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二十】1、按博爱当地24首民谣去寻找村庄和特产
用村名+本村特产,编成的顺口溜。表明当地村民和谐相处的美好氛围。
1、顺口溜:
柏山的缸
上庄的姜
七方的姑娘不用相
2、顺口溜:
柏山缸,
上庄姜,
七方姑娘不用相
3、顺口溜:
柏山缸,
上庄姜。
七方姑娘不用相,
芦桥银杏十里香。
4、顺口溜:
苏寨萝卜,
上庄姜。
期城黑矾,
柏山缸。
七方姑娘不用相。
5、顺口溜:
前桥篓,
后桥筐。
苏寨罗卜,
上庄姜。
七房姑娘不用相,
个个出来漂亮亮!
6、顺口溜:
柏山缸,
上庄姜。
七方的姑娘不用相,
王李封好窑场。
7、顺口溜:
前乔篓,
后乔筐。
苏寨萝卜,
上庄姜。
七方姑娘不用相,
柏山媳妇会捏缸。
8、顺口溜:
前乔篓,
后乔筐。
苏寨萝卜,
上庄姜。
七方闺女不用相,
清化鞭炮响四方。
9、顺口溜:
前乔篓,
后乔筐。
苏寨萝卜,
上庄姜。
期城黑矾,
柏山缸。
小北顶烧硫磺,
王李冯封好窑场。
阳邑好瓦窑,
卜昌好祠堂。
10、顺口溜:
前乔篓,
后乔筐。
许良竹烟,
小岭磺。
期城黑矾,
柏山缸。
金城红薯孝敬香,
倒槐树柿饼吃不伤。
泗沟篦梳南道篮,
大牛磨村大竹帘。
下水磨筷子张村盐,
莎庄稿芥能挡寒。
四大怀药地道产,
古今中外把名传。
11、顺口溜:
清化老街五里长,
曲里拐弯到许良。
许良街竹货多,
往北走圪当坡。
西丹河九道堰,
水打磨下扇转。
前庄西磨香沬,
皂角树种烟叶。
张毛光下窑汉,
王李冯封出大炭。
下水磨削竹筷,
侯山村做纸扇。
中道耙齿南道篮,
泗沟篦梳花园筛,
要买竹帘去牛磨。
12、顺口溜:
清化老街五里长,
再走五里到许良;
许良街有竹竿,
再走五里到月山;
月山寺柏树多,
再走五里小北坡;
小北坡九道堰,
水打磨下扇转;
南北王庄卖黑面,
清白青菜一大片,
七方闺女好打扮;
期城黑矾
柏山缸。
苏寨萝卜,
上庄姜;
李封窑好煤场,
前乔篓后乔筐,
大辛庄药丸是正桩。
13、顺口溜:
怀村楼,
中里桶,
曹门车棚最耐用。
14、顺口溜:
李封窑出大炭,
柏山街出缸碗;
许良街好竹竿,
阴阳庙唱旱船。
15、顺口溜:
贵屯八月黄,
和庄芝麻糖。
绿豆凉粉数麻庄,
小磨香油七地方。
16、顺口溜:
西庄推小车,
马营捏银锅。
期城黑矾店,
柏山缸窑院。
小岭硫磺矿,
下庄泥瓦匠。
17、顺口溜:
王太顺寨卜昌,
杜盛兴在坞庄。
积庆东干果行,
西复兴在许良。
四省会馆美名扬。
18、顺口溜:
太子庄编草苫,
武阁寨编斗篮;
孝敬轧火香,
燕庄苇席光;
刘村协盛全,
六街方盛长。
19、顺口溜:
许良竹椅泗沟篦,
牛磨门帘南道篮。
辛庄簸箩中道耙,
下水磨竹筷、
冯竹的园筐,
清化竹货名远扬。
22、顺口溜:
杨马和、聂鹿贺,南北西尚、沙家铺。
23、顺口溜:
七鹿宿八卜昌,
往南看俩金乡,
南北马营憋坞庄。
24、顺口溜:
柏山缸,
期城的姜,
七方的闺女不用相。
【正月二十】2、原来银行是这样上班的
今天去银行不开门,一问才知道是7*24小时的网络服务。
【中信银行】尊敬的客户:中信银行手机银行、网上银行可7*24小时为您提供账户查账、生活缴费、转账、信用卡及个贷还款、理财购买等服务。特殊时期请您多通风、少出门、勤洗手,安康顺意过新年!
【正月二十】3、市政府从外表看不出上班的样子
疫情,一切地方人都少。
【正月二十】4、人民广场上也没人了
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避免到人口密集地。(焦作市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办公室)
【正月二十】5、沿人民路一直向西
沿人民路一直向西,到博爱县,还叫人民路。
【正月二十】6、从南水北调人民路跨渠桥上通过
焦作市7座南水北调跨溪桥梁:
丰收路桥、南通路桥、民主路桥、焦东路桥、山阳路桥、人民路桥和政二街桥
【正月二十】7、从太焦高速铁路跨路桥下通过
即郑太高速铁路太焦段,又名太焦客运专线,是一条连接山西省太原市与河南省焦作市的高速铁路,是《中长期铁路网规划》(2016年版)中“八纵八横”高速铁路主通道之一“呼南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与郑焦城际铁路共同构成郑太高速铁路。
2016年6月16日,太焦高速铁路山西段正式开工;预计2020年12月,太焦高速铁路将正式建成通车。
【正月二十】8、路过中国传统古村落北朱村古民居
传统村落传承着中华民族的历史记忆、生产生活智慧、文化艺术结晶和民族地域特色,维系着中华文明的根,寄托着中华各族儿女的乡愁。
【正月二十】9、走进李商隐文化主题公园
李商隐(约813年-约858年),字义山,号玉谿生,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县)人。晚唐著名诗人,和杜牧合称“小李杜”。开成二年(837年),进士及第,起家秘书省校书郎,迁弘农县尉,成为泾原节度使王茂元(岳父)幕僚。卷入“牛李党争”的政治旋涡,备受排挤,一生困顿不得志。大中末年(约858年),病逝于郑州,葬于故乡怀州雍店(今沁阳县王庄镇)。李商隐是晚唐乃至整个唐代,为数不多的刻意追求诗美的诗人。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值颇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