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经开区法院“法治大讲堂”,全民“融入式”普法新氛围

2019-12-31   中吴网

中吴网讯 三年来,常州经开区人民法院结合区情,积极打造“法治大讲堂 法润经开区”机关党建特色服务品牌,在普法宣传教育形式多样化、内容精细化、效果持续化上多点发力,努力营造全民学法、用法、守法浓厚氛围。

“菜单式”普法促进法律服务精准高效

紧抓“团队、主题、需求”三要素, 遵循“观点正确、贴近群众、指导性强、特色鲜明”四原则,经开区法院坚持为机关、企业、学校、社区提供个性化“普法菜单”,实现“你讲什么,我听什么”到“你需要什么,我讲什么”的转变。精准了解司法需求。确定交通事故赔偿、婚姻家庭纠纷、经营风险防范、职务犯罪预防等10类讲座主题,印制并发放“法治大讲堂”主题菜单500余份。充实主讲人队伍。从资深法官、审执一线业务骨干中选拔19人组建“法治大讲堂”主讲人团队。以专业法官会议为契机,加强主讲人分析研判案情,提炼总结审判经验能力,为讲好法制教育课打下基础。精细储备授课内容。利用法院丰富审判案件资源,筛选典型性强、教育意义大的案例纳入法治大讲堂素材库。

“融入式”普法实现法律知识无声浸润

经开区法院立足法治大讲堂平台,拓宽普法思路,积极探索“融入式”普法,结合请进来、走出去、培育阵地等方式,累计开展大讲堂94余次,让法律知识在无形中渗透到群众生活的方方面面。转变理念迎群众进院。把法院作为普法宣传第一阵地,充分利用法院自身资源优势进行法制宣传教育,让司法走进群众、群众亲近司法。多次举办“法院开放日”活动,邀请辖区群众代表、中小学学生、企业职工旁听聚众斗殴、毒品犯罪等案件公开庭审并开展庭后法制教育。创新形式送法律上门。组织主讲人围绕婚姻、继承、购房等热点问题开展专题授课,现场互动问答,拉近与群众距离。以经开先锋机关服务企业行动为契机,向辖区百余位企业家深入浅出讲解企业如何规范用工管理、依法订立履行合同等知识。先后走进中天钢铁集团、今创集团、灵通集团等辖区企业开展法制讲座,发放企业商事交易法律风险防范提示手册1000份。 走进经开区环保分局、综合执法大队等行政机关讲授行政法知识。培育阵地送平安进校。加强院校联动,在辖区学校设立青少年法制教育基地,2名庭长分别担任横山桥初级中学、常州市第四中学法治副校长。在开学、寒暑假等节点开展法治大讲堂,从“面对侵害如何保护自我”、“怎样识别防范诈骗”、“假期安全小贴士”等方面,为学生们答疑解惑,提高防范能力。

“借力式”普法实现法律社会效果相统一

经开区法院将普法宣传融入执法办案全过程,创新宣传载体,通过“三个借力”提升普法工作深度与广度,实现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双赢。借力司法公开。践行“司法公开就是最好的普法”工作理念,搭建阳光诉讼服务平台,累计为当事人提供案件查询、法律咨询、判后答疑等各类诉讼服务67116次,完善网上诉讼服务中心功能,畅通群众了解诉讼知识、依法合理维权渠道。完善智慧法院建设,及时维护庭审直播平台,方便群众有选择观看庭审直播。借力基层治理。积极对接辖区内村镇街道,以法治大讲堂为载体,与各村委、社区建立普法宣传长效机制。扩大与街道社区、辖区企业结对优势,共同开展党建活动,以党建带动普法工作纵深推进。主动网格化社会治理工作,扎实推进“驻点法官进网格”活动,选派8名员额法官、法官助理轮流进网格驻点,指导基层调处矛盾,有效化解诉前矛盾。借力“互联网+”。主动应对“互联网+”时代对法院普法宣传工作带来的挑战与改变,结合新媒体传播速度快、传播面广的特点,将法院官网、微博、微信公众号打造宣传法律的新利器。开设经法要闻、部门动态、案例评析、司法拍卖、扫黑除恶进行时等栏目,发送微信微博共计1668条,阅读量超过28400人次。强化外部媒体联动,与报刊、杂志、电视台等媒体建立常态化联络机制,不定期策划专题报道,134篇信息被常州日报、江苏法制报、人民法院报等各级媒体录用刊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