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突然死活不肯去幼儿园,怎么哄都不愿意,这位妈妈急了。
这位妈妈就是顾女士。
顾女士平日是做生意的,因为孩子这几天总是不肯去幼儿园,她在不忙时,就去幼儿园附近楼上蹲守拍摄,她看到做操时,其他小朋友都在跟着老师做,只有她的儿子在一旁,自己走来走去;后来又拍摄到,当其他几个孩子一起玩时,另一个老师把自己儿子单独领走了。
顾女士很生气,认为幼儿园在区别对待孩子,不让孩子参加集体活动,致使孩子很孤独;在双方会谈时,幼儿园方也表示很委屈,因为顾女士的儿子每天只上半天学,很多操是在下午教给孩子们的,所以顾女士的儿子不会做操,也不愿意和其他孩子在一起。
从视频中我们也获知,孩子之所以只上半天学,是因为孩子一直不能说连贯的话,只会叫爸爸妈妈,顾女士带孩子去检查过,医生诊断并非是孤独症,属于语言发育迟缓。
因此顾女士安排孩子上半天幼儿园,半天做感统训练。
我们都说家校结合,孩子在幼儿园的一举一动,都关系到父母的心,尤其是新入学的孩子,经常会看到家长在外边偷偷观察,虽然不放心,但孩子终究要走这一步,与其各种担心,不妨学些小技巧。
那么,该如何让孩子顺利上幼儿园呢?
1、提前帮助具备孩子自理能力
从幼儿园的角度讲,一般都是一个老师在某个时段里需要管理整个班级的小朋友,有时候顾及不到也是比较正常的,我一直提倡的是,孩子在家里能学会的本领尽量在家里学会,比如自己穿脱衣服,自己系鞋带,自己去大小便,正确表达自己的意愿等,这些并非是为老师开脱,而是,孩子自己学会的,无论在什么地方都不会太难受。
2、与学校积极沟通
孩子进入幼儿园,其实也算是一个小社会,无论家长如何不舍得,孩子终究要走这一步,所以教会孩子与他人沟通协调的能力也是很重要的。
在孩子初入学时,可以准备一小段话,告诉老师,孩子都有哪些特点,让老师提前有个印象,老师在面对那么多新入学的孩子们时,其实记不住几个,除非是有特点的,而家长主动提供信息,老师也会多关注孩子几分的。
每周可以固定时间和老师沟通,比如每周五和老师聊上几句,或者每天放学后,和老师聊聊当天的情况,有问题就及时解决掉,而不是憋在心里,父母会沟通,孩子也自然会有样学样。
3、细心观察孩子的行为
孩子突然出现某种异常行为,自然是发生了什么事,导致孩子某种心理发生了变化。
父母可以细心观察孩子的行为举止和言语中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如果不能获知信息,也可以通过其他小朋友来知晓一些情况,不过也不要每件事情都大惊小怪,动不动就问责老师,这样的心态会导致自己焦虑,孩子也可能更焦虑,更加无法上学。
4、特殊孩子父母需要更尽心些
从视频中可以看到,孩子一直在做感统训练,平日里不爱说话,现在无法判定是否有孤独症,对于具有特殊性的孩子,最好去专业的学校,对于孩子是更有好处;如果没有问题,只是孩子性格问题,父母要多留意多观察,在孩子出现某些行为时,自己认为哪种应对方式更合理,就和老师多多沟通自己的处理办法。
老师了解了家长的想法和做法,自然也明白该如何应对孩子的各类行为了。
结语:
之前和一个儿子幼儿园同学的妈妈聊天时,那位妈妈说,她们班里有个孩子是多动症,班主任对这个孩子关注是最多的,也非常有耐心地帮助孩子不断矫正,这样的老师固然好,但老师顾及不到,也不必把希望都寄托在老师身上,孩子是自己的,孩子的未来也是他自己的,家长与老师共同努力,才会让孩子身心健康,同时拥有更美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