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利耶夫:收复纳卡,子承父业,阿塞拜疆不屈的雄鹰

2021-01-26   枕猫

原标题:阿利耶夫:收复纳卡,子承父业,阿塞拜疆不屈的雄鹰

苏联解体后,阿塞拜疆共和国于1991年成立,位于欧亚大陆的结合部,是外高加索三国之一。国土面积8.6万平方公里,形如一只雄鹰展翅翱翔在里海之滨,因而雄鹰是当地对人的极高评价。

其领导人阿利耶夫已执掌阿塞拜疆总统权柄18年,他内外兼修,在内实行石油立国,建设美丽家园。对外推行全方位外交政策,维持等距离的大国平衡外交,最大程度维护阿塞拜疆的国家利益。

在去年底,阿利耶夫一举夺回了被亚美尼亚人占领了近百年的纳卡地区大部分领土,他不顾当地战事未平,亲自携夫人开车赶赴纳卡,跪在纳卡的土地上亲吻阿塞拜疆的国旗,并亲手将国旗升起。

阿塞拜疆人民彻夜不眠,高声欢呼他们的总统阿利耶夫,不屈的阿塞拜疆雄鹰。

阿利耶夫

子承父业到“夫妻共治”

阿利耶夫1961年12月24日出生在原苏联阿塞拜疆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首府巴库市。其父盖达尔·阿利耶夫是一名活跃在阿塞拜疆和苏联政坛的老牌政治家。

耳濡目染之下,小时的阿利耶夫就对政治极感兴趣,1977年考入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1985年获得历史学和国际关系学硕士学位后留校执教,他在语言上很有天分,精通俄、英、法和土耳其语。

苏联解体后,阿塞拜疆国际国内形势激变,1991年老阿利耶夫退出了苏共中央委员会,阿利耶夫则离开校园下海经商。

阿塞拜疆独立后的政局相当混乱,在1年多的时间里总统和代总统如走马灯般更换了4任。本已卸甲的老阿利耶夫于1993年发动政变重返政坛,任阿塞拜疆总统,阿利耶夫随同父亲从莫斯科回到阿塞拜疆。

盖达尔·阿利耶夫

从重新站在政坛上那天起,老阿利耶夫就开始有意识地栽培阿利耶夫,不但带着他参加所有的正式访问,培养他的外事处置经验和能力,并于1994年让他担任阿塞拜疆国家石油公司第一副总裁,主管这个国家地位最重要的战略性能源企业。

阿利耶夫1995年步入政坛, 曾两度当选议会议员,2000年当选阿执政党新阿塞拜疆党第一副主席,成为党内仅次于其父的“第二号人物”。

他于2003年8月4日被任命为政府总理,同年10月父子俩一起宣布参加总统竞选。

但是这一年的夏天老阿利耶夫的病情突然恶化,他带病主持修改了1995年版国家宪法,确定一旦总统不能履行其职责由总理代理总统,为阿利耶夫掌握权利扫清了障碍。

随着老阿利耶夫退出总统选举,支持他的选民都转而支持阿利耶夫,最终阿利耶夫在总统选举的第一轮投票中就以79.46%的支持率轻松胜出,当选阿塞拜疆独立以来的第五任总统,顺利完成了权力交接,成为独联体国家中首位且是唯一的“子承父业”的国家元首。

阿利耶夫

阿利耶夫上任后,坚持执政先治吏。主持出台《国家公务员》法,规范官员行为,严惩违法乱纪的公务员,纯洁干部队伍。

推行“电子政府”和“电子办公”,出台《反腐法》,利用网络反腐,让国际社会监督反腐工作,加强官员与民众的沟通,消除社会不满情绪,民众对政府的信心和向心力不断增强。

5年后他又以88%的得票率连任总统。2009年3月阿塞拜疆通过全民公决修宪,修改后的宪法规定“同一位总统可以两次以上参加总统选举”。这样阿利耶夫便可以合法地N次角逐总统宝座。

阿利耶夫是一个勇于实践、身体力行的领导者,从2003年执政起先后 400多次赴全国各地考察,与民众促膝谈心,体察民间疾苦,制订新的发展规划之前总是倾听民众心声,并采纳合理的建议纳入国家政策。

他关注社会和民生发展,将民生问题放在首位,采取一系列综合措施,大力发展多元化经济,拟定现代社会发展政策,重视社会计划的落实。继续增加工资和退休金,了结苏联时期的存款偿还问题,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

