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年,做了几个民宿或者酒店设计,也跟朋友一起,自己尝试开起了这家北京怀柔的山野民宿。我理解除了民宿主的因素以外,给来客带来有别于城市空间的特殊体验是很重要的”
——设计师
场地背山面山,远处有松景。原场地内有两个平台,二者约一米八的高差,平台上分别生长有几株大树小树。原建筑呈三面围合状,西侧二层,南北一层,不能加建。
原场地
原建筑
设计将原高差细分为三个平台,将入口的陡坡也部分处理为平台:前苑、里苑、中苑、后苑。四个平台拉长慢速了人的步伐,每个平台以台阶相接,台阶步数不多,尺度宽裕可坐。
场地剖面图
清舍酒店一览
院墙的形态以保留原有大树为基础,试图打破原有建筑秩序的围合,并将原本两层连续的建筑格局划分为大小不一的六个独立院落,院内交通通过各自的楼梯解决,并在后苑留出上山的通道——平面上自由的院墙形态由此产生。
分析图|公共活动区&私密活动区
各个院落之间由楼梯连接
保留树木穿插在院落当中
院子以竹棚相连,半掩蔽之,避免内院过于闭塞。院墙以竹模混凝土浇筑形成,台地部分以石头墙垒起,独立的内院铺有红色渗水砖,公共的平台以青砖铺之,材料选用希望契合周边自然山体和各个庭院的氛围。
以竹棚相连的院落
以竹模混凝土浇筑形成的院墙
独立内院里的红色渗水砖
不同色彩的小院门,强调归属感
四个平台通过水完成了最后的连接:粉色的钢渠将水从后苑落入里苑,前苑亦有荷花池——四个平台皆有水声,或静或动,亦隔绝了临马路的来往噪音。
粉色的钢渠将水从后苑落入里苑
粉色的钢渠下的光影空间
竹棚细部
以竹模混凝土墙面细部
平台
错落的平台、墙体、竹棚使得整个场地不可直接感知——探寻、游园方能一窥其究竟。不同的活动:热闹的、安静的、公共的、私密的在这些层叠的间隙中共存。
竹棚空隙下产生的光影空间
院落一隅
设计建造用了半年多时间,虽然紧迫,但设计师自己做主,少了沟通周章,多了自我互博。
“从设计者的角度来讲,有意无意释放了些自在天真的东西,但也难免散漫肆意。藏了私心,想试试沉静和兴奋的情绪是不是可以在空间里同时出现”?
通向酒店房间的木平台
酒店公区
从卧室的玻璃窗可以看到院落
简洁明亮的室内空间
树下静坐闲看,孩儿们烂漫跑闹,嘴角难掩兴奋。
被树枝枝蔓掩盖的房屋
院落雪景
总平面图
平面图
业主:北京清舍民宿酒店
建筑 / 景观 / 硬装: 大料建筑 (刘阳,段琦,丁月文,蔡卓群,郭雨桥)
软装 / 硬装:暖墅设计 (冯文博,栗如,柴玲)
建面:1100平方米
时间:2018.08-2019.03
摄影:孙海霆,朱雨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