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丽70年 奋斗新时代】守初心 担使命 兰山区践行高质量发展

2019-08-29     兰山

编者按:新中国成立70周年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兰山区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安排部署,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全面从严治党扎实推进,政治生态整体向好,干部群众精神面貌焕然一新,经济高质量发展势头强劲,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

时隔几年,习近平总书记视察临沂的话仍回响耳畔:“沂蒙精神与延安精神、井冈山精神、西柏坡精神一样,是党和国家的宝贵精神财富,要不断结合新的时代条件发扬光大。”兰山人民牢记总书记嘱托,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大力弘扬沂蒙精神,凝聚强大力量,奋力书写新时代兰山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

宏伟蓝图凝聚人心,

苦干实干开启未来。

“兰山头条”自今日起开设

“壮丽70年 奋斗新时代”专栏,

展现兰山

在加快新旧动能转换、

推动高质量发展中

一马当先,奋力前行的

辉煌成就,

敬请关注。

2019年8月30日《兰山大众》一版截图

岁月如流,弹指一瞬。

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们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带领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兰山区始终与祖国共奋进、与时代同步伐。从封闭之地、四塞之崮,到商贸名城、物流之都,70年日新月异的变化,彰显了兰山发展力量。今年以来,兰山区坚决贯彻新发展理念,凝心聚力高质量发展,上半年实现生产总值552.29亿元,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56.8亿元、增长8.9%,是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区。“文之邦”“水之城”“商之都”的和美幸福现代化核心城区建设迈出更加坚实的步伐。

文化繁荣之邦

兰山区历史文化悠久,是省历史文化名城。先后为鄅国国都、鲁国边城、楚国北疆、琅琊治所,是“书圣”王羲之、“至孝”王祥、著名书法家军事家颜真卿、“笃圣”闵子骞的故里,素有“鲁南古城秀,琅琊名士多”的美誉。境内文物保护单位众多,小谷城、方城古城、鄅古城、中丘古城等遗址密集分布,出土《孙子兵法》《孙膑兵法》的汉墓竹简博物馆坐落于此。兰山区还是红色文化和沂蒙精神的重要传承地,革命战争年代曾是中共华东局、山东省政府驻地。晋汉文化、商文化、孝文化、书圣文化、红色文化共同构建了独特的文化体系。

2019年4月10日,兰山区委宣传部牵头编纂的《兰山历史文化通览》书稿评审会暨《兰山十大文化符号》新书发布仪式举行。一部《兰山历史文化通览》,展示兰山清晰的历史文化发展脉络、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人民群众的精神风貌。在历史文化挖掘过程中,兰山区将具有全国影响力和地方特色的文化符号进行了提炼整理,遴选出“十大文化符号”,展现临沂城的辉煌历史,凝练兰山区的红色文化,涵盖兰山人的特色饮食。当前,兰山区正致力于历史文化强区建设,以丰厚的历史文化为载体,在城市规划建设中,融入更多的历史文化符号,让城市更加宜居、更有品味、更具品质,用文化软实力提升城市的吸引力和竞争力。

滨水宜居之城

兰山区,沂河、祊河、涑河、柳青河等河流穿城而过,八水环绕、六河贯通,茶山、玫瑰湖等生态资源丰富。迈步滨河大道,世界最长的橡胶坝,亚洲最大的淡水沙滩浴场,山东省最高的电视塔,如晶莹剔透的碧玉,镶嵌在美丽的沂河岸边。100多座形态各异的桥梁,一桥一景,飞架东西、流光溢彩,描绘着这座城市的灵动和风景。但是,当年常听老人们说起,70年前的沂河上仅有一座沂河老桥,坐落于老临沂城东关外,水涨即漫,无活板不能通舟,两边栏杆未备,行人诸多危险。而随着不断流淌的沂河碧波,和日新月异的两岸秀色,早已成为了久远的印记,将逐渐消失在人们的记忆里。如今的沂河、祊河、涑河、柳青河两岸,风景优美,树木繁茂,白鹭翩飞,构成了生态和谐的人工湿地观光景观带。近年来,兰山区按照“以河为轴、以水为魂”的理念,绕河开发,使四河两岸高楼林立,商业繁荣,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化为生动的现实。

其中,曾经作为城乡接合部的北城新区,如今成了兰山乃至临沂建设史上的大手笔,既疏解了老城区压力,又优化了城市布局,使广大人民享受到了发展红利;顺民心、解民意,改造东风东关棚户区,建设“新东关”,改善老城区居民生活环境、提升了群众的幸福指数。今年以来,兰山区积极破解制约因素,拉开城市发展框架,全力推进西部新城开发建设,实现北跨祊河,拥河发展,突出产业、山水、生态、人文等要素,破解“工业围城”,推动木业产业转型升级,打好产业牌、做活水文章、唱好文化戏、织好道路网、打造灯光秀、构筑景观带,在屠苏岛片区和祊河两岸打造“路桥相接、桥闸一体、层层拦蓄、景随水动”的滨水风貌。优化城市格局,带动全域发展,打造山水相和的生态之城、人城相亲的宜居之城、产城相融的产业之城。

商贸物流之都

兰山区,凭借着政府“放心、放手、放胆”搭舞台,群众“敢想、敢闯、敢为”唱大戏。上世纪80年代,临沂商城批发市场在兰山应运而生,历经40年,五代市场的培育嬗变,成为全国最大的专业批发市场集群,年市场交易额全国第一。商区134处专业批发市场星罗棋布,1200万平方米的总营业面积商贾云集,每天30多万客流来往不绝,商品交易辐射全球120多个国家地区,2000多条配载线路覆盖全国所有县级以上城市,物流成本比全国平均水平低20%-30%。为进一步推进商城国际化,兰山区在硬件软件提升,优化发展环境,增强内生动力上着力重墨,建设临沂国际商贸城,打造国家“一带一路”内外贸融合发展试验区。“商城兰山、物流天下”,已成为新时代大美新临沂建设的强力引擎。

2013年11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临沂兰山时表示,临沂物流搞得很好,要继续努力,与时俱进,不断探索,多元发展,向现代物流迈进,你们的事业大有可为。

今日兰山,雄踞鲁南苏北枢纽,交通网络四通八达,国道省道纵横交织,京沪高速、胶新铁路纵贯南北;鲁南高铁、兖石铁路、日东高速横跨东西。临沂高铁枢纽位于兰山区,临沂飞机场已成为鲁南最大的航空港。从舟车不通、土货不出、外货不入,到物流发达、百货云集、买卖全球,再到运用大数据、云平台大力发展智慧物流、智能仓储等现代物流业态。兰山人民凭着与我们党“水乳交融、生死与共”沂蒙精神特质,不断汲取新时代发展的强大政治力量,全力推进商城转型升级,大力发展现代化物流,走在了革命老区跨越发展的前列。

面向未来,

兰山区将借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东风,

坚持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

担当“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的使命,

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

坚定不移推进高质量发展,

守初心、担使命,

扬帆新征程、奋进新时代。

END

来源:兰山区新闻中心

文字:记者 赵磊

图片:张正直

编辑:李明翰

值班主任:周天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TvJ-32wBJleJMoPM4RX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