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听一位朋友说:她认识的一个孩子妈妈跳楼自杀了!
直接原因是:晚上,妈妈跟孩子因为学习的事情发生激烈争吵,妈妈撕了他的卷子, 剪烂了他的书包。后来妈妈跟家人说今晚要到客房睡,安静一会,却没想到发生了这种意外。
据说,这个妈妈为孩子付出很多,她生活的所有焦点都是围绕这孩子的小升初考试。孩子之前的学习成绩很好,但是六年级上学期成绩开始大幅度下滑,有厌学情绪。这个妈妈几乎牺牲所有休假时间带孩子奔走于补课之间,她每天督促孩子的功课,关注孩子的分数排名,但是孩子却越来越抵触,跟她冲突频繁。
她描绘过青春期的孩子在与她冲突时的咆哮,言语尖锐锋利得像一把刀。 她说:我也体谅孩子辛苦, 但是班里倒数是无论如何接受不了的。
是啊,我们可能嘴上说着“只要孩子身心健康,学习好坏无所谓”,但是内心深处还是不甘心:为什么我的孩子就不如别人家的孩子呢?他明明不笨为什么成绩很差?为什么我的孩子不能考上名牌大学呢?
我们都觉得自己的孩子是最出色的那一个,他承载着我们所有的希望,所以从生下来的那一刻起,我们就不惜投入精力和金钱按我们的目标努力打造一个“标准且优秀”的孩子。
美国哥伦比亚心理学博士沙法丽.萨巴瑞在她的著作《失控:孩子不听管教怎么办》中说:父母很容易将自己的愿望投射到孩子身上,随心所欲地为他们的生活撰写剧本,购买戏服并预测“电影”的结局。
可是,孩子们喜欢父母“导演式”的养育方式吗?几乎每个孩子在逐渐长大到拥有一定的力量后,会变得不听话了——因为他不喜欢你的安排,因为你不理解他。
如果你继续按照你的方式来管教孩子,孩子会面临两种结局:
一是孩子放弃自我,按照你指定的角色去演:刻苦学习,不玩电子产品,听话、懂事,总之,只要你满意就好;
二是孩子冒着被制片人镇压的危险愤起反抗:逃学,上网,早恋,离家出走,抑郁,怎么让你生气怎么来。
如果你遇到的是第二种孩子,你会愤怒、咆哮、无法接受演员的不配合,你会焦虑、抑郁、陷入困境中无法自拔。
你痛苦、无奈,无计可施,有时候真想将这个孩子扔掉拉倒。
但是,事情也有好的一面:那就是你并不是孤立无援,你的境遇有无数个青春期孩子的妈妈正在经历。
前几天跟闺蜜聊天,她向我抱怨对女儿的不满:“上次月考还是个A2,这次期中考试却掉到A4了,你说还有一年多就中考了,她这个水平能考到重点高中吗?”
是啊,孩子小学时是学校里的尖子生,上了初中后一路下滑,哪个妈妈能淡定不着急?尤其是看到孩子还在悠哉悠哉的时候,真是恨铁不成钢啊!上前督促她学习。奈何人家根本不摆你,还嫌你烦。
这火气“蹭蹭”就上来了,劈头盖脸一顿训,结果孩子不接受你的批评,奋起反抗,家里立时硝烟四起。
你只能压抑住火气,偃旗息鼓。因为你担心孩子去跳楼,担心孩子做出不理智的事情,但是,妈妈们的焦虑要到何处安放?我们也是第一次当妈呀,我们也是第一次面对青春期的孩子。
大家都知道青春期的孩子不容易,但有多少人关心过孩子背后的妈妈呢?包括家人。
妈妈们背负着家庭教育的重任,还要承担着社会教育竞争的压力。可以说,现代妈妈们的处境并不好过,有的甚至要难过于在应试教育机制下的孩子。
为什么说青春期孩子的妈妈步履维艰?
青春期孩子的妈妈多数正处于事业的关键阶段,工作上压力重重。
多数妈妈都是职业女性,或者有一份自己的事业。在工作上,她们的年龄正是单位的中坚力量,可能担负着比较重要的工作,任务繁重。
在单位里,恐怕没有人会因为她们是女性而网开一面,如果你想轻松一点,可能很快就有人取代你的位置。
美国国家统计局2016年发布过一组关于世界各国劳动参与率的数据,中国女性的劳动参与率近70%,世界第一。而妈妈们也想借助工作中实现自我的社会价值,可以说,这一代女性,比从前任何一代女性都发挥出了更多的社会价值。同是,她们也承受着更多的来自工作上的压力。
妈妈们承担着家庭教育的绝大部分责任。
在古代,“养不教,父之过“;可是现代社会,多数父亲在养育孩子的问题上都是“云配偶”。
网上曾经有一个调侃爸爸妈妈的段子:
孩子跟妈妈聊天:“妈,我衣服呢?妈,我现在要吃水果。妈,我饿了。妈,我的书哪去了?妈......"
