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反复高烧不退,输液,有必要吗?这几点家长要知道

2019-05-14   亚峰医生说

很多纯母乳的妈妈经常问儿科大夫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宝宝在6个月之前几乎都不会生病,过了半岁之后,总是会生病。明明宝宝的身体越来越壮士了,怎么免疫力却越来越差呢?

孩子生病的确是比加班更痛苦的事情,特别是孩子反复高烧不退,往往心急的父母已经没有了耐心。这时候家长开始要求医生给孩子输液治疗,认为只有输液孩子的病才会好得快。

儿科门诊病历一

乐乐已经18个月了,最近三天出现反复高热现象,最高体温已经到39.3度。经过医生检查后,确定是疱疹性咽颊炎,前两天乐乐一发高烧,家长通过退烧药退热,但是三四小时候,高烧又开始了。家长第三天,才带孩子来医院就诊,这时候发现孩子的喉咙已经有破溃的

症状,并且孩子开始已经拒绝喝水、吃饭。家长补充说孩子已经一天没有上厕所了。家长要求医生能给孩子输液,并使用抗生素。

儿科门诊病历二

晶晶也是反复高烧不退,抽血检查结果显示病毒性感冒。从家长的描述中得知,晶晶除了体温高,吃、喝、玩了并没有影响。晶晶的奶奶害怕退烧药有副作用,希望医生能给孩子输液。最后医生判定,小朋友只是上呼吸道病毒感冒,并且孩子状态良好,没有必要给孩子采取静脉抗生素治疗。

针对以上两个小患者,家长们应该了解以下关于静脉输液的知识

医院采取静脉输液治疗的原则

儿科医生解读:急性病症,来势凶猛,医院会快速采取医疗措施,如脱水。但是输液的前提要遵循“先快后慢、先糖后盐、见尿给钾”。

输液不仅是为了给患者补充体内液体的流失和不足,更是要维持患者发病时的代谢需求,所以,给孩子输入的液体的成分主要包括:水分、葡萄糖、氯化钠这些。家长必须知道,输液也不是万能的,更不可能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孩子输液后,至少经过12-24小时才能有明显的效果。

输抗生素比输液退烧更快?

儿科医生解读:虽然输液有它的优点,但不是最好的治疗方式。医生和家长要记住这句话“能吃药不打针,能打针不输液”。首先小宝宝们的肌肉层很薄,一般医生不建议给孩子肌肉注射药物,更不建议给宝宝输液。

孩子发烧是儿科门诊中最常见的病症,退烧药能快速帮助宝宝将体温降下,宝宝会出大量的汗液把体内的热量散发出来,所以在宝宝退热的过程中,需要补充大量的水分。如果宝宝的体内水分不足或过多流失,都不利于退热的效果。此时,宝宝适当输液,可以补充体内水分的不足,并且能帮助宝宝退烧,但是家长千万不要理解成输液,特别是输抗生素就能缩短退烧时间。

抗生素的只是对细菌、衣原体、一些支原体有作用,且不能杀死或抗制病毒。抗生素是化学物,还会对宝宝的身体造成负效应,

一般6个月~3岁的宝宝处于生理性免疫不全期,所以容易生病,家长不必担心。这个年龄的宝宝免疫系统还没有发育成熟,通过不断地生长、发育、生病,宝宝自身的抵抗力也慢慢地加强。家长尽量不要滥用抗生素,在宝宝生病不严重的情况下,尽量让宝宝依靠自己的抵抗力对抗“敌人”。

我是冷冷奶爸,是追求完美的处女座,也是一名高级育儿师。本着求真、求实的态度分享科学育儿知识。希望我的建议能帮助你解除困惑。