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一档音乐类综艺节目《乐队的夏天》,频频登上微博热搜。
新兴乐队盘尼西林在节目中,翻唱了朴树于1999年,发表的歌曲《new boy》。
当乐队表演完毕,在节目里作为“超级乐迷”的张亚东老师,潸然泪下。
他一边擦着眼泪,一边说:“大家对那个2000年,充满了期待,觉得一切都会变很好。结果好吧,就是我们都老了。”
是啊,时光如白驹过隙。我们都以为1999年只是10年前,转眼间却是20年前的事了。
那一年,华语乐坛风起云涌,那一年,全世界将目光投向中国,那一年,给予了我们太多的记忆。
相信1999的你,不管是懵懂的孩童,还是心中揣着小心思的少男少女,或许是已经满腔热血步入社会的青年,都在那段独特的时光里,埋藏着特别的记忆。
那些熟悉的人和事,就是青春年少最好的证明。
01
1999年的春天,是那个朴树推出《我去2000年》的春天。
我还记得,当时去家门口的音像店买他的磁带,然后小心翼翼拆开的场景。
这张CD里,我最喜欢的是《那些花儿》。“我曾以为我会永远守在她身旁,今天我们已经离去在人海茫茫。”
每当听到这句歌词,我脑海里就会浮现出,那时朴树穿着白色衬衫,抱着吉他弹唱的年少模样。
当我还在为朴树获得了很多奖项高兴时,摇滚青年窦唯,已经在香港红磡体育馆开演唱会了。
这场演唱会的火爆我没有机会亲眼见证,但我后来从香港媒体的,“摇滚灵魂,震爆香江”,“红磡,很中国”,这种评论里,感受到当时的震撼。
关于红磡演唱会的表演和细节,我确实没有什么印象了,但我印象最深的是当时记者拍到,天后王菲也坐在台下看窦唯的表演。
后来,红磡演唱会结束,窦唯和王菲两个人也确定了恋爱关系。
人们总说平平淡淡才是真。爱情也是一样,总是要从轰轰烈烈归于平淡的。
可惜,那时候年轻的他们也许还没意识到,最初爱得轰轰烈烈的两人,还是也没经受住时间的洗礼。
在1999年的冬季,两人选择了和平分手,结束了短短三年的婚姻。
“谁能告诉我,要有多坚强,才敢念念不忘。”在那之后,王菲唱了《当时的月亮》这首歌。
有人说:这首歌是林夕因为王菲离婚,特地为她写的。事实是否真的如此,我们无从得知。我只知道时光荏苒,往事不再。
说到窦唯了,我们不得不提起崔健。被大家称为“摇滚教父”的崔健,在1999年重新发行了他的第一张专辑,《新长征路上的摇滚》。
这在当时的摇滚圈,甚至是整个中国乐坛都掀起了新的浪潮。
那年,华语乐坛风起云涌,低沉的嘶吼,带感的重金属,人们在摇滚的狂欢里,肆意挥洒自己无处安放的青春,与一个世纪作告别。
人们带着对20世纪的回忆和不舍,内心更是充满了对千禧年的期盼,因此1999年也是人才辈出的一年。
1999年,不是某个人的记忆,是一个时代的记忆。
02
1999年12月,王菲和窦唯离婚,恢复了单身。此时的王菲30岁,谢霆锋19岁。那时的他们还未相见,但命运的触角已经蠢蠢欲动。
在公众的认知里,那时候的谢霆锋,还是个喜欢在演唱会摔吉他的叛逆少年。
而19岁的他,带着他的首张专辑《谢谢你的爱1999》,于1999年正式出道,成为世纪末最红的小鲜肉。
当年如果有“鲜肉”这个称谓的话,那它绝对不是贬义词。
如果说谢霆锋是当年香港新生代歌手的代表,那“歌神”张学友绝对就是,代表实力派的大神级人物了。
1993年到1999年,是张学友演唱事业最巅峰的时刻。当时国际上对张学友的评价极高,“只要张学友前进一小步,整个华语乐坛就前进一大步!”
