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这话放在家庭教育上同样适用。
有媒体采访了全国68个高考状元,发现他们的家庭教育方式,有惊人的相似之处,值得学习借鉴。
1. 他们热衷的不是学习,而是思考
安徽状元说:“享受学习才是最高境界”。理科状元们往往都热衷逻辑与推理;文科状元们都爱阅读,善表达,和不同的人聊天也能成为他们的爱好之一。
这种善于思考、渴望知识的习惯则源于父母在幼时的启发。如安徽状元孙萌的妈妈说:“如果是一个场景,我们就尽可能带孩子去体验,让孩子‘有感而发’,而不是胡编乱造”。
2. 学霸也离不开爱的滋养
学霸们的背后并没有一群举着鞭子的虎妈狼爸。状元们都这样形容自己的父母——“宽松、信任、像朋友一样”。
有段话很好地诠释了爱与成绩的关系——“孩子成绩差,多半是缺乏安全感,能量在内心冲突中消耗殆尽”。
3. 深受父母言传身教的影响
孩子们很少提起父母对自己口头上的教诲,说得更多的却是爸妈行动上的感染。
安徽状元董吉洋说:“偶尔我也会厌学,不想看书,爸妈注意到了,也不说什么,就把电视关掉,坐下来看书,看到他们在看书,我也就不好意思不看书了。”
4. 好习惯跟“学会独立”分不开
老人常说:“你攥得越紧就越累,放了它,就能释然许多”。养育孩子也是这样,学会放手,你会发现孩子比你想象中厉害得多。
几乎所有的状元爸妈们都提到了“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从小培养孩子的独立性。一名清华学霸在采访中说,是爸妈的尊重与放手让我学会了遇事不逃,主动思考。
5. 因材施教,挖掘孩子的闪光点
在采访中,可以看到,一些被批判的教育方式,但却因为用对了人,并没有遭来孩子的反感。
广东状元张恒说自己从小就是个好强又自信的孩子,有时难免还会有点自满。
“每当我取得一点成绩的时候,爸爸虽然偶尔给予肯定和鼓励,但更多的还是‘泼冷水’,及时提醒我的新漏洞,我把爸爸的这种教育方式戏称为‘批评式教育’,我觉得很适合我。”
6. 阅读经典,扩宽思维
小时候看世界名著,大了读大家经典,这是许多状元在采访中提到的阅读之路。
北京语文高考取得148分的孙婧妍在文中说道:读书多了,就会培养出语感。阅读的培育也绝对离不开父母的引导,婧妍说父母从小就爱给她读故事。
阅读是将人类浓缩几千年的科技、文化快速习得的最佳方式。阅读的许多好处不言而喻:
能增长见识,去粗取精,形成具有正面导向性的三观;
开拓视野,你不再局限于小小生活中的一隅,无拘无束地畅游古今中外,练出广博的心胸与远大的理想信念;
可以学会解决实际生活中问题的方法,也能在无形中为自己增加一抹书卷文艺的气息。
7. 必备一本错题集,不断修正错误
96%的状元并不赞成“题海战术”,但99%的状元都会有一本自己整理的错题集。
勤奋并不是获取高分的金钥匙,北京状元梁思齐说平常自己用来放松的时间很多,但学习起来效率就很高,学习的时候若自己都有一定的计划和安排,就不会漫无目的地什么都做。
做题不在量在质,其实题型就那么多,把盲点都找出来就无敌了。
8. 作息规律,热爱运动
中学生正处于生长发育时期,如果在这一时期作息不规律,经常晚睡势必会影响学习和身体发育。
以下场景大概是中学中最常见的现象:每天早上特别是第一、二节课上课时,老师在台上滔滔不绝,同学们在台下呼呼大睡;一到课间时间,教室里“倒下”一片或是一群人才匆匆去吃早餐;还有一些同学屡屡因睡过头而迟到,不光影响教学进度,也影响了自己的学习。
采访中98%的状元都表示自己从不熬夜,甚至备考时也是十一点就睡,保证充分睡眠,作息规律,平时也经常运动。
9. 比成绩重要的东西还有很多
比起分数,父母们更在意的是孩子对学习的态度,而除了学习之外,大部分爸妈都表示自己还有更为看重的东西。
安徽状元丁雅琦的妈妈说:“只要孩子是善良的,能分辨是非,她的道路无论怎么选择,我都绝对支持!”
这句话几乎代表了采访中大部分状元爸妈们的心声。比起分数,这些爸妈更看重的是孩子的安全、健康、快乐、幸福感......
无论孩子是否为高考状元,家长的目的从来都是让孩子拥有幸福感,而正确的家庭教育方法可以帮我们实现这个目的!
精选留言:
安徽蚌埠@风雨五洲:
7月23日是我们安徽省高考成绩揭晓的日子,可以说是几家欢乐几家愁,有的超常发挥,有的略有遗憾。
但我最感兴趣的一则新闻,不是哪个学生考了省状元、市状元、县状元,而是盲人考生昂子喻考了635分,整整超过了安徽省理科一本线120分,是多么的不容易,也是多么的了不起。
小昂同学天生就有无法医治的视力障碍,但他志向远大,从小便学会自己穿衣吃饭、洗衣叠被、整理物品。上学以后,他有着强烈的求知欲和不甘落后的精神,用耳朵去感知世界,去获取知识,去提升自己。
上课时,他专心致志、聚精会神,老师的每一句话,他都牢记于心;下课后,他静静地坐在座位上思考回忆总结课堂内容。去年高考他已经超过了理科一本线,但自认为没有考好,决定再复读一年,这需要多么大的勇气和决心呀。
他成功了,成功地超越了自己,成功地超越了那么多身体健康智力健全的人。这就是令我们钦佩的地方,这就是值得我们每个人学习的精神,自立、自信、自强,拼搏、奋斗、向上。
其实,我们没有必要害怕失败,怕就怕敢不敢承认失败,敢不敢从失败中站立起来,能不能有坚强的意志品质,能不能敢于突破矛盾善于解决困难。
少年强则中国强,愿我们的学子都能昂同学学习,牢固树立家国情怀,立壮志,有豪情,勤努力,敢付出,为中华民族的早日复兴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