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沁源】大山里的“专家小镇”

2020-04-01     山西新闻网长治频道

是什么样的景致,什么样的底蕴,让人们停下了匆匆的脚步,一扫城市的纷扰?一个小山村,从藉藉无名到媒体关注,从默默无闻到乡建“网红”,需要多长时间?灵空山镇五龙川村“专家小镇”的回答是——两年!

灵空山镇,以盛产煤炭和拥有旅游胜境灵空山而闻名遐迩,毗邻七里峪风景区、石膏山、沁河源风景区,素有“五岳归来不看山,灵空归来不看松”之誉,是全县工业强镇。近年来,灵空山镇依托丰富厚重的文化旅游优势,加快产业转型发展,致力于把文旅产业打造成全镇支柱性产业,着力打造特色康养小镇,使沉寂已久的土地再次焕发生机。而五龙川村“专家小镇”就是其中的重要内容之一。

五龙川村原是五龙川乡政府所在地,区域内森林覆盖率达80%以上,有着得天独厚的生态底色、生态空间,也是蕴含着生机和财富的旅游沃土。

“咱村有4个村民小组,186户504人,村里也没有企业,过去就是个苦寒的地方,人口严重流失,留在村里的不足百把人,别的村发展得风风火火,虽与灵空山景区近在咫尺,村民们却眼睁睁看着游客‘转完景区,扭头回家’。乡亲们的收入年年都是老和尚的帽子——平不塌。” 低矮破旧的土坯房、泥泞不堪的土路,这些犹如一张张黑白照片,铭刻在村党支部书记李虎明的记忆深处。

“去年,镇里启动康养小镇建设,咱村着力打造‘专家小镇’,作为中转服务区,让游人在村里购物、聚餐、聚会、观展,可是把乡亲们乐坏了!自改造以来,咱金书记、徐县长是隔三差五就来村里转,现场办公指导咱搞建设,可是下功夫了……”李虎明说。

“灵空山镇是一片正在开发的处女地,近年来我们承接举办了乡村复兴论坛·沁源峰会、‘绿色沁源杯’山西省无线电测向定向锦标赛及GPS定向越野赛等多项活动,上海财经大学、吉林农业大学、晋中学院等7批次350余人高校暑期实践研学活动……康养全国看沁源,康养沁源在灵空,我们有信心干好这项工作!”驻村的镇党委书记郭俊斌说道。

打造“专家小镇”对于五龙川村来说极具特殊意义,是改变过去生存方式,凭借与灵空山等各个主要景区的独特地理位置,寻求靠山谋生另一种“吃法”的开始,也是拓宽农牧民增收渠道,助推脱贫攻坚的好路子。目前,灵空山至霍州、黑峪至仁道正在修路,沁源至古县323省道改造也要马上开工,去年年底正式开工的黎霍高速出口也在柏子村,“专家小镇”建设全面提速正当时。

为此,灵空山镇五龙川村下大工夫,花大力气,动员村民,选择长期无人居住的且具备开发价值的24座房屋,将使用权、改造权流转为村集体所有,分四个阶段付给村民租金,现已有6座房屋完工。同时还建设了褐马鸡保护中心、专家工作站、灵空山康养社区服务中心、自然博物馆、专家餐厅、沁源工匠坊等,吸引了众多乡村规划设计、书法摄影、文化艺术创作、动植物研究、中医药养生和其他高层次人才开展创作、科研和创业活动。

“目前还有20多户有签约意愿,下一步‘专家小院’将达到50余座以上,在提供专家搞研学的同时,村民们还把它用于民宿。作为精品民宿,室外环境优美,室内设施齐全,原始的乡村建设风貌和现代化设施配套相得益彰……”李虎明介绍说。

由中国乡建院、太原理工大学等规划设计团队操刀设计的“专家小镇”是贯彻县委“绿色立县建设美丽沁源”发展战略、推进文旅兴县所实施的一个乡建项目,建成后将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观光旅游区域化、农家乐集中化、实现观光旅游、避暑度假、疗养一体化发展。

