调地配合着苏联陆军对日本关东军的军事打击。基本夺回了日俄战争时被日本占领的地盘,赶走了日本在北朝鲜和中国东北的全部势力。
《雅尔塔协定》中,苏联背着中国与英美达成了可以在旅顺港驻扎的共识,直到新中国成立,苏联才将旅顺港交还中国。冷战时期,赫鲁晓夫大力发展核弹、导弹和航天科技,坚定的推行了海军“下饺子”计划。到了1964年苏联海军的吨位已经相当于美国海军的一半还多。
为了能够在冷战军备竞赛上不输美国,苏联将海军吨位扩充到330万吨。明斯克号航母和700多艘各类舰艇纷纷下水,使得苏联海军舰队实力达到了历史巅峰。
俄罗斯海军舰队
又是好景不长,苏联的“红海军”在一次军演当中发生了重大事故。太平洋舰队的众多高级将领,因为飞机超重导致失控坠毁。包括杜尔特上将在内的52名经验丰富的海军将领与机组人员全部身亡。舰艇毁了自然可以再建,但有经验的海军军事人才是无论如何不能快速培养出来的。
苏联解体之后,俄罗斯联邦并没有因此而快速强盛起来,无论是抵挡美国的一次又一次经济制裁,还是为了减轻国内政策性市场带来的经济负担。
俄罗斯联邦一而再再而三地裁撤海军,甚至将两艘“基辅”级航母低价卖给韩国。
21世纪初时,太平洋舰队的军事实力甚至不如日本海上自卫队。
但不管怎么样俄罗斯海军梦依然在继续做着,虽然没有航母,但是俄国海军的战术核潜艇和战略核潜艇依然可以和美国海军分庭抗礼。
而隶属于俄联邦海军的太平洋舰队和北方舰队依然是具有强大实力的海上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