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处,最能看清一个人的教养

2019-07-19   海哥说演讲




一个人人前再怎么衣冠楚楚,人后丢了操守,也是道貌岸然。




电影《阳光灿烂的日子》里有一个情节,冯小刚饰演的老师在下课后,走到学校操场的角落里,趁四下无人撒了一泡尿,却被捣蛋的学生拿望远镜给窥见了。

这个穿白衬衫,戴金丝眼睛,平日上课一本正经的老师,在那一刻多少有些滑稽。

但这样的事情,生活里并不少。

那些乍一看总是一团和气的,未必真的性善;那些衣冠楚楚的,也未必真是君子。

唯有当环境对人缺乏监督与限制的时候,一个人真正的品性才会真正显露。

这是我长大后渐渐悟出的一个道理。

01


昨天早上上班的时候,发现洗手间外面被围得水泄不通,我凑近一看,才发现是保洁阿姨和其它公司的一个女孩在发生争执。

阿姨指着墙上的“禁止往水槽倒剩饭、茶叶”给女孩看,那个女孩昂着头瞧也不瞧,只是不停地重复着“你这人真多事,走开,别影响我工作。”

见女孩始终无动于衷,阿姨又说了句,“每次都是你,早上趁没人的时候往水槽倒茶叶,搞得水槽被堵,影响别人使用,我好心提醒了你几次,你还骂人,你这人怎么这么没素质,有本事把你们老板叫来。”

这时,我身旁的一些女孩也开始低语,“每天早上来上班水槽都是满满的茶叶,原来都是她倒得啊。”

见到围观的人越来越多,那女孩的态度才渐渐软了下来,说自己以后会注意。

但,话是这么说,丢出去的人想要再捡起却并不容易。

因为人们往往会把一个人在最不设防时的表现,认为是他教养的底线。

这种时候,任何伪装出的高尚与道德,一旦露馅,就意味着整个人设的土崩瓦解。

02


上个月《羞羞的铁拳》上映的时候,我和家人也一起去电影院里去看了。

当时坐在我身后的是一对母子,妈妈很年轻,孩子大概有八九岁。

只不过那个孩子很调皮,从坐在我身后开始,就一直折腾个不停。

先是把脚踩到我的座椅靠背上不停地抖腿,被他妈妈制止之后,又开始不停地在他妈妈耳边发牢骚。

“你能不能乖一点,你这样会影响到别人看电影的,再不听话妈妈以后再也不带你来电影院了。”那个妈妈很严肃的对着儿子说道。

后来那个孩子的确安静了许多,但等到电影放完的时候,又开始进入失控状态。

其他观众都在慢慢离开电影院,就剩下他们母子还留在座位上。

那个妈妈着急地拉着孩子要走,孩子却坐在座位上死活不动,拿着剩下的爆米花到处乱扔。

“快点走,听话,出去妈妈给你买汉堡包。”


听到妈妈的允诺后,那个孩子终于站了起来,就在他离开座位的片刻,一脚把一个可乐杯踢了好远。

但是那个妈妈却好像没看见一样,拉着孩子自顾自的走着。

“哎呦,你小心点,刚买的裤子,弄湿了再也不给你买了。”

这是我听到的她和孩子说的最后一句话。

其实,一开始我觉得这个妈妈蛮有教养的,但散场的最后几分钟,让我改变了自己的看法。

影院人多的时候,知道顾及别人,人少了,却开始肆意妄为,这只是假装有教养而已。

因为真正的教养不是做给别人看得,它是自我约束的准则。

越是没人的时候,人的惰性与恶越是加倍显现,一个人有没有教养,就看他能不能在缺少监督的时候坚守住道德的高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