同样在这一年,人们未曾想到,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少年,被吴宗宪从幕后扔到了台前。这个人,就是周杰伦。
20岁的杰伦,那时正没日没夜地在录音室里努力写歌,期待着可以早日发出自己的第一张专辑。
最近拿了金曲奖的小天后蔡依林,也是在那个时候,发表了自己的首张同名专辑,《Jolin 1019》正式出道。
同样的,在中国台湾流行乐坛冉冉升起的明星,还有五月天。
五月天也是在那个时候正式组团,并且加入了滚石唱片公司。
1999年没有人会想到,20年后的今天,
58岁的张学友还在努力的投身演唱会的表演,
40岁的周杰伦成为了叱咤华语乐坛的天王级人物,
38岁的蔡依林,依然是能用劲歌热舞惊艳所有人的小天后,
如今的五月天,演唱会门票更是一票难求,这些人曾在我们的青春里肆意横行过,当我们青春已不再,那个时代的印记依旧深深烙印在我们心间。
03
那时我们一放学就跑去CD店,缠着老板问新到的专辑。
卧室墙上贴的,除了中国地图之外,最多的就是周杰伦的海报。我们晚上可以抱着CD机,戴着耳机听歌睡觉,觉得自己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了。
不过当时我们确实没有意识到,后来的互联网,会对我们的生活产生翻天覆地的影响。
在互联网还没正式到来的90年代,我们对网络世界,一无所知,唯一的印象也可能还停留在,朴树歌词里所写的“windows98”和奔腾电脑。
但在二十年前,当然会有一些人的想法比我们超前。一个叫做马化腾的年轻人,拉上了几个志同道合的伙伴,在深圳成立了腾讯计算机系统有限公司。
他们公司在1999年推出的第一款产品就是,我们现在还在用的“腾讯QQ”。
每次看到那个可爱的小企鹅图标闪动时,我就能想起我给自己取的第一个网名,叫做“旋风小子”,还有每天放学回家乐此不疲,和同学聊QQ的场景。
彼时,在杭州的湖畔花园。同样有着一群看到互联网商机的年轻人。
那时的马云毅然的辞掉工作,带着他的18人创业团队,共筹了50万元作为公司的启动资金,创立了阿里巴巴公司。
随着互联网一起到来的,不仅有通讯的发展和电商的兴起,还有网络论坛的火爆。
电影《七月与安生》的作者安妮宝贝,在当时也顺着网络的发展,开始在论坛上更新和连载自己的作品。
与安妮宝贝不同的是,被大家调侃“不务正业”的国民岳父韩寒,那时还是个高中生。
与大家印象中只会埋头学习的高中生不同,韩寒热爱写作,17岁的他就以《杯中窥人》这篇文章,一举拿下了首届全国新概念作文一等奖。
后来韩寒写了不少书,还转型去当了导演,拍自己的电影。当我们还在为网络文学的出现而高兴时,1999年2月,“世纪老人”冰心奶奶却永远的离开了我们。
可能我们对她,并不算熟悉。可是在小学的语文课上,我们一定都读过她的作品《小桔灯》。
如孔子说“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时光像河水一样流去,日夜不停,我们在1999年迎来互联网时代的同时,也在向二十世纪的一些过往挥手告别。
04
与韩寒从作家转型当导演的经历不同,当时的周星驰是从最初的跑龙套升级到演员,再转型去当导演的。
周星驰自导自演了经典电影《喜剧之王》,饰演坚持梦想的群众演员尹天仇。
周星驰也凭借着这部电影成功转型了。周星驰说:“我只是想向大家证明,我不是只能拍喜剧。”他的确向所有人证明了他的无限才华,《喜剧之王》的成功就是最好的凭证,一个演员的自我修养在电影中被展现。
在周星驰的另外一部电影《少林足球》里,饰演女主角的赵薇,在那年还是《还珠格格》里又笨又可爱的小燕子。
那时候的赵薇,大眼睛圆脸,喜欢扎着麻花辫,被琼瑶奶奶选中,演了小燕子的角色。
我曾不只一次的做梦梦见自己和小燕子一起,在皇宫里和容嬷嬷、皇后斗智斗勇。
虽然后来也有其他版本的小燕子出现,可我心里的小燕子,就是和赵薇画等号的。
