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8日,全国基层科协“ 三长”论坛在南京举办。当日上午,200 余位与会代表分别前往南京市雨花台区、鼓楼区、江宁区、高淳区、溧水区,调研“三长”参与科协工作和发挥作用情况。江苏在“ 三长”基础上,创新的“ 四长”模式,有哪些先进经验,又发挥了怎样的作用?跟随调研组的脚步看一看。
雨花台区、鼓楼区:科技引领未来创新点亮教育
中国科协相关领导,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等省、自治区、直辖市科协“3+1”工作相关负责人以及“三长”代表们前往南京市雨花台区、鼓楼区调研。调研第一站是南京睿悦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调研组现场体验了VR 实验室、VR 教室等等,其中,VR 开放服务平台作为全国首个集全球性联合实验室、公共调试平台、开发者社区、体验厅为一体的开放式平台,也是南京市科普教育基地及雨花台区产业科普教育基地。
南京睿悦信息技术有限公司CEO 兼首席技术战略官赖小松是企业科技组的“四长”。他希望能通过科协组织,动员身边更多的专业领域科技工作者,围绕区域科技创新和科普产业发展,开展科学研究、技术攻关等活动,推出更多科普产品在南京落地,“进一步加强与南京高校产学研合作,同时借力雨花软件产业的良好基础,整合创
新资源,在提升科普产业、建设科技工作者之家、服务公众科学素质提高、服务党委政府科学决策等方面献智助力”。
“今天的巨鲨,能够做到在全球范围内成就我们的客户,运用先进的科技手段为医务工作者提供更多的技术便利,最大程度解除患者痛苦。”鼓楼区科协常委、巨鲨医疗集团董事长王卫向调研团介绍了多方面的科技创新成果。
代表们调研AR实验室 刘炎昊/摄
他表示,企业将加强科技人才培养与科研团队建设,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将科研创新成果与实践紧密结合,发挥科技型民营企业的作用。不仅如此,王卫还将企业打造为省级科普教育基地,将科普服务与公共文化建设、与人民群众的科普需求有机整合起来,提供精准的科普服务。
曹李莉是鼓楼区科协常委、南京田家炳高级中学校长,她重视学校的科普教育工作,相继完成了创新实验室、自动气象站等建设。同时,还组织开发了“汤山翠谷现代农业基地的考察”“六合石林的地质考察”“南京博物院科技与文物考察”等综合实践课程,形成科技教育校本课程四大特色体系。她引导南京田家炳高中打造校园科普活动,不断更新科技教育理念,培养学生们的创新思维能力。学校的科技教育理论、实践均走在全国前列,被教育部、科技部授予“全国科技教育创新十佳学校”,出版了国内第一本反映中学科技教育策略的专著《学校科技教育策略》。
江宁区:营造科学氛围创新科普方式
来自浙江省、安徽省、福建省、江西省科协相关“3 + 1”工作负责人,以及各地“三长”代表来到江宁区调研现场。
活动第一站,调研组来到江宁区铜山中心小学。走进学校,映入眼帘的便是一棵安装着光伏发电板的生态树,这棵树是学校生态科技园中的重要实验成果。禄口街道科协副主席、铜山中心小学代表周兴全介绍学校科技教育时说,近年来,铜兴小学通过打造“10个科技基地与5个科技场馆计划”,全面提升学生参与科技的积极性,鼓励学生将科技应用到生活、学习各个方面,更好地发挥青少年影响力和科学创造作用。生态科技园里摆放着日晷,周兴全介绍,每逢科技课,老师们便带学生来这里感受古代科技的魅力。
在中草药基地和试验田,有学生自己动手种植的紫薯和黑小麦,通过对农作物的观察,避免出现科技发展“不识农”的现象,提醒学生不忘初心,珍惜粮食。在学校动物园,有学生自己亲手培育的鸽子、兔子、野鸡等动物。“为满足孩子们的好奇心,发挥他们的创造力,学校发明鸡兔同笼的饮食工具,让学生动手制作能让鸡和兔子同时进食的饮水器,颇具趣味性。”周兴全说。
