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欢听歌的人,一定是有情有品的人。
喜欢诗句的人,一定是温柔内涵的人。
诗是中华名族独有的文学载体,歌则是曲和词的艺术结合。
把诗和歌融合在一起,大喵最喜欢的,莫属李健的《在水一方》。
《在水一方》改编自《诗经》。
绿草苍苍 白雾茫茫 有位佳人 在水一方
李健把它演绎的如梦如幻,如痴如醉。
中间一段无词哼唱,仿佛把人带入了江南缥缈的水雾中,美不胜收。
还记得电影《画皮2》里,周迅扮演的小唯,在电影中有一段琵琶弹唱。
同样借用《诗经》里的文字,改编成歌。
配上影后周迅的演绎,美的让人情不自已。
“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了解我的人,明白我的心中有惆怅忧愁。不了解我的人,还以为我待在这里有什么索求。
短短的两句诗,就浓缩了许多人孤独忧伤,又渴望理解的心情。
谁没有一段自己熬过来的时光呢?
大喵同样喜欢的,还有《子衿》。
因为出演《延禧攻略》而走红的吴谨言,在前阵子参加了央视的节目《经典咏流传》。
她演唱一首《诗经》中的《子衿》,这首诗说的是单相思。
描写的是一个女子思念她的心上人。
每当看到颜色青青的东西,女子就会想起心上人青青的衣领和青青的佩玉。
于是她登上城门楼,就是想张望心上人的踪影。
“一日不见,如隔三秋”就是这么来的。
几乎所有古老的文明,其源头都因为有美好的诗。
回首我们华夏文明的源头,那一定是从《诗经》开始。
孔子言,“不学诗,无以言”,意为不学《诗经》,就不懂得如何说话。
也许它不能给你带来物质上的收益,但却能于生命蕴含轻逸悠长的深意中,改变你。
它将生活的日常、大自然里生命百态、人世间的万般情愫都入了诗:有生活中静与美,生命里喜与忧,爱与青春,态度与风骨……
所以,惊艳了三千年,它依然是中国人的精神和美学家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