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老城南除了门东,还有门西,门西地区近几年在打造特色街区。11月28日,南京门西数字生活街区项目规划设计方案批前公示,征询公众意见。记者获悉,这里将打造 "" 文化 + 科技 "" 的数字生活街区,形成集文化观演、遗址展示、特色餐饮、文化娱乐、文创零售、文艺茶座等于一体的复合型街区。
地块现状图
为促进秦淮区全域旅游及产业 " 硅巷 " 建设,实现老城南整体保护与复兴,拟在城南门西兴建南京门西数字生活街区项目。该项目位于城南历史城区范围,范围东至鸣羊街及愚园、南至城墙南路、西至凤游寺、北至棉纺厂路及花露北岗,占地约 10.5 万平方米。历史上为棉纺类工厂,现状为空地,规划用地性质为娱乐康体用地,建筑控制 ( 檐口 ) 高度 7 米,局部控制 ( 檐口 ) 高度 9-12 米。
如何打造?按照规划,拟依托城南历史城区丰厚的历史文化资源,植入科技创新技术产业,形成传统而时尚 " 文化 + 科技 " 的数字生活街区,使其成为秦淮 " 城市硅巷 " 的重要组成部分、全域旅游的重要窗口。在保护传统的街巷格局的基础上,形成集文化观演、遗址展示、特色餐饮、文化娱乐、文创零售、文艺茶座等于一体的复合型街区。未来这里将区别于夫子庙与老门东的老城南文化特色,具有自身高度文化识别性,面向市民、游客开放。
总平面图
具体来说,项目拟建总建筑面积约 22.2 万平方米,地上一至两层,局部三层,地上总建筑面积约 8.1 万平方米,其中保留建筑面积约 0.5 万平方米、新建建筑面积约 7.6 万平方米;地下三层,地下建筑面积约 14.1 万平方米。新建建筑,以钢木结构坡屋顶建筑为主体,展现出宜古宜今的新时代建筑风格,同时与周边现状愚园等文物建筑、历史建筑、历史街巷风貌衔接。
记者看到,该项目周边的历史文化资源丰富,周边现存荷花塘历史文化街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南京城墙、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愚园、阮籍墓,及老街巷如花露岗、花露南岗、花露北岗等。用地内还有 6 处秦淮区一般不可移动文物,经考古发掘,东北角新发现有唐代工字遗址,应予以最大限度的保留和标识,靠近南侧两处为古窑址,可适当保护。
交通流线图
而在交通上,周边城墙南路、鸣羊街路幅、走向不变;凤游寺走向不变,路幅局部调整;内部花露岗、花露南岗走向、路幅优化;棉纺厂路走向优化、路幅不变。
区域内形成人车分行,立体分层的格局,最大程度的保证场地内部的街巷体验和环境质量。为方便停车,还要配建机动车位约 2500 辆 ( 其中 10% 为充电停车位 ) ,非机动车位约 2200 辆。
转载自现代快报
致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