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耕进行时】勤耕正当时!兰山区绘就最美“春耕图”

2020-03-16     兰山

阳春三月 勤耕正当时

兰山区

一手抓实疫情防控

一手抓好春耕备耕

确保疫情防控和各项工作

协同推进 不误农时

半程镇:

一个项目增加7466亩灌溉面积

干旱村庄迎来“解渴”春天

近日,走进半程镇大闵庄村,数台工程车辆正在有序作业,几十名工人在修筑田间道路。站在田垄旁,远眺广袤的田野,春风习习,一幅春耕图尽收眼底。

像这样热火朝天的高标准农田建设施工现场,半程镇还有多处,分布在尚庄子、邓家庄、闵沂墩等12个自然村,“田成方、林成网、沟相通、路相连”的规划初有小成。

不断深入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支撑点,兰山区将高标准农田建设与精准扶贫紧密结合,将项目资金向薄弱村居倾斜,着力实施田间道路、水利灌溉、规模生产等建设,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增强基层造血功能,夯实农业发展后劲,有效提升农田质量和产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正在兰山区落地生根。

“我们村是丘陵地,灌溉设施就一口井,土地高洼不平,引水难,浇地难,要是不兴修水利,农业基本靠天吃饭。”说到这,邓家庄村民刘胜兵眉头不由皱了起来。而眼下,正在实施的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解了这个燃眉之急。

此次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所涉土地总面积为1万亩,总投资近1300万元,涉及农业人口8027人。利用石庄水库,建泵站将水引出来,利用原有的汪塘进行防渗加固后储水,配套新建移动泵站,埋设管道,将数千米之外水库里的水逐级引向田间地头。

今年,项目共新建固定泵站3座,移动泵站4座,配套水泵机组16套,防渗加固蓄水池4个,新建蓄水池2座,埋设管道31千米。项目实施后,将形成完善的高效节水灌排工程体系,能新增灌溉面积7466亩,改善灌溉面积2534亩,年节约水24.4万立方米。

眼下工程过半,半程镇的村民们打心底里高兴。“以前给桃树浇水难,如今,建立了这么齐全的灌溉设施,真是太方便了!我打算上些新品种,希望多多增加收入。”大闵庄村民彭振兰开心地说。

农田水利建设解决项目区水源不足的问题,实现“旱能灌、涝能排”。农田里的道路坑洼不平,这次还配套建设田间道路,建设农田防护林网,田成方、林成网、水源和管网配套,让农产品长好的同时,顺利运出去。

今年,项目区内将大力推广优质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种植。据测算,桃园5000亩能增加650万公斤,还有3000亩海棠甜茶、800亩花生,还有小麦、玉米等多个农业项目,预计粮食增产20多万公斤,共能增值870多万元,人均纯收入增加一千余元。不仅田间地头面貌焕然一新,更扭转了靠天吃饭的困局,农业生产底气更足、家底更厚、花样更多。(许晓光)


兰山区农机发展中心:

春耕备播工作正当时

当前,全区春季机械化生产即将开始,又是全力防控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关键时期。兰山区农机发展中心全力统筹抓好春耕备耕等机械化生产重点工作,争取夏季农业丰产丰收。

做好农机具等农资调剂调运,及早做好春耕所需各类配件和油料等物资的储备供应,畅通运输渠道,确保农资能进村入店。同时,大力推广北斗导航自动驾驶、机播同步施肥、无人机高效植保等新装备备播春耕。

注重农机农艺结合,切实解决农民技术急需。针对全区花生、蔬菜等春播作物,各农机合作社积极主动联系农技部门,协同制订全程机械化解决方案,对耕整地、播种、灌溉、植保等春季急需机械设备进行维护和保养,确保技术落地、机械设备准备到位。

活用网媒,创新农机技术推广工作方法。全区30家农机合作社积极调整和创新工作方法,做到疫情防治、农机技术推广一肩挑、两不误。通过学习强国、直播软件、QQ群、微信群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宣传方式,推送春季生产农机化技术规范、技术要点、机具操作规程、新型农机具作业视频、专家培训课程、机具保养维修小知识等,开辟农机技术推广服务新渠道、新方法。

提前抓好农机安全教育。面对疫情,通过线上等多种有效形式,普及农机安全生产知识。同时,按规定现场排查农机安全隐患,严格要求农机手在疫情防控和农机化生产中,按照标准作业,严禁违章作业。

(韩斌斌)

白沙埠镇

托管麦田春管忙

3月15日,白沙埠镇友交农机专业合作社的社员正对托管麦田喷施除草剂。该镇农业农技部门在抓好疫情防控的同时,积极引导指导农民抢抓农时,不误农事,为夏粮丰收打好基础。

近年来,白沙埠镇积极探索土地规模化经营途径,引导有实力的专业合作社通过农田托管、租赁等形式,将一家一户的散地集中规模经营,拓宽农业增收综合效益,实现了农户和合作社一举双赢。

(王伟勋)


来源:兰山区新闻中心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UogO6XABiuFnsJQVdF9m.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