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微博上有这样一个热门话题:
我国结婚率创近10年新低。
据国家统计局和民政部数据显示,从全国范围来看,2018年结婚率仅为7.2%。
创下了近10年来新低。
从不同省份的差异来看,经济越发达地区的结婚率越低,全国结婚率最低的上海只有4.4%。
这个数据,网友们表示并没有感到意外,甚至表示十分认同。
“因为结婚太难,离婚太简单。”
“宁缺毋滥,不想结婚后降低单身时的生活质量。”
“追求不一样了吧,结婚不是必须品了。”
···
NO.1
“感觉不合算,婚后要给男方家做免费保姆,受婆婆气,花自己工资还被说,还有补贴公婆家用,生了小孩还得一个人带,名字还要跟男方姓”
这条留言得到了千赞的认同,“结婚不合算”这种观点得到了最多附和。
恕不敢苟同。
如果说“年轻人压力大”“男女对婚姻更加理性”等观点是对低结婚率的理性解释,但用“合算”这个词,显得实为过于功利。
结婚从来不是买卖或交易。
一开始就计较得失“划算”,而不是看“人”的婚姻,我劝你别结。
记得某期相亲节目中,男女嘉宾在见面后,还没开始互动了解,就各自罗列出了一堆他们对未来伴侣的“硬性要求”。
男嘉宾表示,结婚后,女生要断绝一切异性交往,包括上学期间认识的男同学,都要统统删除联系方式。
另外,他对女方的要求还有类似“婚后不能出去工作,要在家做家务带孩子”“必须要在自己家工厂帮工”之类匪夷所思的直男癌要求。
但这还没完,女方对未来丈夫的要求也奇葩到令人咂舌。
据她自己介绍,她家里还有个正在上小学的弟弟,她要求“一旦相亲成功后”,自己不仅要收18万不带回的彩礼,还强迫对方从此承担起抚养弟弟的责任,甚至,以后弟弟结婚,“姐夫”必须提供婚房···
双方你一言我一语,哪个都不是省油的灯。
在这场相亲中,双方罗列了一堆要求和金钱数额,但唯独,对相亲的这个人怎么样,自己喜不喜欢,合不合得来之类闭口不谈。
这哪是相亲。
这是交易现场。
这样的人,无论跟谁结婚,都会觉得“不划算”和“亏大了”。
因为从一开始,他们就把婚姻当成了交易。
NO.2
在男频和女频论坛上,有两种主题的帖子永远热度最高:
女生版本是,自己结婚要了多少多少彩礼,男方全款买了房,男方对自己多好多好,包括一日三餐,家务全包等等等等···
而男生的版本,多以吐槽女生多“不懂事”“懒”“不孝顺自己父母”为主。
很多人看了女生的帖子后,许愿自己能有个神仙老公。
男生们,也则纷纷庆幸自己还没走进婚姻。
但抱歉,有这种想法的男女,就算结一百次婚,也不会感到幸福。
他们没有理解包容共进退的想法,只有一味的掠夺索取。
所以他们慷慨激昂的劝说看客“婚姻是爱情的坟墓”。
可事实上,他们对婚姻的理解,一开始就是错的。
只想让对方付出的婚姻,早婚晚婚实则没差。
是不可能长久的。
NO.3
有100个结婚的好处,也就有100个结婚的缺点。
但决定结婚与否的,绝不该是什么合算不合算的算数结果。
爱不爱这个人,尊重包容理解对方,愿意一起享乐,也愿意一同吃苦,才是决定能否结婚的理由。
我们不必被种种恐婚贴吓到,也没必要因“催婚”“周围人都结婚了”等理由强行结婚。
冷静分析,认真规划,因在选择伴侣上有更多理性与思考而推迟结婚年龄,其实是社会的进步。
晚结婚,是对未来对伴侣更清晰了。
跟是否“合算”,永远没有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