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猫血”献血者代表们合影 金奉干摄
新甘肃·每日甘肃网记者金奉干
有一种爱心叫无偿献血,有一种责任叫随叫随到,有一种温暖叫家人团聚。
12月7日,是二十四节气中的“大雪”,标志着仲冬时节的正式开始。甘肃省血液中心2019年度稀有血型献血者工作座谈会现场暖意融融,来自兰州市各行各业的近百名稀有血型献血者代表们像亲人一样相聚一堂,相互沟通交流,分享爱心奉献的故事。
现场互动交流
守护生命 天使血缘
陈玉佳,是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940医院安宁分院的一名护士,也是一名B型Rh阴性血献血者,座谈会上,她作为发言代表向在座的“家人们”分享了自己的献血故事。
“作为一名医务工作者,我比谁都清楚血液对健康的重要性。我见过太多病人因为急需输血而四处奔走借献血证,可以想到像我们稀有血型的人需要输血的时候是多么的困难。在我看来,献一次血就是结一份善缘。”陈玉佳说,以前她只知道自己是B型血,但不知道自己的血液是RH阴性血。2012年她第一次去献血,后来才知道自己体内流淌的是RH阴性血,当时既兴奋又紧张,“想到以后我要是生孩子或者生病,需要输血那得多困难呀。”
今年5月17日下午3点,甘肃省血液中心工作人员接到一个产妇急需B型Rh阴性血小板的求助电话,工作人员立刻开始招募献血者,打开稀有血型献血者通讯录逐个拨打电话,然而,招募的过程并不顺利,拨打了一个小时的电话,终于找到陈玉佳这里。接到血液中心的电话后,陈玉佳没有丝毫犹豫,她回答道:我马上到。大约10分钟后,她就匆匆赶到了献血屋。当时她还穿着工作时的裤子和鞋,她告诉献血屋的工作人员她刚下班,衣服换了一半就赶来献血了,同为医务工作者,她深知血液对于这位素不相识的孕妇是多么的重要,殊不知,这已是陈玉佳第六次随叫随到献血救人。
王鑫(左)与学长刘小杰因为此次座谈会而相识
同校兄弟爱心相伴
RH阴性血,占人群总比的0.2%-0.3%,在人群中的比例极低,因为极其罕见,被称为“熊猫血”。参加此次座谈会的稀有血型献血者代表和因为各种原因而未能参加会议的稀有血型献血者们,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名字——“熊猫侠”,他们奉献爱心,让生命之花绽放光芒。
刘小杰是兰州城市学院的一名大三学生,两年前和同学们一起在校园里参加无偿献血,当时他撸袖献血200毫升,没想到他从此与无偿献血结缘。“大约10天后,我接到了省血液中心的电话,说我的血液是A型Rh阴性血。”刘小杰说,后来他也去献血屋紧急献血救过人,他始终觉得作为一名当代大学生,参加无偿献血是最光荣的事情,因为他捐献的血液能够挽救患者的生命,能够让一个家庭从此重新点燃生命的希望。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坐在刘小杰身边的王鑫,也来自兰州城市学院,19岁的他也是一名A型Rh阴性血献血者。“真没想到,我们是同校同学,而且我们还是同一种血型。”刘小杰握住王鑫的手吃惊地说道。据了解,他们两人都是第一次参加甘肃省血液中心稀有血型献血者工作座谈会。因为爱心奉献,他们将成为今生最好的同学、兄弟。
“我去献血”诠释责任
“各位亲爱的‘家人’,每一次献血都是生命的最高礼遇,血的交融也是爱的传递。参与无偿献血,收获内心的安宁和幸福。试想当您的血液在别人的血管中流淌,当一次无私奉献让另外一个生命重现活力时,我觉得我们献出的不仅仅是血液,而是一份对生命的祝福。”座谈会上,AB型Rh阴性血献血者刘生韬向前来参加座谈会的“家人”们说出了心里话。
记者采访了解到,从2006年开始,省血液中心每年都定期举办稀有血型献血者工作座谈会,并建立“兰州稀有血型联盟”微信群、“兰州稀有血型俱乐部”QQ群,通过血液中心为稀有血型献血者建立相互交流、增进友谊的“大家庭”,使原本素不相识的献血者成为兄弟姐妹,组成生命中最具特殊意义的“血缘关系”,真正实现了“我为人人、人人为我”“血型稀有却富有、心手相牵心连心”管理机制。近年来,在兰州市稀有血型献血者队伍中,涌现出了许多感人事迹,也涌现出了许多爱心使者。他们常常用一句“好, 我去献血!”践行奉献和大爱;他们也用“需要时,随时打电话!”诠释自己的责任和担当。
省血液中心副主任张支凤呼吁更多有爱心的稀有血型献血者积极加入“熊猫血”献血者队伍,为生命保驾护航
能联系到的仅为300余人
血液被誉为“生命之河”,为我们的生命注入希望。在我们身边正是这样一群“熊猫侠”,他们胸怀慷慨无私之爱,深藏持之以恒之心,播撒乐于奉献之情,用自己的鲜血挽救了许多濒危的生命。
甘肃省血液中心副主任张支凤在座谈会上说,目前兰州市近400万人口,按0.2%-0.3%的比例计算,约有8000-12000人为Rh阴性血型。为了保障这8000-12000多“熊猫血”人的临床用血,提高他们的互助意识,甘肃省血液中心从2000年就开始了稀有血型献血者的建档工作,经过近20年的积累,如今登记在册的RH阴性献血者达到了2000人,基本形成了一支稳定的RH阴性血献血群体。2019年稀有血型献血者队伍进一步扩大,截至11月底,新增稀有血型献血者62人,Rh阴性血液采集也持续增多,2019年Rh阴性血液采集39人次,捐献血小板46个单位,350人献全血522个单位,同比增长接近10%,即使这样,仍然不能完全满足兰州市临床病人的用血需求,2019年从省内其它血站调入Rh阴性红细胞达91.5单位。主要原因是医疗总量在不断增加,而人口流动、联系方式更换等原因,在册的稀有血型献血者能联系到的仅为300余人。又因为身体、献血间隔期等原因,通过招募但能够在第一时间献血的不到三分之一,临床稀有血液保障任务仍面临很大困难。
“我们召开座谈会的目的就是为了进一步宣传无偿献血知识,通过座谈交流,增进稀有血型献血者之间的友谊和联系,扩大稀有血型献血者队伍。同时,呼吁更多有爱心的稀有血型献血者积极加入‘熊猫血’献血者队伍,为生命保驾护航。”张支凤说。
来源:新甘肃客户端、每日甘肃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