跟爸爸聊天,只有一句:“爸,我妈呢?”
看看那些活跃在各个课外班的家长们,几乎清一色的是妈妈;家长会上,多数是妈妈;陪孩子阅读的,多数是妈妈;参加亲子班的,多数是妈妈.....
妈妈们承担着大部分的家务劳动。
虽然时间已经进到9102年,但家务依然是以女性为主。多项统计显示,中国女性的家务劳动时间远远高于男性。即使目前女性工作时间正在持续增长,但家务劳动时间的性别差异甚至还在扩大,也就是说,女性在职场付出了更多精力,回家后还要在家务劳动中付出很多时间和精力。
马尔克斯曾说:“比起婚姻中的巨大灾难,日常的琐碎烦恼更加难以躲避。”
中年女性同时面临的可能还有:父母的疾病,伴侣的冷漠,这些压力、痛苦一直包围着妈妈们,如果最亲爱的孩子来一次语言和情绪的攻击,很容易成为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中年老母亲们如何才能不被孩子的成绩左右?如何才能与青春期的孩子减少冲突?我的建议:调整自己,摆脱焦虑,做一个人格独立、心理强大的妈妈。
1、明确价值观。
也许你从未将自身的价值观与教育孩子联系在一起,但其实,我们的价值观不仅决定着我们自己的人生轨迹,还直接决定着我们如何安排自己的具体生活,也会直接影响到我们对待孩子的方式方法。
当你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到家,等待你的是一大堆家务,你先思索一下你人生的目标是什么?你工作的目的是什么?如果你是为了活得更舒心一点,你可能会请小时工来帮忙分担一部分家务,而不是一边抱怨一边干活,然后让糟糕的情绪漫延。
当你想要管教孩子时,先思索一下你真正想要一个什么样的孩子?是想要一个只会学习的机器人还是要一个有独立意识的孩子?只有想清楚这一点,才能让自己不再执迷于孩子的学习成绩。
2、接纳孩子的不优秀,学会放手。
承认自己普通很容易,承认自己的孩子普通很难!
有一位朋友,自己是教书育人的老师,但却对儿子丝毫没有办法,孩子的成绩惨不忍睹,母子之间突很严重。
她曾经与叛逆期的儿子大打出手,但儿子反而更加叛逆。她跟熟人、学生家长从不敢提她的儿子,怕让别人笑话。有一段时间,她焦虑地整夜睡不着觉,经常躲在屋里哭,有时真恨不得跳楼结束自己的生命算了。可是,想到自己还有年迈的父母没有尽孝,她又不敢跳。
最后,为了生存下去,她不得不选择了放手,不再管孩子的学习,只管好自己的事情。
没想到,在她放手之后,儿子反而不再跟妈妈对着干了。高三时特别努力地学习,最后虽然没有考上妈妈理想中的大学,但也上了一所一本院校。
3、尊重自我需求。
生了孩子之后,很多妈妈忘记了自己的需求,将家庭和孩子作为自己生活的重心。其实,这种不平衡的分配方式是有风险的。你的重心放在自己之外的地方,一旦外界有动荡,你就会失去平衡,所以,你的重心一定要放在自己的身上。
事实上,妈妈只有自身感觉良好,才能愉快地跟孩子相处,营造一个融洽的家庭氛围,孩子才能健康快乐地长大,才能达到我们的最终目的。
所以,妈妈们不要将全部的时间和精力用在孩子的身上,留出一定的时间和精力用来满足自己的需求,你需要购物,你需要娱乐,你也需要关注自己的心情。
4、重新定位自己的角色,做一个60分的妈妈。
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面临着很多冲突,他们正走在自我实现的路上,对青春期发生剧烈变化的孩子来说,这是一场艰难地挑战。
在孩子小的时候,你是他生活的全部内容,他的喜怒哀乐完全取决于你的安排。
到了青春期,你却突然被否定了,而且孩子根本就没有通知你,也不需要经过你的批准,于是你无法接受。但是孩子要探索自我,必须要摆脱父母的控制。
你必须要承认你被孩子“抛弃”了,你要做的是挣扎着爬起来,重新转换自己的角色,调整与孩子之间的关系。
心理学家曾奇峰老师说过:60分的父母,是孩子健康成长的最佳环境。
最后,我想告诉妈妈们:减少焦虑,减少对孩子成绩的关注,减少对孩子的控制,做一个60分的妈妈刚刚好。孩子总有一天要长大,我们终有一天要做回自己,不妨就从现在开始慢慢学着退出孩子的空间,让孩子“我的青春我作主。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U76g7nMBURTf-Dn56YH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