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养金鱼,有多讲究?

2019-08-22   金鱼的王者KOG

文章节选自《朱砂鱼谱》,一起来学习古人养金鱼的诸多讲究,比如换水前要洗手,不要用手捞鱼要用碗舀鱼,四季喂食和换水的手法,大鱼和小鱼的混养等很多细节做法。

古法养鱼的经典之作,必读!



鱼相忘于江湖,是鱼乐也。朱砂鱼不幸为庭斋间物,涓涓一勺水之积也,不厚故。须数日一换却,其水取江湖活水为上,井水清泠者次之,必不用者城市中河水也。

鱼类在江湖中相互忘情地畅游,是鱼的乐趣。朱砂鱼不幸沦为庭院书斋之间的玩物,积攒涓涓一勺这么少的水,水面不深厚,所以要过几天就要换水一次,取用江湖中的活水是最好的,井水中清凉的次一等,城市中的河流的水是必不能用的。




海换水需早起,须盥手,须缓缓用碗捉取,勿迫以手。迫则伤其鳞鬣,鳞鬣伤,鱼则日渐就毙,纵不毙亦乏天趣,而生意不舒矣,慎之慎之。

大量换水需要早早地起床,必须洗干净手,必须慢慢地用碗来捉取朱砂鱼,千万不要用手强行捉取。强捉则会伤了朱砂鱼的鳞片鱼鳍,鳞片鱼鳍受伤了,鱼就会渐渐地死去,纵然不死也缺乏天然的情趣,而鱼的精神也不舒展了,一定要慎重啊慎重。




换水一两日后,底积垢腻,宜用湘竹一段作吸水筒,时时吸去之,庶无尘俗气。倘若时不吸,色便不鲜美,故吸垢之法尤为枢要焉。或曰投田螺两三枚,收其垢腻亦可。

换水一两天后,水底积累起滑腻的污垢,适宜用湘妃竹一段做成吸水筒,时不时地把这些污垢吸掉,才能没有一点儿尘世庸俗的气息。倘若一时没有吸去,鱼的体色就不鲜美,所以吸除污垢的方法尤为关键了。有人说水缸中投养两三枚田螺,让这些田螺清除这些腻垢也是可以的。




此鱼性嗜水中红虫,逐日取少许饲之,毋令过多,多则腹胀致毙。亦毋令缺,缺则鱼不丰美,若欲其不畏人,每饲彼红虫先以手掬水数声诱之,彼必鼓浪来食,及习之既熟一闻掬水声即便往来亲人,谓之食化。

这种鱼生性嗜好吃水中的红虫,每天捞少量来喂它,不要喂得太多,太多了则鱼吃得肚子胀起来而致死。也不要喂得太少,太少则鱼就长得不丰满美丽了。如果想要使朱砂鱼不怕人,每次喂它红虫的时候就要先用手捧水数声来引诱它,它必然涌起波浪来吃,等到它习惯了熟悉了,只要一听见捧水的声音就立刻游过来亲近人,就把这叫做吃食的习惯吧。


水中红虫盛于夏秋之间,入冬历春即为罕物。此时宜以生鸡子调碎,用竹丝帚逐旋细点饲之乃佳,惟凝寒中纵不饲之而不害。

水中的红虫在夏秋之间盛产,从入冬到来年立春就非常罕见。这个时候也可以把生鸡蛋调碎了,用竹丝的小扫帚慢慢地旋转蘸取细点来喂它最好,只有在天寒地冻的时候纵然不喂它也没什么妨害。




每年四五月间正朱砂鱼散子之候,若天欲作雨,须择洁净水藻平铺水面,以待伺其既散,逐一取有子者,另置小缸器中晒子,倘过时不取则子悉为他鱼所食。

每一年的四五月间,正是朱砂鱼甩鱼籽的时候,如果天要下雨,必须选择干净的水藻平铺在水面上,等它们来散籽。等它们甩完籽,逐一取出上面有鱼籽的水草,另外放在一个小缸里晒鱼籽,倘若过时不取出水草,那么上面的鱼籽就全都被其他的鱼给吃了。




鱼初出时如针如线,且未须以物饲之。俟其长至四五分既变红色方可饲以红虫,最忌饲之太早,太早则伤其肠胃,以致毙之道也。

小鱼刚孵出来的时候,细小得象针象线,并且不需要用事物来喂它们。等到它们长到四五分长快变红时,才可以用红虫来喂它们,最忌讳喂得太早了,太早了就会伤了它们的肠胃,以致是使鱼毙命的方法了。


凡鱼入夏皆喜雨而畏日,朱砂鱼尤甚,缘缸中水力浅薄故也。每夏日须早起以梅天雨水洒之,日既高须植一架以蓝色布幔荫之乃佳。不然一经烈日,则缸中之水热如沸汤,鱼之不毙者寡矣。

凡是鱼进入夏天都喜欢雨水而害怕烈日,朱砂鱼尤为明显,这是因为鱼缸中的水又浅又少的缘故。夏天里每天必须早早起来用所搜集的梅雨天的雨水撒在鱼缸里,太阳高高升起就必须支起一架用蓝色的布做的布幔来遮荫,这就最好了。不然的话一经过烈日的曝晒,则鱼缸中的水就会热得象煮沸的开水,鱼不死的话,这种情况太少了。


此鱼不甚畏寒,纵不藏亦得。但遇冱寒则辄底俱冻,多至夭损。须每年冬仲盛于中等缸器中,掘窖安置,须用一缸覆之外加以泥,待开岁春仲始出窖,乃为万全也。

这种鱼不太怕冷,就是冬天不储藏起来也可以。但是如果遇到天寒地冻的天气,就连鱼缸底上的水都冻上的话,那么鱼就多半会夭折。所以必须每年冬天第二个月,把鱼盛养在中等大小的缸器中,在地上挖一个地窖来安放这些鱼缸,必须用一个稍大的缸套在鱼缸外面,两缸之间填上泥土,等到来年的春天第二个月才能把这些鱼缸移出地窖,这才是万全之策啊。




大凡蓄朱砂鱼缸以磁州所烧白者为第一,杭州宜兴所烧者亦可用,终是色泽不佳。余常见好事者家用一古铜缸蓄鱼数头,其大可容二石,制极古朴,青绿四裹。古人不知何用,今取以蓄朱砂鱼亦似所得。

凡是用来蓄养朱砂鱼的鱼缸以磁州所生产的烧成白色的缸为第一等,杭州宜兴所烧制的也可以选用,但终究是色彩光泽不太好。我曾经看见过朱砂鱼爱好者用一个古代的铜缸来蓄养朱砂鱼数尾,这个缸大得能盛两石的水,形制极其古朴大方,四面长满了青绿的铜锈。不知道古人用这个缸来干什么用,今天取来用它蓄养朱砂鱼也似乎蛮相称的。




后记:

明人张德谦所著的《朱砂鱼谱》成书于一五九六年,是中国最早的一本论述金鱼生态习性和饲养方法的专著。 虽然历经400年,其中论点却极少谬误,至今读来,如沐春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