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肉杂谈:我们为什么会喜欢多肉植物?

2019-05-24   多肉植物百科

(如果想看到更多相关分享,请订阅关注“多肉植物百科”)

感谢作者【野生诗人】的原创独家授权分享

编辑整理:【多肉植物百科】百科君

坐标:上海市 浦东新区

本文图片皆由“心蛊爱肉肉”提供!感谢!

我去年年底去北京开年会,期间遇到一个集团内的同事,聚会之中我与他偶然谈及我养了很多多肉植物的事儿,他听完后忽然抚掌叫道“哎呀,我老婆跟你一样,家里养的都是这些玩意儿!” ,当时桌上还有其他的同事,其中有一个我不认识的同事当即接了一句话,这句话我到现在依然记得。

“多肉植物就是家庭主妇的福音!”

我听到此话的当下几秒,确是觉得有几分道理,不过转念一想却觉得此话多有不妥之处。因而我当时便没有再继续多肉的话题,只是礼貌的微笑着向说出此话的同事示意了一下。

事后想来,说出那句话的同事,大概要表达的意思无非是觉得家庭主妇有许多空闲无聊的时间,而多肉恰巧是需要耐心、时间、细细的养护才能养好的植物,因此两者相遇,自然引为知己。

但是,这句话中多多少少带着一点傲慢与随意的定论,让我觉得很不舒服。家庭主妇是一个非常值得尊敬的群体,我们应当感恩于她们对于家庭与社会的付出与贡献而不是主观臆断她们的生活,然后再给她们贴上个无以事为,唯弄花草的标签。

红颜蜜语

百科君的多肉植物百科让我们见识到了来自世界各地的不同年龄性别的养肉人,有定居国外的华侨,有奶奶辈儿的古典肉友,有家庭事业兼顾的男女强人,有仍然在读书的小鲜肉小美女,有从多肉爱好者到多肉从业者的大神们,当然,还有像我这样高大帅气、才华满溢、举止有礼、肤色如玉、风采绝顶的男人(请努力相信这是真的)。所以,喜欢多肉的人,是无关于性别、年纪与职业的,无论我们是出于什么样的初衷,偶然,机遇,诉求或目的,最终我们都通过各种渠道迎来了一群默默无言的多肉伙伴们,它们姿态各异地静静的卧立在我们的卧室、飘窗、阳台、露台、院子或者屋顶上。

其实植物就是很简单的生物,努力寻找阳光水分,求一个存活繁衍罢了,它们本身没有可道与人言的所谓的意义,就好似“云无心以出岫”般的随性自然。但是,当它们与我们的生活开始连接的时候,这便意味着它们连接了我们的个性与悲喜,我们端详它,我们抚摸它,它开始可以左右我们的情绪。

自此,它便真正有了意义,一种独属于它与我们每个人之间的意义。至于没有与它们物理情感连接的人,大多只会问:“能吃吗?“”能炒菜吗?“(开玩笑)

波蒂

我每天穿梭在上海这个大城市里,走过一个又一个小区,无论是旧一点的老公房还是簇新的高层小区,我真的极少看到有绿色的植物摆放在他们的阳台上(上海很多小区都是封闭式阳台),他们的阳台外都是锈迹斑斑的铁架子和随风摆动的内衣,即便偶有几盆绿色植物,也是半盆枯叶,将不久于人世的样子。

城市的建设与住户的装修选择大多都投放在效率与实用之上,但这就往往会忽略掉所谓的“情趣”,于花草的情趣,于鸟儿虫鱼的情趣,于自然的情趣。当然,我们无权干涉或建议别人的生活,我只是个人单纯的希望,我们的城市可以多一些趣味,多一些生动,多一些人性美,多一些转角的惊喜。

白月影杂

我为什么会喜欢多肉植物?爱思考的大帅哥(我本人)对于这个问题有自己浅显的见解。

其一,对于植物的热爱,可能会追溯到人与自然的关联,智人从原始的采集文明时期便靠着果实雨露生存,智人死后化作植物的养分,重归于自然之中。因此,无论追溯多久远,我们与植物之间都属于同一个自然背景,同一个食物链条,甚至同一个轮回体系。即便经过种植文明、工业文明乃至我们现在用着智能手机住在高度发达的城市中央,我们的血液里依然流淌着自然的基因,就好像我们依然会在春风来临时去踏青,夏季等待闻蝉鸣,因为秋雨而宁静,因为一场雪而惊喜。 我们天生向往自然,如同我们天生向往自由。

阿尔巴丝绸

其二,孤独常在。有一种情感缺口是爱人与家人都无法填补的,就像你在一场欢乐的家人聚会中,身旁有你的父母与子女,大家其乐融融。但有那么一瞬间,你的眼底会显露出一丝孤独的阴影,它会让你觉得你的人生意义不仅于此,好似圆满中仍有不圆满之处,你想不清不圆满的那一块是什么,但你就是知道有这么一个缺口的存在。

我们对于各种兴趣的尝试探索,比如登高临海,长醉远行,绘画音乐,追求知己,都是为了得到除却家庭以外的幸福,独属于个人的幸福。我本以为幸福越多,孤独越少,但是幸福和孤独不一定是零和游戏,也有一种可能,幸福感越多,孤独感就越重。

所以,于我而言,多肉就是我企图杀死一部分孤独的利器,但后来我才知道,孤独实际上没有减少,只是因为有了多肉,我与孤独相处的时间变少了而已。在我独处的时候,在我阅读的时候,它们也在为我长出新的叶片,为我变换新的色彩,我看着它们的时候,有时候会开心的笑起来,我把这称作我自己的幸福,因为这时候我眼里与心里除了我自己,一个人也没有。

西娜

其三:我们想要得到被需要的存在感。我之前看过一个短片,一个母亲养育了三个特别优秀的儿女,儿女们非常独立,大学毕业后就再也没有让她操过心。人人都以为她可以放心的享福了,但殊不知她却因此得了抑郁症。后来心理医生建议那三个儿女定期给母亲提一些需求,比如给外孙织个毛衣,张罗一些乡下的鸡蛋等等,这位母亲自从得了儿女们的这些“麻烦”事儿后,抑郁症也不治而愈。

同理,我们也需要用多肉植物增加我们被需要的存在感,当我们把它们放在家里的时候,我们就要承受之后那些换盆换土的“麻烦”,虽然我们嘴上诉说着烦恼与无奈,但实际上我们乐此不疲,它们对于我们来说有一个更恰当的描述,叫做“甜蜜的负担”。(感谢肉友“一念之间”提供此观点的灵感)

阿尔凯恩

粉水晶玫瑰

乌木杂

海棠花

雪球

墨西哥姬莲杂

汤姆漫画

最后非常感谢肉友心蛊爱肉肉提供的精美图片(没错,我不配拥有美肉,因为我本人太好看了!)

=======

本篇文章经作者独家授权“多肉植物百科”,文章内容不代表本号观点和立场!

多肉植物百科--中国最有影响力的多肉&园艺自媒体!分享养肉技巧,分享多肉生活!生活不只有诗和远方,还有多肉和梦想!如果觉得不错,记得关注并转发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