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个二婚不幸的男人,想告诉你:好好珍惜原配,别失去后才后悔

2019-11-18     洪姐说情

01
婚姻当中最重要的就是忠诚,如果没有了忠诚,不管伪装的再好,婚姻还是露出一些马脚。

有很多人,在婚姻当中根本不懂得相处之道,当那个人在他身边的时候,他不懂得珍惜,总是挑三拣四,觉得对方这里也不好,那里也不好。
等到婚姻出现一些问题的时候,才发现,找来找去还是原配最好。
这个时候,你已经明白的太晚了,你失去了身边那个对你最好的人,不管以后你怎么样弥补,她的心里有了隔阂,很难再接受你了。

所以做事情之前,也希望能够考虑清楚后果,千万不要太莽撞。莽撞的结果只能够让你们两败俱伤,甚至是三败俱伤,这样的代价应该不是你希望看到的。

02
田伟是一个已婚之人,可是因为自己的一步错,导致他们的婚姻出现了问题。
在经历了一系列挫折后,他才想要回头,可那时,现实已经不允许他回头。
所以他想要借自己的经历给各位男士提个醒,不管在任何时候,请好好珍惜你的原配。


不要做对不起婚姻的事情,当日后你想要弥补的时候,你会发现难上加难。
田伟原先有一个非常幸福的家庭,这段婚姻很多人都羡慕,他的妻子是一个老师,每个月的工资3000块钱,下班之后照看孩子,生活节奏压力一点都不小。
夫妻之间最重要的就是相互理解,要知道家庭是两个人的事情,只有互帮互助,那么这段感情才有可能幸福。

家里面的家事应该两个人一起承担,不应该把所有的事情都压在一个人身上,联想一下,家里面一个人特别忙,而一个人特别闲,对比之下忙的那个人肯定会出现一些心里不平衡,时间久了感情极容易受到影响。


而田伟就是在那个家里面比安逸的人,每次妻子说他的时候,他都不以为然,甚至觉得不就是一点家务事吗,谁做不是做,为什么偏要盯着他不放?

他总觉得妻子唠唠唠唠叨叨的很烦,时间久了,他就不愿意再回这个家了,哪怕是下班之后,他宁愿跟同事们多待一会儿,也不愿意跟妻子大眼瞪小眼。

每次回到家,已经是晚上10点,那个时候妻子早已经把所有的事情都处理好了,而他回到家之后什么都不做,睡觉就好了。
因夫妻双方回家时间不统一,他们之间的沟通也出现了问题,田伟回来的时候妻子已经睡了,等他醒来的时候两个人都要上班。

夫妻开始了冷战,妻子看田伟不顺眼,而田伟也觉得妻子太啰嗦,两个人各自赌气,看谁跟谁低头。

在这段时间之内,田伟击经常出去喝酒,并且在酒吧认识了一个女子,对方的家庭条件不太好,上班之余还会在一些酒吧里面打工,陪客人喝啤,赚取生活费。
男人遇见一些可怜的女人,总是会对她产生一些同情,慢慢地将同情变为依恋。

对这个女子,田伟就是这样的心情,在家里面他要受妻子的唠唠叨叨,但是在外面,他就是这个女子的偶像,女子什么事情都听她的。

在这个女子身上,他找到了所谓久违的荣誉感。男人都希望被女人崇拜着,在这样的情况之下,他更不愿意回家了。

这段感情,也是一发不可收拾。

后来他回家之后,妻子对他又是一对唠叨,而他趁这个机会,以妻子的唠叨为理由,跟妻子提出了离婚。

在离婚之后,他跟那个女子在一起了,离婚不到一年,两个人就重新组建了家庭。

但理想是美好的,现实是残酷的,没有结婚之前,你根本不知道对方是什么样子的。

在结婚以前,他的二婚妻子给他的形象的是柔弱,需要保护的,但是结婚之后,二婚妻子给他的形象是蛮横无理的。

自从再婚之后,他们总是因为做家务的事情争吵,谁都不愿意做,就放在那里,家里很乱很乱。

那个时候,他才回想起了前妻的好,才明白她唠叨的无奈。

任何人,只有自己经历过事情之后,你才会明白,这件事情到底是谁对谁错。

经历过两次婚姻之后,田伟明白了,当初那是自己做的太过分,前期妻做的已经仁至义尽了,既要上班还要照顾孩子,他不懂得分担也就罢了,反而嫌前妻唠叨又找了一个,结果还不如前妻。

可是后悔有什么用,明白的已经太晚了。


03
所以,他想要借自己的事情,给婚姻中的男人提个醒,不管在任何时候,请好好的珍惜你的原配。

可能当初你们在婚姻的时候,会因为相处时间久的原因而出现一些审美疲劳,会觉得对方不好,对方身上满是缺点。

如果是这种情况的话,那么不妨你先置身事外,或者说先跟对方分开一段时间,你就会发现他的身上其实很优点很多。

只是因为你自己的不满足,才导致这段婚姻变成了这个样子。
人贵在知足,而且,一定要懂得惜福,这个世界上,你可能会爱上很多女人,但是真正用心对你的可能就那么一两个。

《大约在冬季》中,齐啸说过这样一句话,东北女人图你的情,上海女人图你的钱。

虽然说是一句玩笑话,但是也可以看得出来,女人是非常现实的,所以当你遇见那个真心对你好的女人的时候,你要好好的珍惜。

错过了她,那么可能你以后再遇到的人,一个不如一个,那个时候不管你再怎么后悔都没用了。
开弓没有回头箭,有些事情,一旦做了,就没有办法弥补,所以,凡事请三思。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U8zegG4BMH2_cNUg6Da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