学校5个科技场馆,陈列着学生们的创意小发明,3D 打印室、农耕室、科学实验室等等一应俱全。周兴全说:“处处是课堂,处处是实验基地,科学知识才能入脑入心。”学校的科技教育模式得到调研代表认可,他们表示,铜兴小学重视科技设施投入,科技教育用心,值得学习。
第二站,代表们来到江宁区横溪街道横溪现代农业产业园,江宁
区横西街道科协专职副主席、农服中心党总支书记(高级农艺师)徐松涛介绍了横溪街道“四长”作用发挥情况。“为更好地将科技与农业结合,我们率先联合街道科协、农服中心、农技协合作,建立横溪农技协,发展‘一园一品’工作,将这里打造成集特色旅游、生态种植、农产品新技术开发与研究等多项功能于一体的综合农业基地。”特色淡水鱼馆、水稻种植基地、花卉园……这里的新技术不仅带动蔬菜、花卉、水果等植物的产量,还解决了就业问题。通过参观交流代表们表示,要将所学所感转化为实践行动,要将更多创新想法融入“3+1”工作中去,将工作向纵深推进。
溧水区:结合地方特色打造特色产业
由山东、河南、湖北、湖南、广东、广西、海南代表组成的调研组来到溧水区。他们首先来到南京溧水区秦淮梅园,溧水区和凤镇科协副主席、秦淮梅园董事长陈云东详细介绍了近年来梅园发展及特色产业种植情况。
陈云东说,秦淮梅园是南京市休闲旅游农业“金陵四十八景”之一,占地总面积1600 多亩,其中古梅园有500 多亩。这里集梅花苗木培育、盆景制作、观赏、销售以及青梅种植培育和景观树造景应用等功能为一体。随着溧水梅花节活动的举办,秦淮梅园推出以“梅好生活”为主题的“秦淮梅园”杯摄影大赛,吸引了大批的赏梅市民纷沓而至,以及许多摄影爱好者专程带机器设备拍照取景。”
代表们调研溧水区 刘天灵 /摄
调研活动第二站是南京市溧水区晶桥镇云鹤小学。该校校长邓祥顺介绍,近年来,云鹤小学率先开展青少年科普展览与教学活动,通过提升教师教学水平、开展科技辅导员培训等方式,将科技科普活动引进校园,极大推动全镇、全区中小学科普工作的提升。代表们纷纷表示:“科普工作不仅要创新,还应‘用心’,要为这样着力提升科教水平的学校点赞!”
高淳区:科普惠农企业创新
重庆、四川、贵州、云南、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新疆兵团的代表们来到南京高淳区江苏固城湖青松水产专业合作联社和南京高淳陶瓷股份有限公司开展工作调研。江苏固城湖青松水产专业合作联社坐落于高淳区永胜圩螃蟹文化产业园,现有社员3218 户,养殖面积13.68 万亩,是全省首家跨区域水产类专业合作联社。联社利用现代物联网远程控制,实时监控水质生产环境,远程智能控制相关设备,避免过度投放和污染,实现水产养殖的管理、生产、服务、商务一体化,打造全省领先、全国一流的生态养殖示范基地。
“四长”代表、南京市高淳区科协常委、江苏固城湖青松水产专业合作联社电商部经理、螃蟹研究所副所长邢秀梅的父亲是著名的“螃蟹大王”邢青松。十年前,邢青松将分散的螃蟹养殖户集中起来,成立了青松水产专业合作社,而如今已发展成为成员超3000 人、养殖面积超过13 万亩的专业合作联社。邢秀梅潜心向原高淳区农业局首席专家陈贤明学习,研究螃蟹养殖技术,再免费向社员提供先进的养殖技术,提高亩产值,带领社员致富。同时,她还将固城湖螃蟹进驻“线上”,在多个电商平台进行销售,拓展了社员的销售渠道。在江苏高淳陶瓷股份有限公司,代表们了解到,该公司业务范围涉及日用陶瓷、文化艺术陶瓷、高技术陶瓷等,产品畅销全球100 多个国家和地区。2014年,该企业被江苏省科协命名为“江苏省科普教育基地”。今年,南京市科协和高淳区科协还在此开设“ 高陶·国瓷小镇—— 龙湖农业科技园”“ 特色区级南京科普游”线路。
“四长”代表、南京市高淳区科协常委、江苏高淳陶瓷股份有限公司设计副总监兰亭大力推动企业转型升级,让企业从单一的炻器产品,发展到骨质瓷、炻器、高技术陶瓷、艺术陶瓷系列品牌产品,该企业也成为我国技术装备最先进,研发、设计、制造能力最强,产品种类最齐全的陶瓷企业。(文字: 赵梦褀 刘炎昊 章烁 夏文燕 图片:刘炎昊 刘天灵 编辑:谢长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