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和县市场监管局开展保健食品市场专项整治。(何殷捷 摄)
邵武市积极开展“可食用农产品”一品一码工作,图为监管工作人员指导水果批发经营户使用一品一码追溯系统。
松溪县市场监管局工作人员检查指导餐饮市场。 (叶丽枝 摄)
执法人员进入超市进行专项检查
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中,南平市食安委下发《通知》成立联合行动小组和六个项目工作小组,牵头部署在全市范围开展整治食品安全问题联合行动,着力解决群众在食品安全方面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为群众舌尖上的安全保驾护航。
9月以来,南平市掀起整治食品安全问题联合行动热潮。
南平市市场监管局昨日提供的数据显示,联合行动共查获涉及无证经营、生产经营“山寨食品”、食品中添加非食用物质等违法案件30起,罚款40.68万元,其中移送当地公安机关处理3件。公安机关共破获销售有毒有害食品案(减肥药)9起,报省厅挂牌督办食品案件2起,发起全国集群战役1起。
预防为主 抓好生产源头管控
要让百姓的餐桌更健康,从食品生产源头到终端的每一个环节都不能掉以轻心。加强生产源头管控,是为食品上的第一道“安全锁”。
南平市农业农村部门将全市1997家(含畜牧)企业(合作社)列入主体备案登记,加强对重点的生产企业(合作社)生产记录管理。今年还对登记备案的企业(合作社)进行筛选,实施动态管理,识别企业(合作社)是否有基地、有生产。
南平市市场监管局利用我市打造“武夷山水”公用品牌大好契机,将入选农产品品牌产品纳入“一品一码”信息全程追溯体系,目前南平市“一品一码”食品安全追溯系统已构建完成,涵盖全市农贸市场及其场内经营者,并实现与省局平台的互联互通。
为把好食用农产品准入关,市本级4个食用农产品批发市场已建立农残快速检测室,全市50个农贸市场和54个超市日均开展蔬菜、水果、水产品等约20个品项的快速检测并及时在醒目位置公示。南平市市场监管局采购1万多盒农残快速检测卡,免费发放给南平市中心城区的农贸市场;建瓯市市场监管局组建食用农产品流动抽检队伍,不定期对入市销售的食用农产品开展快速检测。邵武市市场监管局要求农贸市场、超市对其经营的农产品进行全批次农残快速检测,并出具快速检测单,在打印销售单据时统一公示。今年以来,全市蔬菜农药残留快速抽检达9625件,实验室检测2010件。
规范经营 加强督查落实责任
要切实保障食品安全,就必须强化经营者的法律意识和责任意识。
全市各级市场监管部门督促集中交易市场开办者配备专职或者兼职食品安全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引导集中交易市场开办者建立入场销售者档案,监督销售者严格落实进货查验、索证索票、签订质量安全协议制度。
据不完全统计,我市从事保健食品生产经营的企业有2901家。全市保健食品监管部门综合评定保健食品生产经营风险等级,确定实施监督检查频次,建立健全日常监管档案,确保辖区内保健食品经营企业日常监管全覆盖。
今年秋季开学前,我市部署学校食堂食品安全专项整治行动。对学校食堂的就餐场所、后厨环境卫生、“三防”设施、餐饮具清洗消毒设施、添加剂管理制度、“一品一码”追溯体系落实情况等进行了检查,通过检查,大部分学校食堂状况良好。
依据省级“明厨亮灶”示范单位评定标准,南平市市场监管局对县(市、区)申报创建的28家示范单位进行初审。经核查,确认了11家基本符合创建要求的餐饮单位为创建省级示范单位,其中学校食堂7家、大型餐馆4家。
建阳区探索推行“事前有申报、过程有监管、事后可追溯”的农村集体聚餐食品安全管理工作机制,目前已指导建立26个农村集体聚餐点,13个乡镇、街道均已完成第三轮农村厨工培训,共组织培训90场,农村集体聚餐备案登记5672场次,就餐人数约79万余人,现场监管指导达6133场次以上。这一做法得到了省市场监管局肯定推广,南平市将分批次实施农村集体聚餐点建设计划,争取在每个乡镇建立一至二个农村集体聚餐点。
武夷山市度假区创建省级“食品安全示范街”,消费者通过街区内设的触摸屏,或者用手机扫描“武夷山市场监管”公众号的二维码,便可查看示范街商户的信息。通过“明厨亮灶”专项展示,他们还可以直接观看后厨实时的人员操作规范和环境卫生状况,买得安心,吃得放心。度假区推行“南平市一品一码APP+配套蓝牙打印机”的销售模式。消费者通过扫描市场监管部门为食品销售经营户制作的专属店铺二维码桌牌下单,商品相关追溯信息便可通过蓝牙打印机实时打印,并粘贴于商品外包装上。
在茶叶生产重县松溪县,县农业农村局、市场监督管理局、茶业总站等部门开展茶山施用农药联合执法专项整治行动,巡查茶平乡和渭田镇茶山面积共4万亩。行动中,他们还通过无人机寻找确定喷施农药的现场,而后前往执法检查。如今,茶农茶园施肥用药情况明显好转,各主要茶产区均未发现使用禁限用农药和强水溶性农药的情况。
重拳整治 “零容忍”违法犯罪
聚焦人民群众的操心事、揪心事、烦心事,围绕未取得许可生产经营、生产经营山寨食品等群众反映强烈的重点问题,由南平市食安办、市场监管局、公安局牵头,会同市教育局、农业农村局等相关部门,在全市范围内开展整治食品安全问题联合行动。
案件查办组共查获涉及无证经营、生产经营“山寨食品”、食品中添加非食用物质等违法案件30起,罚款40.68万元。公安机关共破获销售有毒有害食品案(减肥药)9起,报省厅挂牌督办食品案件2起,发起全国集群战役1起。依法开展清查经营早餐店60余家,检查药店等销售保健品、药品经销点150余家。
保健食品整治组完成保健食品经营企业排查2758户,检查保健食品经营单位2996家次,妥善处理保健食品投诉举报18件,立案5件,配合南平市公安部门立案查处销售有毒有害保健食品案7起,打掉销售有毒有害食品“黑窝点”2个,配合公安部门抓获犯罪嫌疑人3人。
校园食品安全整治组共检查学校食堂及周边食品经营户2047户次,抽检食品101件,约谈学校食品安全负责人和食品经营单位负责人472人次,责令改正328户,警告56户,立案查处2起。
农产品质量安全整治组检查食用农产品销售者数量8619家次,检查批发市场、集贸市场等各类市场601家次,查处违法案件32件,其中农药兽药残留超标案件数量20件,污染物残留超标案件数量3件,移送司法机关3件,涉案货值1.25万元,处罚48.8万元,受理和处理消费者投诉举报67件。
联合行动期间,全市共接到“12315”食品相关举报投诉474起,已办结439起。
(陈 谦 左舜宇 吴米兰 文/摄)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U3Qt-G4BMH2_cNUgIsJ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