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病毒感染是一个全球公共卫生问题,据估计,全世界有超过3亿的乙肝病毒携带者,每年约有50万人死于乙肝病毒相关的肝病,如肝衰竭、肝硬化和肝细胞癌等。
在中国,估计有8000万到9000万人感染乙肝病毒,其中,有2000万属于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
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最主要的治疗,是抗病毒治疗,通过抗病毒治疗,能最大程度的抑制病毒复制,减少乙肝病毒对肝脏的进一步损害,从而改善生活质量。
以下,我们一起来了解抗乙肝病毒最重要的药物之一:恩替卡韦。
替诺:
恩替:
最后,还有一个区别。恩替需要空腹吃,吃恩替前后两小时不能吃东西,有点不方便,替诺就没有这个限制。这点区别就太有针对性了,大家参考个人情况。
乙肝病毒属于嗜肝DNA病毒科,基因组为双链环状DNA。其引起的免疫应答,是肝细胞损伤和炎症发生的主要机制。
• e抗原阳性患者HBVDNA载量大于20000,e抗原阴性患者HBVDNA载量大于2000。
• 谷丙转氨酶≥两倍正常值上限。如果没达到这个标准,肝脏组织学显示炎症程度≥G2,或者纤维化≥S2,也可以抗病毒治疗。
• 如果还达不到上面的标准,以下情形也可以抗病毒治疗:ALT高于正常值,同时年龄>40岁;年龄>40岁,肝组织学符合上面的条件;以上条件都不符合,但定期检查提示脾脏增大等疾病进展依据,建议行肝组织活检,必要时也可以抗病毒治疗。
在对恩替卡韦和替诺福韦的随机对照研究中发现,两种药物的耐受性都很好,病毒学、生化和临床症状等方面的改善相似。恩替卡韦的抗病毒效果略弱于替诺福韦,但不良反应更轻、更少。
国外研究发现,在与拉米夫定的短暂对比研究中,恩替卡韦发生e抗原血清学转换率、抗病毒效果,以及肝细胞炎症和纤维化改善方面,要优于拉米夫定。不过,时间用的越久,e抗原血清学转换率和拉米夫定相似。
e抗原血清学转换,相当于大三阳转成小三阳。
恩替卡韦不用于对拉米夫定耐药的患者。但也有拉米夫定耐药的患者,自行换用恩替卡韦也取得了很好疗效的。
恩替卡韦降低HBVDNA的能力,明显强于阿德福韦酯,且耐药更低。
研究表明,恩替卡韦是一种有效的抗乙肝病毒药物,耐受性良好。目前为止,没有报告非常严重的不良反应。最常见的不良反应是头疼、上呼吸道感染、咳嗽、鼻咽炎、乏力和上腹痛等。这些不良反应一般来说比较轻微。
对于晚期肝硬化的患者,研究表明恩替卡韦有可能会导致严重的乳酸酸中毒。
至于人们担心的,在对小鼠的研究中发现的肺腺瘤的风险,目前还没有在人类中发现类似的病例。
由于恩替卡伟在高脂或者低脂饮食的情况下,药物的吸收会有些轻微延迟。所以,建议恩替卡韦最好在空腹时服用。
空腹不一定非得在早上,其他自己方便的时候,都可以服用。所谓的空腹食用,是指在服药前后2小时不要进食。当然+也包括不要同时服用其他药物。
恩替卡韦治疗e抗原阳性的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如果HBVDNA低于检测下限,谷丙转氨酶恢复正常,且发生e抗原血清学转换,也就是e抗体阳性,再巩固治疗至少一年仍保持不变,总疗程已达4年者可考虑停药。
不过,停药之后依然要密切监测。
对于原本是e抗原阴性的,目前没有统一的停药标准,建议长期服用,但如果乙肝表面抗原滴度长期低于100,维持1年以上,也是可以考虑停药的。
恩替卡韦发生耐药,可加用或者换用替诺福韦进行抗病毒治疗,也可以考虑加用阿德福韦酯进行挽救治疗。
特殊情况下,也可以考虑换用或加用长效干扰素作为挽救治疗。
用法与用量:应当每天定时空腹服用(如每天晚上睡觉前服用、餐前或餐后至少两小时再服用)。建议听从医生或药师建议,严禁自行加减剂量。
漏服怎么办呢?
偶尔有漏服,当天能想起的话尽量补上;如第二天才想起,就只用当天用量即可,不能一天服用2倍的剂量,可能会增加副作用。恩替卡韦必须每天坚持,漏服次数太多会影响疗效,增加耐药率。
最常见的副作用有哪些?怎么减轻?
服药后可能会出现头痛、疲劳、眩晕、恶心等症状。有些是暂时性的。过几天后逐渐减轻或不会再出现,有些会持续存在。每次服药后都会有不适感,这时候最好的方法就是换另一种抗乙肝病毒的药物了。
总之,恩替卡韦的主要优点在于其强效的抗病毒活性和低耐药率,恩替卡韦在初始治疗中的作用,比拉米夫定、替比夫定和阿德福韦强。对于失代偿期肝硬化的患者,也具有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