漫步小镇,浓浓的中国风扑面而来。你的邻居可能是艺术家,可能是文人墨客,虽身份各异,却都是情暖人心的邻里街坊。

中国田英章书法研究院院长段新风就是其中入住者之一。在自然村关家山潜心研究书法,将整村打造中国汉字公园,让原本无人问津的自然村有了“韵味儿”,再次焕发了活力。

“从2018年开始,灵空山镇启动了康养小镇启动区域第一川、五龙川、黑峪三村基础设施建设。目前,已投资3000余万元,完成了三个村的排水管网改造、公厕新建、强弱电入地等工作。” 镇包片领导、武装部长郭志伟说,“研学+民宿”模式,将为村内提供稳固的客流量,打破淡季旅游无客流的魔咒,也盘活了村内闲置资产,提高了村集体收入,为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提供了有力支撑。

“作为灵空山康养小镇建设的一部分,我们和中国乡建院紧密联合,对五龙川原有农房、既有环境、建筑进行改造,对乡村社区公共设施进行提升。一方面我们收集整理挖掘当地传统工艺,努力让当地传统工匠介入,另一方面与台湾谢英俊建筑设计事务所合作,将现代钢构的工业思想植入乡村,将装配式轻钢结构融入乡村建筑。整个建设过程的设计理念,主张保留乡村记忆、倡导生态建造、延续传统工艺。”在村里研学了一个多星期的太原理工大学建筑学院副教授、建筑与城乡规划研究中心主任徐强说,乡村振兴是一个复杂而多维的事情,需要了解乡村的各方团队,共同缔造。

看着村里一点一滴的变化,村民们喜在心里,乐在眉梢。60岁村民杨秋和感慨说:“我们的日子是越来越好了,咱村环境也越来越美,去年村里还修建了褐马鸡保护与研究专家工作站,县里的政协副主席郑曙林可是我们这儿的常客,经常来村里指导褐马鸡保护工作,到咱村旅游、看鸟的人也越来越多,大伙儿在家门口就能挣钱,村里也有了新的精气神……”

“‘专家小镇’只是个缩影,单2018、2019两年,来沁源调研指导、授课讲学、研学实践、参与乡村建设、产业发展规划和指导重大赛事活动等方面的教授、副教授(研究员、高级工程师)以上的专家就有114次298人。”县文旅局局长、融媒体中心主任史晓亮带队实践采风,专程拜访徐强,就“专家小镇”建设进行沟通交流。他告诉记者,像徐强教授这样的顶级专家学者不仅给沁源带来了先进的思想理念,帮助指导县乡村各级完善顶层设计,而且结合“绿色立县,建设美丽沁源”战略的推进,精心实施了一大批精品示范项目,推动了全县决策水平提升、干部队伍提能、转型发展提质,为推动乡村振兴、脱贫攻坚和加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了强大引擎。

灵空山镇打造特色康养小镇,同时也让不少在外人士坚定了回乡创业的信心。在北京工作的卫旭岗自己投资20万改造自家房屋,打造民宿;杭州工作的苗尾川村村民阴旭东也回家改造闲置房屋,目前已经有10多位“沁才回巢”回乡发展。除此之外,灵空山镇还利用五龙川村的闲置土地种植药用玫瑰和 50亩有机蔬菜,加快农业特色化、有机化、绿色化、品牌化发展步伐,真正让游客“住得下、留得住、吃得好、玩得好”。

正在村里督查护林防火的包片指挥长,县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张文波介绍,近年来,县委确立了“绿色立县,建设美丽沁源”发展战略,全面推进文旅兴县,探索“文化旅游+”“+文化旅游”发展模式,致力打造高品质全域旅游品牌,满足游客多元化需求,实现全资源整合、全领域互动、全社会参与、全业态发展,以池上宿集、隐居乡里沁源项目为突破,打造精品民宿旅游项目,让村村有主题、村村有特色,村村念好“康养经”。

遥望星空、看见青山、闻到花香,在“专家小镇”小住几晚,邀三两好友,品一壶清茶,坐看云卷云舒,静听花开花落,享一时之闲情,美哉,快哉……(来源:沁源融媒)

(责任编辑:张文卫)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UAGOM3EBfwtFQPkdCxfP.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