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春节电影赢家,非它莫属

2020-01-25   雨落电影周刊

文/雨叔

徐峥的荧幕形象,一直以来都是中年大叔为主,油腻则是其主要的身份标签。

《人在囧途》中饰演的是一个中年得意大老板李成功。

《泰囧》中饰演的是一个商业成功人士徐朗。

《港囧》中同样饰演的是一个中年家庭美满,但仍难忘的初恋的失意男人。

可以说,对于这个中年男人的标签,徐峥演绎的是淋漓尽致。

不仅有中年的那种陈旧,还有一种对于生活的滑稽。如《我不是药神》中的程勇,作为一个身份卑微的保健品店老板,不仅保守,还喜欢钻小聪明。

如今,徐峥的又一部电影《囧妈》播出了。在艺术家黄梅莹,演员袁泉,沈腾的加盟下,讲述了一个中年失意,商业纠纷缠身的小老板伊万,在一次意外中坐上了一趟前往莫斯科的火车。路途之中发生的种种囧事。

电影作为“囧系列”的第四部电影,相比前三部,在滑稽夸张,搞笑疯癫的基础上有所克制。相比之下,影片着墨更多的是对于家庭关系,特别是儿子与母亲关系的思考。

荒诞的故事,以及后半部分超现实艺术化的处理,尽管有些方面显得生硬,但整体而言在,这部电影能够引起共鸣,主要是因为故事中处处充满了自己生活的缩影。在徐伊万在与母亲思考的过程中,也给了我们值得思考的问题。

那就是如何对待彼此间的关系?

这是怎样的关系?

对于与父母的关系,是一段难以割舍的亲情。特别是中国式的亲情,总是一种埋在心口说不出的爱,对于这种爱,是以“为对方好”为出发点,希望能够按照自己的意愿生活。

对于母亲在一个儿子的身上付出的爱,可以很好地展现。它有很强的占有,控制,只有将之放在自己的身边才会感到安全。这就是中国家庭文化里的浓浓羁绊,如同影片中的卢小花,面对相别已久的儿子,脸上的笑容像一朵鲜花,但呆在身边又忍不住的唠叨。

典型的刀子嘴,豆腐心

对于儿子的深夜爬火车,也是不断地责备身边人,“护犊情深”在这一刻非常深刻。这对于父母而言,自己的儿子怎么责备都可以,别人绝对不能说不行。

但这种控制欲也时常导致,彼此间不断的争执,伊万与母亲在火车上不断的吵架,母亲甚至赌气下了火车,走到荒郊野外,两人遇见狗熊,卢小花也是不断的说“先吃她”。这一切都可以看出,对于父母而言,并没有一切儿子的任性都放在心上。

而是早已在心底原谅了儿子。

影片中卢小花在火车对伊万的照顾,时常给他发60秒的语音方阵,甚至不断地将小番茄和茶叶蛋塞进他的嘴里。即便手机掉水里,也不忘插在大米锅里。这样的母亲,与生活中的父母何其相似。

而伊万的任性,将父母的小番茄一个个扔出车外,对于他而言,也没有过多的责怪。

影片展现的这一些细节,太过于真实。也许对于子女而言,当自己渐渐老去,更多的是一种对于生命的珍惜,和对于健康的重视。

而这一切又将自己的意愿强行加在儿女的身上,表现出了很强的控制欲,这种控制欲是父母渴望与儿女亲密无间,在他们的眼中,也没有将自己的儿女真正的当成一个独立的人,有自己独立的想法。而当他们发现,这一切并不像自己的意愿一般,就会更加的想要控制,进而表现得异常愤怒。

其实,在《囧妈》中,徐妈的那一句“我是你妈,我不管你谁管你啊”道出了大部分家长的心声。

这就是传统的中国式教育,干涉你,骂你,不尊重你,也都是建立在为你好的基础上。与长辈而言,这样的行为并没有错。但彼此间年龄的代沟,造成的认知并不是一味地听从就能解决的。

面对这样的问题,该怎么办?

影片以伊万在火车上的经历,讲述了一个与母亲相处的过程。从中不难看住,大部分着重点在于与母亲关系的处理。

它表达的是,我们每个人都会有不同的观念,都有属于自己的独特思想,而对于徐妈而言,过多的控制欲,则是一种充满畸形的爱,因为,对于最亲近的人,最好的处理方式,就是给予对方相对多的独立空间,宽松而舒适,自由而独立,这样的尊重更会不断加深彼此间的感情。

而不是坚持一种“为你好”就不断地干涉你,逻辑的背后是一种自私,更是一种占有,自我扩张。

对于这样的关系,特别是最爱的人,一定要懂得尊重对方的感受,不要过分的控制而变得压抑。最终只会使彼此都受到伤害。

影片告诉我们的是,一旦紧紧地攥着了绳子,只会让彼此更加的难受。

一种毫无顾忌,无微不至的付出,得到的不是一种爱,而是将这种爱变成了一种牢笼,成为一种束缚,一方不断拉紧的神经,一方对被爱的有恃无恐。长此以往,只会使得拉伤。

爱一个人就要懂得尊重对方,如同伊万的爱情,长久以来的“我以为”只会让对方感受到窒息,感受到压力。最好的爱,就是在好的基础上,加一个合理的距离。

当彼此都不感到压抑,这样的爱,才是最好的爱。

对于这部电影,你还有怎样的看法?

(此处已添加小程序,请到今日头条客户端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