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以翔,一个娱乐至死的牺牲品

2019-11-27     影视烂番茄

2019年11月27日,也就是今天上午,高以翔经纪公司在微博发表声明,

证实艺人高以翔,在录制浙江卫视《追我吧》节目中,不幸离世。

而早在今日凌晨,就有知名博主爆料高以翔录制节目出事了;

1点45分时,他在参加跑步项目的过程中突然晕倒、不省人事;

期间心脏骤停了3分钟,现场医护人员进行15分钟的心肺复苏,之后于2点30分左右送上救护车,前往附近医院进行抢救。

但据某位博主透露,医院接到高以翔时候情况已经很糟糕了,瞳孔放大至边缘。

3点45分,某知名博主发帖称:情况很严重。

5点左右,在医生2小时的全力抢救下,依旧失败....高以翔不幸离世。

整体情况和时间线大致如上,

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我第一时间是震惊、悲伤。

可能有很多人听过高以翔这个名字,但对他本人不是特别熟悉。

1984年出生的他现年35岁,大学毕业后因缘巧合成为一名平面模特,后来进入演艺圈成为一名演员。

虽然不是实力派,但也曾经有过很多让人印象深刻的角色,

2016年《遇见王沥川》里,塑造的王沥川就圈粉无数。

区别于小鲜肉和老戏骨,高以翔出色的外形条件,一直以来都是他的优点和特点。

13年的开始,就连续4年入选“全球百大最帅面孔排行榜”,2016年最高排到第七位。

连挑剔的小s都是他迷妹;

身材虽然谈不上健美,但管理也很优秀;

从12、3岁的时候就开始健身训练、打篮球。

打开他的微博,前两条还是篮球相关。

所以这样一个正当盛年、有健身习惯、良好身材管理的男演员,在节目中突然猝死,着实让人有些不敢相信。

而这其中,很大原因在于他参加的这个综艺节目。

浙江卫视这个名为《追我吧》的节目,已经播出了三期,号称花费1亿元搭建物美、各种装置等。

节目的录制时间是晚上,形式上顾名思义,让明星嘉宾在各种高难度的关卡中辗转腾挪,躲开超能素人的追赶。

更关键的,是这节目卖点硬核高难度,所以有好几个关卡都非常消耗体力。

比如徒手用臂力过桥、踩着晃动剧烈的梅花桩到对面,

还要踩过巨大的多边形滚筒,上楼梯下楼梯、甚至飞檐走壁。

更要命是最后的环节,

明星要徒手、一口气爬上70米的高楼,接着再从顶楼通过滑索划过搬动到对面的大楼...

这样体量的环节设置、这样高难度的强度要求,对于运动员来说都难顶。

体操冠军李小鹏后期一直在喊:“不行了不行了我真的跑不动了”;

奥运冠军邹市明摔下海洋球池子后,呼叫到“腿没知觉了”,大半天没缓过来。

普通明星就更不用说了,

毕雯珺曾跑吐过,范丞丞跑吐过两次,李振宁还被扛上救护车吸氧,一般节目要录制到凌晨四五点才收工。

夸张的是,这节目还是半夜录制!

人体体温最低,神经反应、关节活动性、心肺功能等各项身体机能都在低谷,再加上宁波不到10度的低温。

剧烈运动?不停歇地跑步?

这节目不该叫《追我吧》,应该叫《追命吧》。

节目强度和时间设置的不合理性绝对是造成这个悲剧的原因,但还不是之一。

在高以翔逝世的消息传出后,大部分人将矛头直指浙江卫视,

因为在这次事故中,一个国内数一数二的电视台,所展现出的不专业性简直令人发指。

游戏环节强度设置不合理之外,在这种高强度活动中,安全配套设施的缺陷,同样是重大的问题。

猝死很可怕,但上帝给每个人还留了机会——

黄金四分钟。

马拉松比赛是相关事故的多发地,但看看好几年前,人家的赛事保障、人员抢救就已经做到了极致。

选手倒地1分钟后,急救人员立刻到达,3分钟开始除颤,4分钟选手意识恢复。

而在《追我吧》的节目现场呢?

高以翔倒地后,第一时间无人发现、拍摄仍在继续,相关工作人员还觉得是高以翔的“小插曲”。

1点45分出的事,医生15分钟才到,

现场没有专业人员和专业设备待命,也没有紧急预案,直到2点30分才送上救护车。

这不是要命是什么?

