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年,一部《我的前半生》引爆了诸多社会话题,成为一部全民爆款作品,让马伊琍、袁泉、靳东、雷佳音四位中生代演员翻红,同时打开了女性成长方向的现实主义题材影视剧市场,引领了更多的制作人投入到这一方向展开创作。
今年,一部《第二次也很美》强势来袭,很有《前半生》的影子,同样在东方卫视播放,也同样聚焦女性“第二春”,讲述沦为全职主妇的女性离婚后工作和情感的再次“修炼”。
但是,从目前播出的效果来看,《第二次也很美》已然无法复制《我的前半生》的成功。
豆瓣评分分数相差无几,看不出多大差距,但“评分人数”却有所揭示。
一般来说全民爆款剧评分并不会太高,《我的前半生》能到及格水平也还算不错的成绩。但是《第二次也很美》的评分人数远远小于前者,两者都不在一个量级,虽然只少了零点几分,差距却可以用“巨大”来形容。
为什么同样的讲离婚女性的成长故事,会收到完全不同的市场反响呢?
其实归根结底,还是两部作品的基调本身就不一样。
从两部作品的导演以往的作品来看,就知道区别在哪里了。
《我的前半生》的导演沈严,执导过《中国式离婚》《我们无处安放的青春》《辣妈正传》《中国式关系》等作品。
《第二次也很美》的导演陈铭章,执导过《王子变青蛙》《命中注定我爱你》《克拉恋人》《遇见王沥川》等作品。
可以看到,导演都是非常优秀的导演,以往作品里不乏脍炙人口的名作,但是风格是截然不同的,一个侧重实现关系探讨,一个擅长偶像爱情打造。
这也就从根本上决定了《我的前半生》和《第二次也很美》虽然都是讲的离婚女性的成长,却是截然不同的两种画风。
《我的前半生》很明显还是更侧重于现实关系的勾勒,这种现实关系是可能引起广泛共鸣的,这也是为什么剧集播出期间几乎每段关系,每个主要角色都讨论度很高。
而《第二次也很美》其实还是在讲一个爱情故事,一切都是在为男女主的爱情发生发展做铺垫,最终满足观众的幻想,男女主从欢喜冤家成为知心爱人。
不能说就是谁的故事讲得更好,只是《我的前半生》类型上会更正,而且给人的感觉就是直击婚姻、爱情、友情、职场的社会现实,更容易引发联想和讨论。
一定要说《我的前半生》更优秀的地方,其实还在演员。不是说他的演员更优秀,而是这部作品和演员的相互成就要更大。
《我的前半生》的选角是出人意料的,马伊琍以往的角色都是偏温婉、持重,但是罗子君一开始是一个比较“作”的小女人角色,会逐渐有一个成长。这对于观众来说,是一个重新认识的过程。作品对于演员是一种开发,演员对于作品则是一种成全,可以说是双赢。
《第二次也很美》在核心女演员上只能说是做到了选角合适,王子文太适合安安了,因为无论是早期的《家N次方》还是让她走红的《欢乐颂》里,她都是差不多古灵精怪偏二次元的感觉。
《第二次也很美》中安安的人设并没让王子文有所突破,虽然从以往的少女变成了少妇,但是仍旧能让人有明显的感觉,这就是王子文。
其实两部作品的男主角,靳东和张鲁一饰演的角色,算是无功无过吧,完成度很高但并没有让人有眼前一亮的感觉。真正拉开差距的其实是一众配角。
虽然两部剧里的“前夫哥”都比较深入人心,但是女主的闺蜜、男主的老相好,袁泉饰演的唐晶,一个顶《第二次也很美》里两个绰绰有余。类似小三,吴越饰演的凌玲也比徐好饰演的王蕾更有现实感染力,《我的前半生》里薛甄珠、罗子群、白光,虽是小人物却也都是非常出彩,但是《第二次也很美》里的配角们的戏份就有点跟不上了。
所以,从演员和角色来看,《我的前半生》是实打实的比《第二次也很美》要优秀,主要演员演绎的都是不同于以往的角色,会让观众有足够的新鲜感。而扎实的演技,让他们的新形象深入人心,马伊琍、雷佳音,尤其是袁泉,通过作品可以说实现了翻红,一众配角也被观众诸般解读。《第二次也很美》的“造星”能力明显不及。
不过两者人气的悬殊,还有很重要的两点与作品本身无关的原因,便是播放平台和宣传。
《我的前半生》是同时在北京卫视和东方卫视播出,而《第二次也很美》仅仅在东方卫视。
虽然《我的前半生》很优秀,但是哪有那么多自来水,宣传的带动,也是作品突围的必要条件。纯靠自来水口碑发酵,好作品也怕巷子深啊,那些高分低票房的作品足以说明。《我的前半生》每次更新都不止一个热搜,而《第二次也很美》经常是一个热搜也没有,就这一个途径都有明显差异,更何况其他的了。
从个人感受出发,你更喜欢看哪部作品?你觉得还有哪些因素影响了这两部作品的成绩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