当时还有一部与《还珠格格》一样火热的电视剧,叫做《人间四月天》。
当时的黄磊还不是在《向往的生活》里,任劳任怨给大家做饭的黄磊老师。他是在《人间四月天》中,扮演风度翩翩徐志摩的少年黄磊,他是留着翩翩长发,唱着《我想我是海》的歌手黄磊。
时光如白驹过隙,我们从懵懂青涩的少年,变成了成熟稳重的大人。但尹天仇回答柳飘飘说“我养你啊”时,认真的表情,小燕子的敢爱敢恨,再到徐志摩的《再别康桥》,依旧历历在目。
那些青春年少时的偶像,容颜随着时光也在逐渐老去,不变的是他们曾带给我们青春欢畅的时辰。
05
除了电视剧和电影,我们每年的保留节目就是除夕吃完团圆饭后,全家围着电视机准时收看的春晚。“常回家看看,回家看看,哪怕给妈妈刷刷筷子洗洗碗。老人不图儿女为家做多大贡献,一辈子不容易就图个团团圆圆。”
在1999年的春节联欢晚会上,陈红和蔡国庆老师的一首《常回家看看》,
唱哭了在场的观众,更在阖家团圆的特别时刻,引发了千家万户的共鸣。
那时候我的父母都在外地工作,一年到头都不能回一趟家来陪陪老人。我也在那一年学会唱这首歌,用来哄奶奶开心。
1999年对于我们普通人,有无数珍贵到可以记一辈子的回忆。而它对于我们的祖国来说,也是非比寻常的一年。
1999年10月1日国庆节,在天安门广场,所有人都在关注着这场盛大的世纪阅兵式,庆祝祖国五十年华诞。
当时在电视上看了直播的我,由衷地为我是中国人而感到自豪。中国人民银行也选择在50年建国之际,发行了第五套人民币。
不同于现在电子支付的流行,当时可是纸币通行的时代,出门必须得带上钱包,而现如今,只需一部手机,就可以走遍全世界。
而在1999年12月20日,在雄壮的《义勇军进行曲》乐曲声中,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澳门特别行政区区旗,在全世界的注视下庄严升起。
中国人民共和国澳门特别行政区成立,从此,澳门回到祖国的怀抱。1999年,在鲜花和笑脸的拥簇下,画上了完美的句点。
06
1999年到底有没有想象中的那么美好,这个问题找不到标准答案。
对于每个人来说,1999都是属于自己的1999。
电影《午夜巴黎》,主人公是一个叫做吉尔的文艺青年。他一直向往1920年,有一天,他穿越回了1920年。这是他做梦都在想的事情,他激动又欣喜。
可当他到了1920年后,他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那个时代的人,都不觉得那是最好的时代。大家都在向往19世纪。后来吉尔又从1920年穿越到了1890年。
而1890年的人们都在念叨:这个时代很贫乏,缺乏想象力,要是能生活在文艺复兴时期就好了。最后吉尔醒悟过来说:“他们这个时代没有抗生素,牙医也没有麻醉剂”。
他选择回到现代,回到有抗生素、麻醉剂、空调、网络、人工智能的2010年。
对穿越回来的吉尔来说,2010年可能没有1920年的那种自由与热情,也没有文艺复兴时期,人们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生活依然不如他所期望的那么完美,可他学会了珍惜眼前的时光。虽然1999年已经过去二十年了,可我们永远都应该像1999年那样,甚至比1999年更努力的生活着。
现在的我们,会因为往事难忘,而频频回首。也会因为某些特定的情愫,引发出自己内心深处的共鸣。我们既需要怀念过往的勇气,也需要立足于当下的理性。
罗曼·罗兰说:“世界上只有一种真正的英雄主义,那就是认清生活的真相后依然热爱生活。”来日并不方长,我们要珍惜眼前人与事。我们要收拾好对1999年的想念,也应该带着对当下和未来的期盼与憧憬,继续前行。
像张亚东后来在节目里说的:“时光好像没有改变一样,永远有人会是年轻的,永远有人会是New Boy”。而我们永远都是那个New Bo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