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壮寨马碧村的传说
兰天明
千年壮寨——马碧村
珠江源——广南九龙神山
绿色家园
在云南省广南县者兔乡,有一个秀峰环绕、深在谷底的千年壮寨——马碧村。该村隶属于者兔乡者莫村委会,距村委会所在地5公里,平均海拔1100米,年平均气温21℃,年降水量1056毫米,有133户村民,680余人,村民均为壮族。村落傍山而居,依水而建,碧波荡漾的马碧河从村落间穿流而过,其文化底蕴深厚、原生态壮文化元素较多,经过世世代代的发展,壮族寨子依然保持着淳朴、勤劳、热情等优良传统。2018年12月国家将马碧村、革里村等列入第五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载入了史册。
独具特色的马碧桥
当您走过马碧河上60多米的吊桥,进入村子,村里就会有身着盛装、头戴银饰的壮家妇女送来祝福的歌声和美酒。男人们则跳起了具有浓郁壮族风情的弄娅歪、手巾舞和纸马舞。行走在村间,一栋栋壮族吊脚楼尤其引人注目。马碧村的大部分民居都有百年史,其中几幢约有五百多年,部分干栏式民居具有上千年的历史,已经成为广南县壮族传统文化的名片。随着社会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外出务工人员越来越多,农村文化受到冲击,在一定程度上受外来文化和社会发展的影响,一些传统文化发生转变或者被淡化,但马碧村的村民始终保持着古朴的生活,如民族服饰的穿戴、刺绣等手工艺品的制作,祭竜和花街节、婚嫁习俗、爱好山歌的热情等都在延续着。千百年来,发源于博吉金国家森林公园的九龙山数条河流常年四季滋润着马碧村的稻田,在生生不息之中神化雄山奇水,繁衍众生万物,荫泽后世子孙,成为了壮族人民的“神山”。因为有这神山的依靠,有这奇水的滋养,该村才有如此动情的歌声,他们雄浑的手巾舞,才能跳得如此激情奔放和无与伦比的高雅气质。在马碧村里,还有很多通过神律规定、祭竜(森林)等保护了上百年的古树,在这里,山、水、树、人以一种特有的方式,组成景观奇特、风光绮丽、生态原始、别具情韵的圣土净地。他们喝着干净的自来水,吃着天然饭菜,遵循着“绿山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观念,把护山守源提高到法与神共律的高度并承古至今,这样的民族恐怕也是独一无二的了。
马碧村集群的百年老屋
马碧村百年吊脚楼
而且在马碧村还流传了一个神秘的传说故事——无锁神庙
在很久以前,马碧村人烟稀少,草木丛生。马碧河一年四季蜿蜒流淌,像一条长龙奔腾不息。据说,那时候河中龙族活动频繁,龙族(的额)和人类几乎一样多,分不清是人类还是龙族。但是,聪明的 “博摩”(祭司)会辨认龙族与人类的区别;龙族脖子上有三条浅红纹,从来不抬头看天,如果龙族抬头望天,就会遭到雷击。那时在坝塔(马碧河岔河)有一条街,是周边村子年轻人谈情说爱的热闹街市。要是你还是一个单身的,只要你到坝塔街玩玩一两街,便一定会找到心爱的伴侣。九龙山、革雷瀑布的龙族也会经常来这儿赶集,有时遇到不高兴的事就会兴风作浪,危害村民。久而久之,村民们都很惧怕龙族。春去冬来,革雷瀑布的龙太子就看上了九龙山的龙女儾偏姑娘。通过双方龙王商议,认为两家门当户对,便定下了这门婚事。从此,九龙山和革雷瀑布两个龙王就成了亲家。儾偏嫁到革雷瀑布后,双边龙族经常来往,后来因为一些琐事谈不来,把事情闹僵了,革雷瀑布龙王召开会议,想把儾偏休掉,龙太子就将这事告诉了儾偏。儾偏放出信鸽,将这一变故告诉了自己的父王。九龙山龙王闻信后,就亲自带领大队兵马前去找革雷瀑布龙王讨个说法,浩浩荡荡的队伍行至马碧时,有探子来报,革雷瀑布的大军已在六郎村设防。九龙山龙王见这里山青水秀,就命令队伍安营扎寨,把马碧作为营地。此时,双方已是剑拔弩张,战事一触即发。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月宫里的儾海(月亮姑娘)就邀约雷公、濮侬师祖神布洛陀组成和事组,出面调和此事。在和事组多日努力的游说、调和下,双方认识到,战争对双方都没有利,还会造成生灵涂炭,于是就放弃前嫌,重归于好。同时,两龙王也看到:在他们两边来来往往的协商期间,马碧人热情好客,经常酒肉招待他们。于是,他们表示不再伤害这里的人并义务护佑这一带的村民。马碧村村民为了表示感谢龙王的不伤及义务护佑之恩,就在村边搭建了一座神庙。而且神庙的庙门从来不用挂锁,也不准随便开门,只允许寨老在过节和祭祀的时候才可以开门,要是他人乱去开门,那这年村子里就会有灾难发生。更神的是,如果你不注意,到神庙边折树摘花,回到了家你就会流鼻血,甚至折寿命。所以要是外乡人靠近神庙时,本寨人就叮嘱你不要乱摘花折树。神庙在每年的大年初一和十五晚上都会有祭祀组捧着菜肴去祭祀龙王、山神,祈求他们保佑村寨六畜兴旺,五谷丰登,平安大吉。
马碧村最热闹的还是揽者节(“者”是壮族的神灵,包括寨神、山神、土地神、植物神、雨水神等接神)。揽者节一般每三年一次,每次三天。每年都有欢庆“壮族三月三”的习俗。除了传统的习俗之外,还有许多独具壮乡特色的项目。如“壮族三月三”节日这一天,从马碧村的风雨桥行至村内广场沿路设下酸、甜、苦、辣四道拦门酒,热情好客的壮家人会献上原生态的壮族舞蹈、山歌、古乐器表演,再拿出上好的腊肉、花米饭、土酒、红鸡蛋等特色美味招待远方的客人。
迎接远方的客人
文化传承
美食展示
目前,在各级各部门的重视支持下,当地党委政府引导村民们保护修缮老房子,村子也制定了干栏式民居保护村规民约。2015年村里成立了千年壮寨乡村旅游专业合作社,以入股的形式运作,村民的利益与村寨的旅游发展捆绑,村民保护古村落的意识也得到了加强,收入也随之而来。同时,以千年壮寨为示范,打造传统村落保护性旅游,将千年壮家古寨打造成集周末度假、传统壮民族文化体验、原始农耕文化体验、沿河休闲景观、河道观光漂流为一体的乡村旅游休闲度假村,按照不同区域,规划不同的旅游项目及景点,成为“山上时令瓜果,田中生态蔬菜;村内民居民俗,沿河休闲垂钓;河上自然漂流,路上徒步观景;进村观景体验,出村满载而归”的休闲、度假、体验新景观。
作者:兰天明
法律顾问:冯在照
编辑:小小吴
副主编:刘贵仁 邓三凤
审核:蓝淽 大白 秋水
主编:刘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