阿利耶夫

因胸有成竹,阿利耶夫对于他的每次总统选举都一直平淡视之。将总统选举活动当作平时工作日程安排的一部分,为深入基层了解民情,他甚至拒绝参加总统候选人的电视辩论会,认为这是“做秀”。

他不停地走访各地,深入基层,与选民面对面接触,受到选民的衷心拥戴,不仅使自己的竞选拉票活动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而且还拉近了与选民的距离。阿利耶夫不但在政治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家庭生活也极为幸福美满,他与夫人梅赫利班·阿利耶娃的婚姻可以说是门当户对,夫唱妇随。

阿利耶娃出身于阿塞拜疆首都巴库的一个书香世家,在阿塞拜疆医学院取得博士学位,毕业后当了一名眼科医生。她精通俄语、英语、土耳其语和阿拉伯语,在读大一时就与阿利耶夫成婚,后来逐渐将工作精力放在了社会活动方面。

她创办了《阿塞拜疆文化遗产》杂志,创立了慈善基金会阿塞拜疆文化之友,全面主持盖达尔·阿利耶夫基金会工作。先后被授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亲善大使”和阿塞拜疆“杰出年度女性”称号。

梅赫利班·阿利耶娃

近年来,因在慈善事业上的贡献,她在国内拥有很高的人气,政治影响力越来越大,2005年当选议会议员,8年前当选执政党新阿塞拜疆党副主席。阿利耶娃开始拓展工作层面,从社会活动逐步转向参政议政,提出数项改善民生的意见和建议,并形成国家政策,在阿塞拜疆的政治进程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4年前更是被丈夫阿利耶夫任命为第一副总统,并规定自己突然死亡或因故不能履职,将由妻子继任总统。夫妇同为一国的1号和2号领导人,阿塞拜疆由此成为东半球唯一一个“夫妻共治”的国家,是继父子两总统之后的又一政坛奇景,令世人耳目一新,堪称国际奇闻。

阿利耶夫之所以能够连任总统,并将妻子扶为继承人,主要原因是:

首先,阿利耶夫的强势性格起决定作用。他所在的新阿党是全国第一大党,牢牢把控着议会。

他在第一次任职总统后,立即对政府进行改组,将自己信任并有能力的人安排占据要职,这样他就能够直接掌控住国家的所有权力,行使权力如臂使指。

阿利耶夫

其次,良好的政绩使他获得了民众的支持。苏联后期,阿塞拜疆的社会福利状况在各加盟共和国中几乎是最差的。而阿利耶夫执政后,大力加强社会保障,推行教育和医疗免费。特别是对于纳卡战争中的伤亡人员、退伍军人、残疾人、难民等都给予生活上的保障。

他在努力增加就业岗位,执政十年时即已设立了120万个就业岗位,全国失业率已低于5%,贫困人口数量也逐年降低。他特别重视地区发展,通过援建美丽村镇,千方百计为移民解决住房,极力缩小城乡差距。在他的带领下,阿塞拜疆在独联体国家中的福利和生活水平明显高于其他国家,与宿敌亚美尼亚相比更是不可同日而语,获得了强大的民意支持。

其三,反对党没有足够的实力与之抗衡。他及新阿党对其余的反对党进行了强势打压,使得反对党的话语权极小,并且一直没有威信和能力与阿利耶夫相对垒的人物出现。

其四,阿塞拜疆的血缘和宗族意识极为浓厚。从传统上讲,阿塞拜疆族有崇拜英雄的心理情结,并且极为认同血缘传承。

阿利耶夫父子为阿塞拜疆国家富强、人民富裕带来了希望,因而子承父业也好、夫妻共治也罢,在民众心里都是可以接受的,只要阿利耶夫能使自己的生活水平和质量提高,他们就会选择支持。

阿塞拜疆

坚持油气立国,推行平衡发展和外交战略

阿塞拜疆盛产石油和天然气,探明的石油储量就达10亿吨。阿利耶夫在担任国家石油公司负责人时,就十分清楚以英美为首的西方国家最在意的是阿塞拜疆的油气资源。

从那时起阿利耶夫就树立了“石油立国”的理念,并在就任总统后,在此基础上形成全盘治国攻略,那就是油气开路,大力发展能源产业,在国内稳定民生,在国际上周旋出一片有利于阿塞拜疆的战略空间