作为一个全国数一数二的电视台,该做的不做,时候疯狂压热搜倒还玩得挺溜。

而且现在去《追我吧》官博搜“高以翔”三个字,一下子什么东西都没了...

只有一纸声明,连道歉都没有。

人心凉薄,莫过于此。

综艺节目出事嘉宾受伤,从来不是新鲜事。

宋小宝录制欢乐喜剧人的时候,从高处摔下,脊椎骨折;

王宝强录制《真正男子汉》时,摔得大腿骨折;

张杰在录制同样浙江卫视的《王牌对王牌》时,也曾经因为缺氧而晕倒受伤。

释小龙的助理在参与《中国星跳跃》(浙江卫视)跳水节目时,不幸溺水身亡。

艺人在综艺节目里被“不当人”,是一个吊诡的现象。

明面上不合理,但却成为人人奉行的潜规则,甚至以此为荣。

大体上,在于整个行业的畸形。

每一个节目表面上看起来都热火朝天、都精致无比,但背后龌龊却不得而见。

《追我吧》半夜录制、高强度的环节一录就是好几小时。

节目的副导演甚至还笑称,“熬夜熬成水平熬出新高度”。

但转念想想,这难道是正常的么?

把透支时间当成敬业,把拖拉当做常态,最后再用“行业标准”“年轻人就要拼命”的说辞赋予合理性。

但这其实是行业不正规,团队不专业的体现

似乎所有人都在拼了命地忙,所有人都在拍出观众想看的综艺,但观众真正想看的综艺到底是啥,其实大部分从业余者都没搞懂。

前面说到行业的不正规与畸形,其一在于对艺人的压榨、衍生成一种不健康的工作模式;

其二,还有审美

《追我吧》在他们一个类似的发布会上,有这样一句slogan:“挑战游戏+瞬间死亡”

整个节目的前期策划开始,就定了艺人要拼命的基调:你要么要很厉害,要就很狼狈。

因为在节目组预设的理念里,观众爱看的就是这个。

《跑男》掀起了国内户外真人秀的风潮,带领了好几十个同类型的节目,大伙上山的上山、下海的下海,玩蛇的玩蛇...

但最后,口碑最好的观众最爱看的,却是前几季靠脑子玩游戏的《极限挑战》。

一方面,其实这种动作性的综艺项目很容易审美疲劳,来多了没意思,所以动脑筋的鸡条就比《跑男》有意思得多。

另一方面,就是这种节目老让艺人去干不适合自己的事

大张伟在2016年的一个采访里,曾经吐槽过国内的综艺节目,着实一针见血:

“我们进这个行业,都是因为想有我们自己的本分,我们有自个儿的业务,我们就干我们自个儿的事情,靠我们自己的才华让大家喜欢就够了。”

是的,“靠自己才华让大家喜欢”,其实才应该是娱乐圈的本质。

唱歌的就唱歌,演戏的就演戏,综艺也应该有专门做综艺的人士,每个人都把自个儿的东西做好,才是最本分的事情。

所以日韩都有自个出彩的综艺明星、搞笑艺人,但我们没有。

国内参加综艺的明星,不是演戏就是唱歌的,而且也做不好本职工作的越来凑热闹;

这直接导致这帮业务能力不行的家伙,综艺也做不好。

而那些本来业务好的,反而被综艺拖累。

比起电视剧和电影,综艺节目的制作周期更短、回报率更高,在前几年的《跑男》《极限挑战》之后,户外真人秀又火了起来。

资本是趋利的,哪里有钱往哪里。

于是,所有人都往一个圈子跑的时候,所有人都丢失了本分,而圈子也变得鱼龙混杂。

不专业因为如此,畸形也是因为如此。

从前我们担心综艺会毁了一位演员的演技,但今天的事情告诉我们,它可能还会毁了一位演员的生命。

一个本来美好、健康的生命。

所以,对于整个综艺圈子来说,“整顿”是必须的。

但这个整顿不能一刀切,更准确的说法应该是“专业化”,让不同的人做好不同的事,做好自己的本分工作。

而对于艺人来说,同样亦如是。

说到底,新生艺人其实就是普通的员工,在劳动雇佣关系中处于弱势方,处于被压榨的一方。

熬夜录节目,某种意义上就是职场996,不可取、不提倡、不洗白,而且要抵制。

对于每一个平凡人来说,生命总是在第一位,工作和生活,还是应该分开的。

在这个娱乐至死的年代,当心娱乐致死。​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UA7drG4BMH2_cNUgkCRn.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