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V观渑池
盛夏时节天气酷暑炎热,刚在猪场干完活的刘爱丽满头大汗地赶到家里,得知记者来了解情况,她想来夸夸县里的金融扶贫政策,“多亏了农商行给我贷这5万块,让我办起了猪场。”刘爱丽恳切地说:“要是没有金融扶贫这政策,俺家日子还不知道能过成啥样。”
刘爱丽是天池镇东杨村村村民,5年前她的丈夫李瑜伟在帮邻居盖房子时,意外从高处跌落,造成高位截瘫,治疗花光了家里的所有的积蓄,还欠下一身债,面对这场突如其来的灾难瘦弱但坚强的刘爱丽毅然只身撑起了这个家。“他虽然不能动,但是只要人还在,这家就是完整的,我不能放弃。”刘爱丽说。
丈夫治病要花钱,两个孩子上学也要花钱,贫困户的低保和各项补助如同杯水车薪,还是得发展产业,刘爱丽跟丈夫一合计决定通过养猪摆脱困境,但是当年一头繁殖母猪的市场价为2500元左右,一贫如洗的刘爱丽一家,根本负担不起。
正当一筹莫展的时候,刘爱丽想起了村里一直宣传的金融扶贫政策,抱着试试看的态度,她来到渑池农商银行天池支行,在得知刘爱丽的家庭情况后,工作人员决定尽最大的努力帮助她。在农商行工作人员和镇、村干部的积极帮助下,刘爱丽贷了5万元的财政贴息贷款,她一鼓作气租下了村里的废弃猪场,买了繁殖母猪,自殖自养,通过一年的努力,刘爱丽不但还清了5万元贷款、自家的养猪场也初具规模。去年,刘爱丽再次贷款5万元,扩大养猪场规模,目前养猪场共有母猪10余头,肉猪40余头,年净收入可达一万余元以上。现在刘爱丽逢人就说:“金融扶贫贷款真是及时雨呀,如果没有当初的雪中送炭,根本不可能有现在的生活”!
跟刘爱丽一样靠金融扶贫改善生活的,还有天池镇芮沟村的冯少波。
冯少波是天池镇芮沟村建档立卡的贫困户,因为强直性脊柱炎的影响,他丧失了大部分的劳动能力,一家两口全靠低保过日子,但是眼看儿子一天天长大,到了该上学的年纪,花销也越来越大。冯少波心里想“日子不能这样过了。”看见近几年不少村民靠养蜂脱贫致富,冯少波也动了心思,在试养了一箱蜜蜂成功后,他打算正式发展养蜂产业,在经过农商行工作人员实地考察、多方调查后,冯少波贷到了两万元财政贴息贷款,养了80多箱蜜蜂,今年80多箱蜜蜂共取出蜂蜜4000余斤,按照一斤20元的均价,一年能收入八万余元。冯少波说:“明年我想再贷5万元,再多买些蜜蜂,扩大规模。”
一池金融“活水”引来勃勃春意,刘爱丽、冯少波只是我县金融扶贫的一个缩影,近年来,我县始终坚持把金融扶贫作为助推产业扶贫的重要支撑,作为增强贫困户内生动力的关键举措,认真贯彻落实省市金融扶贫相关政策,进一步夯实三级服务体系、强化政策宣传、创新推出了“两椒一药”特色贷、加强贷后监管、严格风险防控,确保“贷得出、用得准、还得上、能致富”,有效解决贫困户贷款难问题,以精准做好金融扶贫助力决战决胜脱贫攻坚。
(融媒体记者:吕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