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双创券通用通兑推动长三角城市协同创新

2019-11-20   南湖发布

近日,在长三角双创生态峰会上,浙江嘉兴南湖区与上海杨浦区、江苏常州武进区、安徽合肥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联合签署《关于长三角双创示范基地联盟双创券通用通兑合作框架协议》。协议的签订,是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又一重要举措,标志着上述四地突破科技创新券跨省“消费”瓶颈,在长三角区域先行先试双创券通用通兑。

双创券即科技创新券,是政府向企业、创业者无偿发放,用于向科技服务机构购买技术创新服务、自主开展技术创新活动和各类创新载体提供创新创业服务的补助。一张小小的科技创新券,不仅可降低中小微企业和创业团队的研发成本,盘活沉睡的科技资源,还能成倍放大公共科技投入的效能。然而在实施过程中,仅有少部分能够实现跨地区使用,大部分地区都要求科技创新券在当地的科研机构和技术平台使用。这种地区限制性要求,使得创新券不能流通,既限制了中小微企业获取异地科技服务的能力,也降低了创新券的使用效力。

长三角地区是中国经济最具活力、开放程度最高、创新能力最强的区域之一,全国首张科技创新券和全国首张跨省使用的科技创新券分别诞生于江苏和浙江,为长三角区域启用通用通兑的科技创新券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此次四地试点启用的科技创新券统一名称为“长三角双创示范基地联盟双创券”,是杨浦区、武进区、合肥高新区和南湖区四地,主动探索以企业创新需求为合作基础,有效引导科技创新资源集聚流动,打通双创券通用通兑实施路径,推动长三角协同创新的积极实践。

杨浦区汇集了复旦大学、同济大学、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等名校,走出了一条科教名区之路;武进区是2018年全国科技创新百强区第一名,科创能力居长三角城市前列;合肥高新区坐拥新一代人工智能、量子信息等前沿技术,是安徽省最大的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南湖区引来图灵奖、诺贝尔奖获得者等国际顶级人才领衔的区块链技术研究院、医学实验室的建设和全方位合作,是我市经济发展和科技创新的主平台、主战场之一。可以说,四地在科技创新方面各擅胜场、各有“绝活”,在四地间以双创券通用通兑的方式促进科技资源的流动和科技资源的互补,无疑可以激发企业创新活力,同时为科技服务机构拓展业务带来机遇。

创新是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不竭动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核心就在科技创新。让科技创新的要素和资源在长三角区域间更好地流动,帮助企业、科研院所、服务机构跨区域对接、合作,是实现长三角科创一体化的切实需要。此次苏浙沪皖四地共同开展双创券通用通兑先行先试,必将为长三角创新共同体构筑提供行之有效的经验,以科技创新为长三角区域高质量发展注入内生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