他先后建设和投产数条输油、输气管线,出口至俄罗斯、土耳其、意大利、法国、以色列和美国等国,油气出口线路实现多元化。在阿利耶夫的一力推动下,阿塞拜疆的经济实现多元化,旅游、服务、高科技等非能源经济蓬勃发展,经济和社会呈现蒸蒸日上的良好面貌。

以石油和天然气合同所搭建的“平台”,阿利耶夫主政的阿塞拜疆实行在相互尊重、互不干涉内政和互利的基础上的全方位外交政策。维持一种“等距离”的大国平衡外交,利用大国在高加索地区的合作与竞争,最大限度地维护本国利益。

阿塞拜疆石油

阿利耶夫所奉行的多元化经济和外交策略取得了成功,主要原因是:

首先,充分发挥阿塞拜疆地缘政治要地作用,在大国间争取平衡发展。阿塞拜疆位于的里海之滨是当前东西双方全球战略争夺的交点,美国推出的大西洋主义和俄罗斯奉行的欧亚主义都力求控制里海和里海---黑海空间。

阿利耶夫利用美国和俄罗斯对阿塞拜疆地理位置的重视,在两者之间寻求外交空间和生存平台,甚至曾经挟美国军事之威以抗衡俄罗斯对其的打压,彻底摆脱俄军模式,实现北约化。在俄罗斯加强对亚美尼亚的军事援助后,阿塞拜疆曾声称要将美国和北约军队“请进”阿塞拜疆,以抗衡俄亚联盟。

其次,利用油气输送线路方案,在平衡欧盟与俄罗斯之间争取利益。阿塞拜疆拥有两条绕过俄罗斯的石油管线,不但打破了俄罗斯在中亚石油运输上的垄断,而且改变了欧盟对俄罗斯天然气的需求依赖,并将中亚和里海产油国绑在了一辆利益的战车上。

阿利耶夫利用油气的产量和输出方向的不同方案,与俄罗斯、欧盟进行合作与斗争,使得双方对其都有所倚重,不断提升阿塞拜疆在国际上的地位和影响,以寻求更大的国家利益。

阿利耶夫与普京

收复纳卡,勇破百年难解之结

纳卡问题是悬在阿塞拜疆与亚美尼亚人心上的一块巨石,上百年来双方争执不断,流血不断,牺牲不断,近年来这一问题又成为了俄美等大国博弈的焦点,进而成为双方难以解开的死结。

纳戈尔诺---卡拉巴赫(简称纳卡)位于阿塞拜疆境内,面积4400平方公里,人口18万,苏联时期纳卡地区是阿塞拜疆的一个自治州,同亚美尼亚不接壤,但该州80%的居民却是亚美尼亚族人。

1988年纳卡当局在亚美尼亚支持下宣布脱阿塞拜疆并入亚美尼亚,1989 年宣布独立。阿亚两国旋即爆发冲突,其后演变为阿亚战争,亚尼美亚占领了纳卡及其附近的阿塞拜疆地区,两国一直交火不断。

1992年在俄罗斯倡议下,欧安组织成立了由12国组成的明斯克小组,俄、美、法三国为该小组联合主席国进行停火调解。但阿亚双方各执己见,互不相让,依然时有冲突。近几年阿塞拜疆大力加强国家武装力量建设,增加军费开支,加大对外军技合作,增加军舰、直升机和无人机等武器装备的进口,并且获得了土耳其的全力支持。

欧安组织

去年双方再次爆发大规模武装冲突,这一次有备而来的阿塞拜疆军队全面占据了上风,亚美尼亚士兵难以抵抗阿军强烈的攻势,节节败退。最终在俄罗斯总统普京的调解下,双方签署了停火协议,亚美尼亚交还纳卡大部分土地的控制权,由俄军派驻维和部队监督双方停火协议的执行情况。

这次在阿利耶夫的强硬坚持下,亚美尼亚成为了最大的输家,阿塞拜疆人完成了百年来的心愿,纳卡终于重新归来。

阿利耶夫凭借他的智慧和能力,巧妙运用油气战略平台,持续夯实国民经济,大力发展民生。

他在大国间不断拓展外交空间,提升阿塞拜疆的国际形象和地位,使阿塞拜疆这只雄鹰在里海之滨越飞越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