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径940公里的谷神星被科学家盯上,继月球火星后第三个殖民星球

2019-11-30     宇宙印象



宇宙印象 深度科普栏目第1059期 如果说殖民月球、火星是第一步,那么第二步是哪儿?这就是谷神星。鉴于谷神星处于太阳系主小行星带上,位于木星和火星的轨道之间,可作为人类进入深空的中转站。在这里,还有着150万个直径为100米或者更大的天体,最值得注意的是直径为940公里的矮行星谷神星。由于谷神星的位置非常合适,有些科学家提出可以将谷神星作为地球的殖民地,这样人类就可以在谷神星上进行采矿、建立基地。
在太阳系中,人类文明要想进入外侧轨道,在谷神星上建立殖民地是一个很好的想法,但是它真的适合作为殖民地吗?如果适合,那在殖民的过程中,人类需要做些什么呢?科幻小说中经常出现谷神星的身影,比如1898年版的《爱迪生征服火星》、1897年的《世界大战》中,谷神星被描绘成停靠港和基地。在美国著名科幻小说家艾萨克-阿西莫夫的眼里,它也被描绘成殖民地。




1956年出版的《星星,我的目的地》一书中,其主角也来自谷神星,在科幻小说家罗伯特-海因莱因的作品中,也多次出现了谷神星的身影。1989年出版的《购买时间》,其作者将谷神星描绘成富人的世界,富人会来到这里寻找返老还童的办法,变成一个世外桃源。由尼尔-史密斯所创作的《维纳斯地带》(1981年)和《谷神星》(2009年)两本书中,都将谷神星描绘成一个有定居点和航天基地的中转站。
换个角度看,人类殖民火星之后,下一个目标就是向外拓展。主小行星带上谷神星算是最大的天体之一,而且要开采谷神星的矿产似乎很简单,这里的引力只有地球的3%。谷神星上没有大气结构,因此可以殖民月球飞船相似,不需要隔热装置就能降落。人类可以选择一个撞击坑中建立殖民地,然后将它封闭起来,或者将其他行星的风化层、谷神星的冰作为原材料,用3D打印技术来打造结构基础层。




这样在冰和风化层破裂后,它们就会融合在一起形成土壤,并且可以给植物和食物的种植提供水和养分。殖民地也可以建立在谷神星的冰冷外壳内,如果能够加快谷神星的旋转速度,产生足够的人工重力使殖民者更好地生活,这是最好也是最难的办法。在人类殖民之后,谷神星的环境完全能够变成人类的栖息地。
谷神星作为主小行星带中直径最大的天体,它很适合成为一个殖民地。首先,它有着优越的地理位置,可以成为地球、火星和其他小行星之间的中转站;在航天器执行系外行星任务时,它可以成为航天器的补给加油站。其次,谷神星的低重力,使它有着极低的逃逸速度,速度仅为510米每秒,这也就是说在谷神星中,可以使用较少的推进剂和能量来发射航天器。最后,谷神星存在着丰富的资源,这些资源在保证谷神星实现自给自足的同时,可以给殖民者提供帮助。




水和氧气可以保障殖民者的生存,甲烷和氨气可以用来制造燃料,而氮气可以输送到火星和金星等地表行星。由于这些资源的存在,人类不需要将这些资源从地球运输到谷神星上,并且可以直接在谷神星上进行开采和使用。
虽然说谷神星是主小行星带中直径最大的天体,但它的质量并没有很大。由于谷神星的主要成分是水冰以及密度较小的物质,这导致有月球一半大小的谷神星,在质量上却只有月球的1%。这也导致了它的引力只有地球的3%。就像是待在国际空间站一样,在这里人类也一直处于失重状态。如果一直处于失重状态,那将会导致人类身体出现肌肉丢失、视力和器官功能下降等影响。所以殖民者必须接受医疗,或者用离心机和增加旋转速度等方式来增加谷神星的重力场,只有这样,殖民者才能更好地生活。同样,采取这些措施后,有利于解决由低重力带来的生育影响。



殖民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人类需要先在月球、火星等行星开始尝试殖民,只有在这些行星殖民成功后,才能够殖民主小行星带,否则一切都只是空谈。在殖民前,人类还需要找出一些更高级的核热和核电推进概念,这些概念有助于人类执行长时间的深空太空探索任务。如果人类成功殖民谷神星,那么接下来主小行星带的开发,挖掘更多的矿产,因此太空采矿业会开始兴起。换个角度,谷神星有可能因为采矿而形成第一个地外矿产天体。宇宙印象为今日头条独家,其他均为假冒,转载均为非法。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UQGitW8BUQOea5Ow3ExW.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