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戴口罩上课可行吗?记者采访杭州老师,听听他们都咋想

2020-02-27   杭州日报

最近,“开学后老师戴口罩上课”成了热搜。两天前,国务院印发《关于依法科学精准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其中对中小学校开学前后的准备及卫生防护等提出25条技术要求。对全国学校来说,可以说是开学前后的一个操作准则。

《通知》里说,开学前对学校进行彻底清洁;做好洗手液等防控物资的储备;学校每日掌握教职员工及学生健康情况等。

《通知》还提出,建议教师授课时佩戴医用口罩。其中,很多网民就教师授课时间佩戴医用口罩热议起来。老师戴口罩上课影不影响老师上课的质量?能忍受一天四五节课时的授课吗?

记者问了一些老师,确实不少老师说,戴口罩没法上课。长时间戴口罩很难受、呼吸不畅,说话做事干什么都不方便,“一节课40分钟,一天可能要上四五节课,有时要连着上三四节课,太费劲了!”有位小学老师这样说。

而老师最关心的,还是会不会对教学质量有影响。这可能也是广大家长和学生最担心的事情。再大的声音,戴着口罩说,都会小很多,而且音色浑浊,孩子听不听得清是个问题,佩戴便携式扩音器“小蜜蜂”呢?“其实我在以前上课时就发现,用‘小蜜蜂’,离我近的学生会有意无意地捂住耳朵,对学生听力其实不好。”杭州一名初中老师这样对点点君说。

还有老师提到两点:为了让学生听清,提高音量讲课,对老师的嗓子也是负担;如果戴口罩,特别是对低年级的学生,看不到老师的表情,老师学生距离也隔得远,课堂还有互动吗?

“如果要带着口罩上课,说明还没有到最安全的状态,那为什么还要开学?”采访中,有老师这样说道。也许越到这个时候,才会越发觉得,2月初全市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上,杭州市教育局“疫情不结束,我们不开学”的表态还是挺中肯的。

不过未雨绸缪,随着老师返杭潮的到来,除去少数在湖北本地或重疫区的老师还暂时无法回杭,很多老师已经这几天已陆续到达杭州,准备开学工作了,同时杭州各中小学也已经开始准备物资。

丁兰实验中学约95%的老师已经回杭并安顿下来,副校长钱佳芹告诉点点君,按照国务院文件中的建议,为了做到万无一失,学校会分批采购1万个口罩,分发给老师,“我们学校教职工170个,这个体量在江干区算中上,我们是按每个老师每天用3个口罩计算,一天就要用掉500多个口罩,所以物资要先准备起来。”此外,学校还准备了一次性消毒湿巾、免洗消毒液等,准备在开学时,发给老师。

杭州濮家小学教育集团的物资也很充足,学校准备了消毒原液760L,根据老师估算,兑水后可以制作76000L常用消毒水,按照每班每天15L的用量,预计可使用2个月左右。目前学校已经准备了口罩6000只,在厕所等公共区域准备了洗手液,目前库存150瓶,75%消毒酒精共计100L,每班加入两盏消毒灯,夜间全校统一消杀,做好了开学的准备。

杭州采荷二小教育集团的老师们几经易稿,准备了详细的开学在校防疫计划,比如吃饭错时就餐,“11:20-11:40,采荷校区1、2年级,景和校区1年级老师就餐;11:40-12:00,采荷校区3、4年级,景和校区2年级老师就餐……”同时“相互距离保持一米以上,不谈话交流。”

采二的校园消杀流程,十分详细

学校自己采购,加上老师、家长和社区捐赠,目前口罩、消毒液、额温枪等卫生用品很充足,现在还有不少捐赠物品涌进,如果有富余,学校还准备捐赠给医院等机构。

采访了一圈,记者发现,最主要的变化还是在吃饭上,不少学校都准备在开学第一周尝试老师和学生两个群体的分餐,吃饭时的距离也做了严格规定,学生间相互交谈也有限制,可能到时,学生们需要好好适应一下不再嘈杂的课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