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不断扩散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牵动着无数国人的心。
灾害无情,人间有爱,在与病毒斗争的日子里,无论是在一线抗战的医护人员,还是自觉守家的老百姓们,都时刻关注着这场战役。
在疫情阶段,虽然存在一些困难,但是近期仍是好消息频出的。不过,这其中,也夹杂着一些谣言。
(图源:人民日报官方微博)
在病毒扩散后,疾控中心很快就在武汉华南海鲜市场检测出了大量新型冠状病毒。
明明是海鲜市场,为何会存在大量的肺炎病毒?难道这病毒是从海鲜身上传出来的?
疾控中心很快证明,标本是从海鲜市场提取的不假,但是它的宿主并不是海鲜,而是来源于华南海鲜市场销售的野生动物。
这一切的源头,都是因为有人吃了野味!
野生动物真的有那么好吃吗?
难道就因为它来自大自然,就是绿色安全无公害?
研究表明,来自自然不一定就具有营养价值,相比野生动物,家禽或其他养殖类产品明显更加安全,而水产品也是蛋白质、无机盐、维生素等人体必需营养元素的良好来源。
现在经过养殖的水产品更是经过了层层的食品安全质检,是可以放心食用并且应该经常食用的食物。
“只吃 XX 就可以抵御病毒”是假的!
除了为水产正名,还有一个谣言我们应该知道,那就是之前在各个家族群疯狂转发的“吃 XX 可以抵御肺炎病毒”。
此次疫情来势汹汹,朋友圈盛传的光靠吃大蒜、香蕉就可以抵御等等谣言,这很明显是没有科学依据的。
但是在这些“食疗”的说法中,“均衡营养有助提升免疫力”是具有一定科学性的。
处在如今这种被动的局面,我们最该做的,就是管好自己,减少出门和聚会,保证营养,提高自身的免疫力,防止病毒倾害。
1. 拒绝野味多吃鱼
俗话说“病从口入”,这次疫情的根源就是因为某些人管不住嘴,乱吃野生动物。
“野味”是万万不能吃的,那都有哪些食物可以增强免疫力呢?
营养学专家建议,每天应摄入足量的高蛋白类食物,比如鱼、肉、蛋、奶、豆类和坚果等,再加上新鲜的水果、蔬菜,荤素搭配,营养均衡甚佳。
而在鱼类中,三文鱼更是增强人体免疫力的佼佼者。每周吃2-3次富含维生素D的三文鱼,有助于人体免疫系统的调节。
(图源:人民日报2016年12月15日微博)
2. 居家过节避免久坐
受疫情影响,多数人春节只能赋闲在家,而居家过节的人们在休息的时候,大多都会采用“葛优躺”的姿势窝在沙发或者床上看手机或者电视。
殊不知,这种看似舒适的姿势,其实对人体脊椎健康是有害的,躺久了更是极易引起脊柱变形,出现头晕、厌食、情绪不稳等症状。
因此专家建议,居家过节的朋友们应避免久坐少动,要科学健身、饮食均衡、充分补水、规律作息、保持积极心态,从而增强自身的免疫力。
疫情当前,我们必须万众一心,从照顾好自己和家人开始,相信国家政府,相信前线医生,不信谣不传谣,早日打赢这场战役!(本文转自【现代渔业先锋】。如有版权问题,敬请联系wx@fishfirst.cn。)
【关键字】:健康三文鱼水产养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